齊 琦 (吉林藝術學院 130000)
旅行繪本的創作過程研究
齊 琦 (吉林藝術學院 130000)
知識經濟時代,旅行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更多的藝術家及旅行愛好者們開始將旅途中的故事用文字與圖畫相結合的形式記錄下來并與大眾分享,因此,旅行繪本由此成為一種獨特的圖書形式頗受矚目。然而,旅行繪本的創作過程看似隨意,實則有著特定的藝術規律。
繪本;旅行繪本;創作過程
在從藝術學的角度探討旅行繪本的創作過程前,首先要明確,繪本屬于藝術。藝術永遠自由,沒有所謂必須的。藝術逃離必須,如黑夜和白天。繪本藝術不同于戲曲、影視等主流綜合藝術,但卻同時蘊藏了視覺形象與文學形象,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從藝術學的角度對旅行繪本的創作過程進行分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旅行體驗活動、繪本構思階段、旅行繪本表現。
旅行體驗活動是繪本創作的準備階段。目前,世界上許多學者對繪本概念予以界定,如如中國學者彭懿、西方學者Maria Nikolajeva和Carole Scott、日本學者松居直等人,雖其定義內容各不相同,但其本質特征基本一致,都是以圖文的相互關系為基礎,將故事融于畫面之中,圖文相輔相承,共同完成敘事。也就是說,旅行繪本中的圖與文都須繪者親歷旅程后才能創作出來,而旅行體驗活動就是繪者被旅途中的人、事、物所感動,從而產生飽含情感的深刻感受和難忘的記憶思考的過程。旅行繪本的創作離不開旅行體驗,旅行體驗活動是旅行繪本創作的第一階段,優秀的繪本作品必須飽含繪者真摯的情感和難忘的回憶。正如劉勰所講“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又如杜甫所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繪者為了創作,需要在旅行途中有意識地對生活進行觀察體驗,將感受頗深的部分記錄下來,積累素材,為之后的創作做好準備。
繪本按受眾可分類為兒童繪本和成人繪本。旅行繪本屬于成人繪本,指作者將沿途所聞所感,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記錄下來,兼具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繪本藝術作品。例如,Isolan工作室創作的速寫旅行繪本《邊走邊畫——泰國浪漫自由行》,就是在游歷泰國的過程中積累完成的,圖畫部分多為風景速寫,配以說明解釋性的文字;而日本繪本小天后高木直子創作的涂鴉旅行繪本《第一次一個人旅行》,圖畫部分大多為涂鴉隨筆,文字則注重表現創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無論是風景速寫配解釋說明,亦或是涂鴉隨筆配心情,實則都是作者在旅途中的親身經歷。因此,旅行的親身經歷所留下的藝術素材對于旅行繪本的創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旅行構思階段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精神活動,是繪者在親歷旅程的基礎上,以特定的創作動機為引導,以各種心理活動和藝術表現方式為中介,對旅行體驗后獲得的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組合,形成藝術形象的過程。繪本構思階段在旅行繪本的創作過程中至關重要,起到上承旅行體驗下啟繪本表現的作用。旅行繪本的構思階段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繪本表現內容的選擇和繪本表現技法的確定。
繪者會根據旅行體驗中所積累的素材,選取其認為有意義的內容進行藝術加工、提煉、組合。例如,重慶青年插畫家蟲蟲創作的《跟我去香港》就用說明注釋的文字語言分別針對在香港游玩的食宿、購物、景點等內容進行了分享;而上海插畫家琉玄創作的《宅不宅之暴走香港》則側重于用對話隨筆的親民形式展現作者本人在香港旅途中的心境。另外,繪者也會根據繪本的表現內容確定繪本的表現技法,包括圖文、色彩、布局、造型等多個方面,這些豐富多彩的造型語言會被重新變換組合,締造出別具一格的繪本藝術作品。例如,速寫旅行繪本,采用紀實速寫的技法來展現作品,像妹尾河童創作的《河童旅行素描本》《窺視印度》等就用好似白描的手法展現了工程圖般的效果;還有法國人FlorentChavouet創作的作品《Tokyo Sanpo》,在2009年獲得了法國國際地理節托勒密獎,繪者從法國人的角度出發,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東京人文魅力;又如,涂鴉旅行繪本,在造型方面多采取夸張變形的白描手法,用質樸的單線塑造親切的形象。興起于美國20世紀70年代的涂鴉藝術,表達畫家的情感和思想更為直接,同時兼具創作即時化、字體多樣化、造型夸張化等藝術特征,較易與現代年輕人的審美價值取得共鳴。像臺灣作家彎彎創作的涂鴉旅行繪本《歐洲GO了沒》就用質樸的線條把旅途中的的小事以視覺形象呈現出來,再用文字記錄旅途中的心境,該書成為歐盟官方唯一指定歐游指南。
旅行繪本表現作為創作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是繪者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媒介,運用藝術技巧和藝術手法,將自己在繪本構思階段中形成的審美意象物態化,成為可供其他人欣賞的繪本藝術作品的過程。因此,旅行繪本的表現面臨兩個方面的任務:形象層面的和抽象層面的。一是要把經過觀察、提煉、加工和孕育而成的人物、景物、事件和環境等所結合成的形象層面加以物化。例如日本當代極具代表性的的舞臺設計家妹尾河童,他在《窺視印度》中就將優酪乳搬運工、煙販、甘蔗汁小販、街頭的裁縫師等人物和泰姬瑪哈陵、強德尼丘克大街、四宣禮塔、戈爾孔達要塞的山頂等景物分別通過白描的手法形象化后展現出來;二是要將藝術家蘊含在頭腦中的情感、意蘊、思想和意識等抽象層面加以物化。例如出生于日本三重縣的插畫家高木直子就將一個人搭車內心的膽怯、一個人走錯路內心的恐懼、一個人去吃美食內心的羞澀等等思想情感在《第一次一個人旅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所以說,情感文化在旅行繪本表現中至關重要,閱讀旅行繪本已然成為大眾生活中另一種抒發情感的方式,旅行繪本的創作由體驗開始,故此它的內容源于旅途,主題源于旅途,繪本作家用高于生活的筆觸記錄了作者個人的旅行過程中的情緒感悟,讀者也能透過旅行繪本看到另外的繽紛世界。
近年來,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繪本藝術也取得了長足進步,旅行繪本這一時代的必然產物,反映了人們渴望通過閱讀游歷世界、獲取知識、排解壓力及存儲正能量的美好愿望。這種新型藝術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席卷了整個圖書文化市場,其在內容的創作方面雖頗具人文關懷,但在表現形式方面藝術語言較為單一。現代的旅行繪本,作為大眾流行文化,其中蘊含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并非簡單用作學習,更是肩負了暢游世界和撫慰心靈的艱巨任務。故旅行繪本的創作應該植根大眾,著重展示繪本藝術的雙重特征,即文學性和藝術性。旅行繪本的創作過程與其他門類藝術的創作過程頗為相似,旅行體驗活動、繪本構思階段、旅行繪本表現三個創作階段,僅僅是對旅行繪本創作過程的大致劃分,而實際的創作過程要更為復雜,各階段往往是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穿插進行的,沒有絕對的界限。
[1]康定斯基,李政文譯.藝術中的精神[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10.
[2]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