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雅 (南京師范大學 210046)
工筆人物畫是我國傳統藝術的瑰寶,其起源于我國的商周時期,為我國的繪畫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經過長期的文化演變,工筆人物畫取得了較好的發展,體現出多元化的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因此,加強對國畫工筆人物畫的發展研究,可以給繪畫事業帶來啟示,進而可以促進我國繪畫事業的發展。
工筆人物畫是我國傳統人物畫的表達形式,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已經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繪畫體系。包括寫意人物、破魔人物和白描人物等,我國工筆人物畫的早期特征是通過線條來表達人物的形體和神韻,其可以通過不同的筆線來表達人物的動態形式,并且可以通過衣冠的裝飾性來表達出人物的社會地位。中國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繪畫事業的發展,是我國繪畫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國畫工筆畫的發展中,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造型意味的發展空間。在近代工筆畫的發展中,過于追求寫實,忽略了傳統文化的精髓,而現代人物工筆畫對造型意味的恢復,可以彌補這段時期的缺陷,繼而可以更好的促進我國繪畫事業的多元化發展。
在現代國畫工筆人物畫的畫家中,李少文先生較早的顯示出對造型意味的追求,其作品《九歌》中,利用充實的線性結構來表達自身對寫意的追求,其畫風追求筆意與氣勢,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工筆人物畫的裝飾韻味,其作品可以在感官上引發欣賞著的興趣,從而成功的創造了屈原《九歌》詩境中的視覺盛宴。《九歌》不僅體現是我國工筆人物畫中的瑰寶,還給現代的繪畫事業帶來一定的啟示。首先,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必須要融合現代的傳統文化,以期可以打破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隔閡,從而可以在作品中匯入豐富的民族情感;其次,在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中,要根據歷史的變化,完成其批判價值,只有其具備了理性的價值評估,才可以更好的促進工筆人物畫的發展1。
傳統的工筆人物畫具備一定的寫意特色,隨著工筆人物畫的不斷發展,藝術家已經難以滿足寫實的限制,逐漸在畫中表達出抒情的特質,諸多藝術家紛紛從明代畫家陳洪綬先生的畫作中研究傳統的線性結構。陳洪綬先生將水墨文人畫中的個性、抒發與不拘帶入帶到工筆人物畫之中,開啟了工筆人物畫轉型的先河。現代的工筆人物畫中,從傳統的繪畫中探索工筆人物畫的道路,可以逐漸演變出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形式,進而可以更好的促進現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2。
工筆人物畫具有一定的裝飾特性,已經成為現代畫家的創作主要內容之一。現代畫家從陳洪綬先生身上汲取繪畫的經驗,利用富于裝飾的線描和色彩構造出人物的夸張造型,生動的表現出人物的性格和風度。例如陳洪綬先生的工筆人物畫中,其衣服紋路均未按照正常的走筆來進行繪畫,而是按照人體活動關節來進行繪畫,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順應自然和富有韻味的特色。從而可以在寫實的基礎上,表達出作者對個性化的追求。我國現代畫家正是從陳洪綬先生的繪畫中,找出現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方向。民間藝術中的裝飾性,來源于勞動人民對事物的認知和思維方式,其在繪畫中的裝飾意味是為了追求生活中的真與美。如果藝術家僅僅理解勞動人民的繪畫裝飾性,而不能理解其根源,那么工筆人物畫就會成為模仿畫作,而不是成為國畫中的經典3。
在現代畫家的繪畫中,其不斷創新造型能力和觀念,在較大程度上轉變了傳統工筆人物畫的面貌,從而使我國的工筆人物畫與傳統的工筆人物畫發生了較大的差異,其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在現代的工筆人物畫中,諸多畫家逐漸引進了素描中的造型方式,雖然其、與工筆人物畫中的線型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其對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在現代藝術學院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手法通常是通過素描、白描和速寫來塑造基礎課程,在形式上不同于傳統工筆人物畫的臨摹。在工筆人物畫中,以白描入手,可以對傳統工筆畫中的寫實進行創新,正是由于工筆人物畫造型能力的提升,滿足了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工筆人物畫的發展。雖然增加工筆人物畫中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工筆畫的發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工筆人物畫已經從歷史人物發展到對現實人物的寫真,但是其并未真實的反映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變化。大多數人物工筆畫依然沉浸于對異域風情的表達,這種現象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同時,工筆人物畫的發展,并未完全的反映出我國詩書畫印的特色,并且未表達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見,我國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仍然需要藝術家去認真研究和發展4。
在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中,對古今中外的藝術形式做出了較大程度的兼容,汲取了較多的藝術形式,并且對其進行創新和改進。現代的工筆人物畫家充分的接受了中西方融合的觀念,繼而逐漸創造出較多的畫種,例如水墨人物畫、寫意花鳥畫和寫實油畫等。但是在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中,諸多藝術家也相應的感受到工筆人物畫面臨的生存危機。主要是由于現代工筆人物畫注重于中西方文化的并行,而并未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因此,藝術家們紛紛尋找可以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并且可以融合西方藝術的發展道路。總而言之,工筆人物畫在技法、色彩和結構方面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工筆人物畫事業的發展,但是藝術家需要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只有在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中展現出傳統文化的特色,才可以最大程度的促進工筆人物畫的發展。
在我國現代工筆人物畫的發展中,藝術家逐漸接受了西方藝術的觀念,并且將之與我國的工筆畫發展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我國工筆人物畫的體系。但是在創新過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急需解決,例如工筆人物畫對傳統藝術和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因此,在工筆畫的發展中,只有藝術家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并且逐漸融合最新的繪畫觀念,才可以更好的為我國工筆人物畫謀求發展出路。
注釋:
1.張鳴.工筆人物畫的歷史傳統與現代發展[J].齊魯藝苑,2013(05):59-61.
2.陶雪蓮.中國意筆人物畫的發展及創作淺談[J].美術教育研究,2012(16):23-24.
3.陶雪蓮.中國意筆人物畫的審美特征研究[J].大舞臺,2012(12):118-119.
4.姜文杰.淺析現代工筆人物畫構圖的發展[J].文學界(理論版),2011(1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