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李仲凡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 藝術設計學院 100000)
在現代社會中,餐飲已經成為親友聚會的重要生活內容。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總是不難看到,其中很多兒童的身影。因此,本文正是以兒童這一重要群體在就餐環境中的特殊需求這一切入點,分析當下餐飲空間設計中,從空間布局之初,到綠色植物配置之末的各設計環節中所暴露的一些不足之處。站在以人為本的立場,關注兒童,關注祖國的未來,以探索符合兒童身心特點的就餐環境。
傳統酒店設計中的直接營業空間布局多為引導區、接待等候區、散席區、包間、衛生間,以及提供輔助服務的衣帽間、化妝間。間接營業區包括備餐區、廚房。隨著“以人為本”設計思想的深入發展,有的高檔酒店逐步開辟出較為舒適高雅的等候區,有條件的甚至設置了兒童嬉戲區,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酒店設計將會有更多的設計師關注兒童就餐環境設計。
為塑造兒童嬉戲空間,考慮設計對象主體的特殊性,就不得不關注兒童自身生理發育的絕對尺寸與周邊環境及設施尺寸的關系。例如因兒童生理發育特點,其如廁的頻率遠遠高于成人,而其對衛生間的人體工程學尺度要求甚至高于智障人士。因此,在衛生間的整體空間安排上要盡可能的使其在位置上臨近就餐區,在高檔的包間內應配備衛生間。在細節上應配備符合兒童人體工程學的坐便器、洗手臺、換尿布臺等;再如多數兒童需乘坐兒童推車前來就餐,此時即有必要加大等候區的空間面積,有條件的應單獨設計兒童車的停放區域。
餐飲空間中除了提供一個合理的功能區域布置外,還必須創造一個舒適的光環境來吸引顧客。優良的照明設計,不僅要滿足藝術氛圍的空間營造,還需要從視覺上激發食客的情緒,形成良好的審美感受。在此種思想的影響下,當下一些追求現代感的餐廳,為了營造幽靜、私密的氣氛,而使得就餐環境中光線昏暗,氣氛壓抑,對于正在快速認知新事物的兒童而言,自不能接受。更有甚者,有的餐廳中,只在餐桌上方布置重點照明,在交通空間中,光線尤為昏暗,這使得兒童、老人等特殊群體深感不便,更重要的是此種環境下,稍有不慎極易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
在這里,我們尊重每一位設計師獨特另類的后現代風格設計手法,但更提倡關懷特殊群體,尤其關注少年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特點,根據現有空間及經濟條件,為其提供明亮、快樂、健康的就餐環境。針對兒童天真爛漫的情懷,在燈具的選擇上要求色彩亮麗,款式富于變化的燈具,為孩子創造一個活潑且安全的空間。
人進入某個空間最初幾秒鐘內得到的印象75%是對色彩的感覺,搭配合理的色彩與圖案設計無疑是創造餐飲空間氣氛的絕佳手段。后現代風格的主題餐飲空間充斥在各個商業區與居住區中,作為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年輕人而言,在個性鮮明的就餐環境中享受一餐美食,成為溝通友情與親情,消除疲憊身心的不二選擇。但作為處于發育期的兒童而言,稚嫩的思維與不多的閱歷使他們難以接受冷漠的高級灰,與考張、怪誕甚至令人恐怖的圖案。相反色彩鮮艷、活潑,充滿童趣的圖案,更符合兒童的生理及心理喜好。此時在不得不張揚個性的同時,可以開辟出適合兒童就餐的一定區域,以滿足帶領兒童就餐的食客需要。
在考慮地面鋪裝時,材質的選擇、色彩圖案的搭配、施工工藝等諸多要素需要綜合的考慮。針對兒童生理發育的特點,與無障礙設計的關注點相同,安全問題始終是設計師所關注的首要任務。安全的保障來源于防滑材質的選擇,以及地面便于清潔的考量。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隨著對無障礙設計要求的逐步提高,各地政府也以地方法規的方式頒布了關于無障礙設計的標準,但是相對于更為弱勢的兒童的無障礙設計標準少之又少,強行的把兒童與老人等群體歸入一大類,忽視了其中的重要差異性。
家具的選擇與搭配,亦是餐飲空間設計的重要環節。對于兒童就餐而言,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家具尺度設計首當其沖?,F代餐飲空間中對兒童的關愛,也多止步于有幾把兒童餐椅來詮釋。而決然不考慮座椅與餐桌的搭配使用效果,在此情況下使得設計顯得過于潦草,也使得兒童餐椅成了擺設。它們或坐上去高出餐桌臺面一大截,或根本夠不到桌面。因此在設計中對兒童關愛,不能僅停留在思想觀念中,更應貫徹落實到實際的設計中去,即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東西必須滿足基本功能需求,才能再言其它,否則便只是為了設計而設計的無用之功。
軟裝飾這一設計元素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窗簾、桌布、再到墻面軟包等一系列的軟裝飾中,在為廣大食客提供舒適就餐環境的同時,也是設計師氛圍營造的常用手法。同理在兒童活動區域的基本需求方面滿足后,餐椅等用品的軟裝飾在選材與設計上,也應關注兒童的身心需求,諸如在兒童用具,兒童嬉戲區等情形下,注入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設計元素,如在圖案選擇上采用色彩艷麗,生動活潑充滿童趣的造型。
綠色植物,作為緩解空氣污染與視覺疲勞的有效手段,被大量的使用于各種風格的餐飲空間中,但富麗堂皇的設計中,所采用的所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高大植物,與時刻顯示個性的帶刺植物,似乎從未關注身型較小的兒童的感受,在多數不足一米的兒童視線里,只有單調甚至是丑陋的樹干展現。因此,在植物盆景的選擇上,不妨搭配一些低矮植物,一來豐富了空間層次,二來照顧了兒童的欣賞需求。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關注兒童的生活環境設計,尤其是在兒童就餐環境設計中,充分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使廣大兒童在安全、舒適、快樂的就餐環境中,在享受得美食。
[1]周昕濤.商業空間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2]徐涵等.人機工程學.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