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擁 (湖南大學 410000)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視劇《大丈夫》不僅向我們講述了老夫少妻的趣味性的婚戀故事。同時,給我們展示了以顧大海、顧曉巖、顧曉郡為代表的三種類型的婚戀。由傳統到過度再到自由的婚戀,人們對于愛情與婚姻的觀念正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由此帶來的社會影響也豐富起來。
先說顧大海的愛情,作為傳統的一代人,他們對于婚戀的觀念也比較保守。作為老一輩的婚戀,雖然基本上是通過相親與介紹的方式在接觸很短的時間里就確定為未來結婚的對象但數據顯示他們的離婚率要比現在的年輕一代低得多。事實上也是,雖然他們的生活不像現在這樣富裕并且可能要遭受災禍但老一輩人夫妻之間卻在婚后很長的時間里建立起來親情一般的愛情。彼此照料,在電視劇《大丈夫》中顧大海雖然處于更年期脾氣暴躁,但妻子總會包容著他 處處以他為準。難道真的是怕他么,當然不是。在電視劇的后面部分妻子由于生病住院的時候說出來實話。同樣的,顧大海雖然脾氣執拗但不管是在妻子的手被燙傷 還是生病住院的時候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老一輩的愛情在幾十年時間的慢慢的使雙方成為一體,當有一天失去對方的時候仿佛失去了半個自己。就像顧大海在妻子離開后不斷的產生幻想一樣,而這樣的幻想正是生活的殘缺。正是因為這樣,老一輩的人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找一個穩重踏實的人作為結婚的對象。簡單的原因就是他們受保守思想的影響希望自己的孩子會安穩幸福。
顧曉巖的愛情則屬于目前較常見的愛情模式,由校園愛情走向婚姻本是一件浪漫且自然的事情。然而倘若兩人都為事業的初創期,彼此支持本可組建一個穩定的家庭。但顧曉巖作為研究生畢業的高素質人才為了家庭放棄工作的機會,一心一意照顧家庭。為此也為之后的丈夫的婚外情制造了促成因素。正如電視劇的開始顧曉巖的孩子樂樂說的那樣“你懂什么呀,天天悶著在家里當家庭婦女,將來我找媳婦就讓他出去 省得在家里天天看著我”。家庭主婦,簡稱主婦,是已婚婦女從事的一種職業崗位,指全職照顧家庭、做家務而不外出工作的婦女。像顧曉巖一樣,目前很多優秀的知識女性因為懷孕育兒也加入到主婦的行列,開始過著操持瑣碎家務的平凡生活,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逐漸失去就業時的風采并慢慢與社會脫節,還會有的變得很抑郁。有的人還會發現老公似乎移情別戀,孩子更加尊敬他的父親。當然很多男性還是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夠有家庭主婦的觀念的,這主要來自于中國長期的男尊女卑的觀念和男人的掌控欲。特別是在中國,有的時候娶進門的不是最漂亮的女人可能是最顧家的女人。但是往往時間一長就容易生厭,其原因便是女方的經濟不獨立。保持經濟獨立是獲得對方尊重的一個基礎。為什么?從哲學角度看,物質決定意識;再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婚姻關系雖然是以感情為主旋律,但仍然沒有超出這個基本理論的調整范圍。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加外出工作的男方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壓力與誘惑,而家庭主婦尤其是高學歷的女性又非常追求男方在精神上對自己的安慰。如此,便產生了家庭矛盾。相反,當有學歷才氣的家庭主婦走向職場,雖然開始階段會充滿荊棘,但總會被賞識。當她經濟上做到獨立,便會更有自信去追求屬于自己的被呵護與浪漫,恰巧這時喜歡它的何康出現了。據中國青年網分析,姐弟戀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通常以20多歲的男性和30多歲的女性的組合比較多見,這種現象與傳統意識中的婚戀觀反差非常大。姐弟戀產生于兩情相悅的心理需求,但它又確實是傳統婚戀之外的另類。
該劇主要講述的當屬顧曉郡與歐陽劍的老少戀,研究生畢業的顧曉巖在與前男友分手后與大近二十歲的大學教授歐陽劍交往在一起,并在歷經坎坷之后結婚生子。老少戀在當代已經屢見不鮮,雖然不被社會反對,但也不被鼓勵提倡。一方面是由于老少戀是婚戀自由的一大表現,另一方面在于這種婚姻面臨的現實問題很多,諸如與雙方家人相處、老夫少妻性格磨合、夫妻性愛生活安排、生兒育女等問題,都比適齡夫妻婚姻生活復雜。研究證明高學歷女性在擇偶過程中比較看重“門當戶對”,與一般社會取向相比,高學歷女性的擇偶標準更注重精神性因素,更富有浪漫性氣息。而在對于一般人的老少戀,心理學上解釋為源于心理年齡的落差,造成其對人生判斷的失誤,婚后也很難在生理上建立和諧的生活。劇中顧曉郡不顧家庭的反對以及社會的非議,一心跟隨歐陽劍在很大程度是由于歐陽教授身上的知識素養氣質與穩健的性格。但在慢慢的相處過程中兩個人的感情問題也凸顯出來,例如劇中顧大海與歐陽劍討論在歐陽劍老了以后顧曉郡怎么辦誰來照顧?顧曉郡年輕氣盛對于夫妻生活的要求自然比較高但每次她情趣剛上來歐陽劍已昏昏欲睡;在歐陽劍的生日聚會上歐陽劍也不能夠向顧曉郡這樣的年輕人一起歡鬧,不禁會有些不合節拍。電視劇在主要講述老少戀的背景下比較客觀的分析并展示了它存在的利與弊,意在故事是這樣的,怎么選擇就在觀眾了。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婚戀關系還要復雜的多。除了像顧曉巖與何康之間的姐弟戀,顧曉郡與歐陽劍的老少戀,婚外戀也漸漸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大現象。婚外戀是指與婚姻配偶之外的第三方發生的戀愛行為。據有關統計,我國平均每年有一千多萬人結婚,有一百多萬人離婚,第三者插足占婚變總數的75.8%,因此可以說婚外情是導致離婚的主要原因;主動婚外戀中90%是男性,其婚外戀對象大多是未婚女性。另外,婚外戀現象與經濟文化發展密切相關。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近年來早婚現象不斷映入人們的眼簾,2015年,媒體曾報道了云南金平現早婚現象,新娘只有13歲,而新郎也只有16歲,并且早婚、多育、離婚率高現象蔓延開來。經調查發現在山東省臨清市的某些地方早婚現象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有的高中女生上課時間請假回家給孩子喂奶,更有的年僅29歲便做了爺爺。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極大豐富起來,婚戀的形式與內容也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人們的自由。但社會有秩序更有倫理規范。我們的自由是在法律與道德的約束下的,婚戀自由更是如此。況且這是關系下一代與我們兩代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