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雯雯 (成都理工大學) 610000
《被解救的姜戈》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但也無法阻擋粉絲的追求。昆丁的作品有著他個人風格,但同時他的影片在電影院上映,具有票房收益和商業價值,所以該片應屬類型電影與作者電影的結合的產物。
類型電影是指一種藝術產品標準化的規范,是一種工業化、批量化、市場化、重復化的生產機制,使用分門別類的模式化形態體系,定型化人物。如現在好萊塢式的類型系列電影,像《007》《變形金剛》《諜影重重》等,具有重復化的情節,007始終都有邦女郎,大黃蜂會解除危難。《被解救的姜戈》中有一些類型電影的元素。那么類型電影都有哪些元素呢?
首先,有曲折的情節。主人公會卷入到復雜多變的災難中,每當困難將要解決時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阻礙,《插翅難飛》就是一個例子。《被解救的姜戈》中,姜戈和牙醫的計劃將要成功,但莊園的黑人管家發現他們的目標并告訴坎迪,使得他們的計劃被識破。主人公的困難情勢隨劇情增加,矛盾沖突擴大,水漲船高。這就是第二點,尖銳的沖突。人與時代的沖突,人與社會環境的沖突,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使得沖突強化,不斷增強困難情勢。姜戈作為一個黑人奴隸生活在美國南北戰爭前期,由奴隸變為賞金獵人,他的身份轉變本身就具有鮮明的沖突性,他想要解救自己被賣的妻子而與奴隸主的沖突,也正是這樣的沖突推動整個影片的情節發展。第三點,扁平的人物。扁平人物是指人物塑造上單一化。最直接體現就是觀眾能夠清楚的區分出哪一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從影片的開始,我們就看到姜戈作為奴隸時的樣子,受到折磨,不被人尊重,所以他在舒爾茨解救后開始崛起,觀眾在觀看時關注點在姜戈身上,從姜戈的視角去思考去看問題,所以姜戈是代表正義的一方,人物形象上也是正義一方。而坎迪從出場時就是滿口黃牙,欣賞著黑人奴隸肉搏的場面,一個奴隸主典型形象。第四點是固定化的結局。影片若是警匪片,最后獲勝的一定是警察,如《無間道》,若是黑幫片,黑幫人最后肯定會死,如《無主之城》。《被解救的姜戈》采用一種大團圓式的結局,除了舒爾茨死了外,姜戈最后成功的報了仇,解救了自己的妻子離開,攜著金錢佳人享受美好的生活去。影片的鏡頭和情節遵循著邏輯的發展,造成時空的連貫性,讓觀眾能夠直接的去認同,這樣的封閉式結構滿足觀眾心理預期,最后大團圓的結局。第五點,重復性的場景。類型電影除了結構、人物、情節等方面相似,場景上也有相通之處。本片中含有西部、暴力等元素,西部片有著深入人心的幾點,談起西部人們腦海中會立刻浮現一些場景,沙漠上策馬奔跑,小酒吧,搖晃的門,街道上持槍的對立等等,在影片中都有所體現。
所以從這幾點中可看出《被解救的姜戈》的類型性,也這是這樣,那些暢快的槍戰在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增加商業價值,帶來票房收入。
在觀看《被解救的姜戈》時,看過昆丁其他電影的觀眾會立刻感受到這是昆丁的電影,這就是作者電影最明顯的一點。作者電影是個人聲音、藝術形式和理念的個人化是不可復制的,將“主觀寫實”與“客觀寫實”相結合,電影帶有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昆丁的電影中有著個人獨特的暴力美學和幽默風格。
首先在人物上,從小人物出發,選取的都是走在社會邊緣的人物,像是殺手組織,又像是《被解救的姜戈》里的姜戈一樣,一個黑人奴隸。而人物的對白也與人物身份階層貼合。昆丁的電影里用了大量長篇卻令人影響深刻的臺詞,其中還充斥著大量的臟話,有著個人獨有的黑色幽默,惡搞歷史,昆式幽默加上獨特惡搞,使得主人公在復仇路上并不顯得單調無味,相反充滿了很多了樂趣。
其次是他的暴力美學。這是不能不提的一點,觀眾在觀影時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從視覺上的這種視覺沖擊,大量的血漿迸發,例如潔白的棉花上沾滿血跡,又比如子彈穿過身體造成的沖擊。“暴力美學”是個廣義的、泛審美的概念,相關作品的主要特點是展示攻擊性力量,展示夸張的、非常規的暴力行為。文藝作品中,暴力的呈現可劃分為兩種不同形態:一是暴力在經過形式化、社會化的改造后,其攻擊性得以軟化,暴力變得容易被接受,比如,子彈、血腥的場景經過特技等手段處理后,其侵害性傾向被隱匿了一部分。另一種情況是比較直接地展現暴力過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其中,昆丁的片子就是第二種,通過直接的暴力展示釋放觀眾在平時生活中壓抑的情感,并且由于之前影片的鋪墊,觀眾觀影的角度傾向于主人公時,主人公的復仇則變得理所當然,從而觀眾的釋放找到了更為明確的方向。
最后還有昆丁電影中的音樂。《被解救的姜戈》中,姜戈騎在馬上時,就放著用馬蹄般的節奏、口哨的旋律和將人聲當作樂器的使用方法,簡潔動人的旋律也為影片增加了觀賞分,同時電影需要張弛有度。在暴力時,觀眾的精神狀態隨著影片緊繃,如果一場電影持續緊張,則會導致觀眾觀賞時產生疲勞、困頓的狀態。而音樂的使用與畫面想結合,從視覺和聽覺上為觀眾減輕之前觀影的緊張情緒,一張一弛,一緊一松,這也是導演對影片的掌控能力,從中也可看出昆丁的導演功力。
《被解救的姜戈》作為一部上映的電影不得不需要有商業價值。2007年之后,昆汀沒有著手制作這部電影,而是拍攝了另一部風格混搭的影片《無恥混蛋》。在《無恥混蛋》獲得了奧斯卡的提名之后,昆汀開始了這部電影的劇本的寫作。昆汀說:“要處理這個題材,一定要非常小心,因為種族主義、黑奴在美國依然是一個敏感詞。而且,我還把這個題材混搭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之中。這是挺好玩的一件事,因為很多人會覺得這就是一部講述復仇和殺人的西部片,但是在不知不覺中,卻了解到了美國的那段荒蠻的歷史。”
故事的故事線索是:舒伯茨救了姜戈——小鎮證明姜戈身份——姜戈成為賞金獵人第一次訂單完成——姜戈與舒伯茨掙錢,練持槍技術——姜戈實力足以解救妻子,與舒伯茨制定計劃解救妻子——被坎迪的黑人管家識破,舒伯茨被殺——姜戈再次成為奴隸——姜戈得救,解救妻子成功,這八個階段,在開始時姜戈的身份就產生轉變。好萊塢的電影有一個結構是三幕式結構,在電影的1/4處為起因,其中起因的后半部分會出現第一的情節點,這個情節點會使得主人公的生活發生轉變,而昆丁在《被解救的姜戈》這部片子中將情節點提前到開頭的部分,從開始姜戈的人物狀態直接轉變。并且姜戈一直想要去解救自己的妻子,這一情節點設立在影片的一半,姜戈與舒伯茨制定計劃,也與三幕式結構有所不同,在結構上突破了好萊塢工業化、重復化的模式,將作者電影與類型電影完美融合。
昆汀曾說:“我覺得,我想要拍攝的這部電影,是很少會出現美國電影中的東西,很多美國人會對這個題材感到羞愧和難過,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去拍攝這么一段故事。” 《被解救的姜戈》從頭到尾表面上是復仇,而正如昆丁所說,電影的力量是在為觀眾帶來觀影的快感同時,也需要讓觀眾去了解,去深思。一部影片在電影院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視覺感官上的刺激,還能使得觀眾在走出電影院后被影響,這才應該是一部好的電影所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