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利君
新常態下軍工企業如何重塑凝聚力
■ 劉利君
新常態下,企業要想走得更高更遠,進一步盤活用好企業的“人、財、物”,使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凝聚形成合力,攜手共同捕捉市場商機,對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企業要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尤其是現代軍工企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新常態下,企業要想走得更高更遠,進一步盤活用好企業的“人、財、物”,使人與人之間的正能量凝聚形成合力,攜手共同捕捉市場商機,對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企業要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尤其是現代軍工企業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目標牽引企業發展成就輝煌。我國經濟過去十幾年的高速增長,為國內各行各業贏得了無限的發展生機,特別是廣大軍工企業在二彈一星精神鼓舞下,絕大多數企業取得了豐碩的發展業績。尤其是國有控股的軍工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經過“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發展,在各自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的牽引下,從經濟規模到技術創新再到產品品牌的塑造,無不做到了行業老大,登上了所在相關專業領域的巔峰。回看這些國有控股軍工企業所走過的成功之路,無不得益于各自行業發展戰略規劃目標的牽引。
調整當前發展目標的必要性。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放慢、結構調整仍將持續、生產成本不斷長漲、軍方引入競爭機制、優質外企競相涌入,不確定因素越發的增多,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更加顯現。不少在“天時、地利、人和”順進中取得較好發展的企業,包括軍工企業,由于缺乏有效的應對辦法和手段,其發展遇到了空前的挑戰,先期規劃發展目標及上級下達的任務預期無法完成,甚至個別企業出現經濟下滑、虧損乃至面臨關停并轉的困境。不少企業面臨持續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目標失去牽引作用,有的甚至成為無的放矢。
以長遠目標引領企業的發展。審時度勢是每個企業決策者應具備的起碼素質能力,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會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拿出積極的應對不確定因素的辦法,適時將企業的遠景展望與當前發展的任務相結合,科學動態的修訂企業近、遠期發展規劃目標,切合實際地提出當前企業經努力才可實現的任務目標,并瞄準國家發展戰略制定出企業的遠期戰略發展規劃目標,牽引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積極引導廣大職工既要看到遠方的燈火,同時還要邁開腳下堅實的步伐,以進一步增強和重塑廣大職工拼搏發展的信心。
決策層能力與信心的重塑。面對十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慣性,大多數軍工企業缺乏應對復雜多變國際環境和國內持續結構調整及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等不確定因素的經驗,企業面臨持續發展的壓力挑戰是巨大的。要在逆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取決于企業決策者的領導能力與信心,決策者要在困難面前勇于擔當、善于謀劃;二是決策者不僅要拿出正確的決策,還要注重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三是要善于調動班子其它成員共同開拓創新,緊跟國家結構調整后的朝陽行業,積極謀求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并達成發展共識。班子其他成員要以企業發展的大局為重,率先垂范精誠團結,變壓力為動力,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認真抓好各自分管的工作,與全體職工共克時艱。
中層領導能力與信心的重塑。企業中層領導干部既是企業發展目標的傳遞者,同時也是完成任務目標具體的組織實施者。過去軍工企業取得持續的經濟增長靠的是他們帶領職工對市場的打拼,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仍然靠他們在一線開拓,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企業要想取得持續發展,中層領導干部的能力素質和發展信心都是做好企業發展的重要保證。他們對市場動態、產業需求、產品研發、安全生產、質量成本、職工情緒最具發言權,企業要持續發展,中層領導能力和信心的提振至關重要。因此,企業管理層在謀劃和調整產業結構與產品優化時,不僅需要認真傾聽來自一線的建議和呼聲,而且還要高度重視中層領導素質能力的再深造與培訓,擇機選送他們到國內知名企業和高等學府學習深造。要讓中層領導的視野得到開闊,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提升。
職工能力激發與信心的重塑。廣大職工是企業實現發展目標的具體實施者和執行者,可以說職工的人心向背決定著企業的命運,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尤其新常態下,軍工企業決策者更應高度重視職工素質能力的培養與發揮,利用傳統的軍工企業文化優勢,大力營造鼓勵職工創造力的發揮氛圍,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立足崗位主動作為的積極性,出臺系列相關有利于企業發展與職工個人雙贏的制度,切實可行地將企業發展與職工的利益捆綁在一起,而不是一味的空洞說教。只有將廣大干部職工的能力激發最大化,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盤活用足企業的人、財、物,企業的發展才能有活力,職工才能有干不完的事。企業與職工、職工與職工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才能形成強有力的特殊合力——凝聚力,這才是職工發展信心所在的動力源泉。
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企業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經營觀念、工作方法都要全方位的加以適應,在深化理解、統一認識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為,市場經營中既要注重提高效率和效益,在加大市場的營銷力度,擴大開疆拓土的版圖時,還要高度重視經營活動中合同簽訂、財務管理、產品成本、質量控制、貨款回收、安全生產等各類風險的防范控制。嚴格控制高風險業務,有效防范財務風險。狠抓質量成本控制,厲行節約挖潛增效。加大貨款清欠力度,為企業應對危機穩健經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證。
堅持以技術創新推動發展。創新是保持企業持續發展的支撐源泉,企業要以機制體制創新為保障,以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為中心,圍繞做強做優培育國內一流軍工企業為目標。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緊跟國家優先發展戰略規劃,加強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品優化力度,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要積極搭建企業內部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技術項目開題立項要具有前瞻性,產品研發要緊貼市場需求。還要持續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保護,鼓勵專利特別是發明專利的實施,形成更多專利與核心技術,以不斷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完善全員考核與聘任機制。高素質穩定的干部職工隊伍,是企業發展長青之基石。企業決策者要把加快和完善全員考核與聘用機制,當成有效應對經濟新常態的有力抓手。對那些無論順境還是逆境,能夠帶領職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疆拓土者委以重用;對那些只能在順境中有所建樹,而對當下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缺少足夠智謀手段者給予必要的幫促;對個別連續完不成企業下達目標任務者,拿出其職位,在企業全員范圍內進行公開選拔聘用。對考核合格的職工,給予相應物質獎勵。旨在通過“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選拔聘用機制,廣開企業選賢擇能之路,讓優劣各得其所、上下有序,讓聘用者知榮而進,再接再厲,盡心竭智。
創新企業價值文化體系。技術創新是軍工企業的立足之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所在。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企業想要取得發展就不可能只困守局限在國內市場,必須緊跟中央“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向廣闊的國際市場進軍拓展。要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的市場規律,聚集共同發展的新目標,凝煉出企業自己與國際相接軌的軍工戰略文化。下大力培養和引進一批了解國際市場, 以全球市場為導向,掌握先進技術,具備高效跨國文化溝通能力的高端人才隊伍。堅持勇于創新和敢于創新,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滴積累,全力推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與產品走向世界,與國際接軌。
營造和諧企業的氛圍。職工作為企業的主人,尤其是軍工大中型企業的職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了幾十年,不少職工子承父業,大家不僅希望為國防軍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更希望賴以生存的企業永盛不衰。企業決策者和管理者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定地樹立科學發展觀,要始終如一地把企業利益與職工的利益結合在一起,讓企業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到全體職工。充分尊重廣大職工勞動成果,讓干部職工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企業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之中。讓職工有把企業當成家來經營的欲望,無論是干部還是員工,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不讓混水摸魚者有可乘之機,讓真正想干事的人,能夠充分施展拳腳。
事業留人和待遇留人。企業要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潛能,積極進行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平臺的搭建,努力營造全員參與創新的自覺性。讓學術帶頭人愿意發揮領軍作用,讓有能力技術創新的人員喜歡從事產品研發,讓有營銷興趣的職工全力跑市場,讓技能型人員安心崗位工作,讓管理型人員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就是要讓全所人員都有“人盡其才”的成就感。建立完善考核和激勵機制,依據工作業績的貢獻大小,在崗位工資、績效工資、職稱晉升、干部使用上,拉開獎勵的檔次,尤其是對重點工作崗位人員,要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年終時,對那些真正干事的人與予隆重表彰和相應的榮譽,使全所職工的歸屬感和使命感不斷得到提升。
(作者單位: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