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6月23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的見證下,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與比利時科技國務秘書斯樂茨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航天局與比利時王國科學政策局關于在空間科學、技術和應用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為中比兩國開展航天領域合作奠定了基礎。
簽約儀式前,許達哲與斯樂茨舉行了會談。雙方分別介紹了近年來各自航天事業的發展情況,并就兩國航天合作交換了意見。雙方一致同意將進一步加強溝通與交流,共同促進中比兩國航天領域合作的開展。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秘書長田玉龍參加會談。
為適應我國核能事業發展的需要,檢驗核應急預案及其執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各級應急救援力量的協同性,不斷提高核應急的響應能力和水平,6月26日,我國舉行了新版《國家核應急預案》發布后的第一次國家級核事故應急聯合演習(代號“神盾-2015”)。
此次演習由國家級、省級、核設施運營單位三級聯動,軍地協同,采取時空壓縮、異地同步的方式展開,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27家成員單位參加,同時,還動用了9個國家核應急專業技術支持中心、10支救援分隊以及部隊相關救援力量,廣東省還組織了相應救援力量及部分公眾,約1900人投入實戰演練。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擔任演習總指揮;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民政部副部長鄒銘,環境保護部核安全總工程師劉華,總參謀部作戰部應急辦主任鄭威波等擔任演習副總指揮;廣東省、相關核設施營運單位有關領導分別擔任本級演習總指揮。
此次演習模擬某核電站放射性物質向環境有限釋放為情景,重點演練在發生核事故的緊急情況下,國家級核應急機構、省(區、市)級核應急機構、核設施營運單位組織實施指揮、開展會商研判、進行場外救援、信息發布、軍地協同以及相應的應急響應行動。按照《及早通報核事故國際公約》,還模擬了國家原子能機構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情況通報。
國務院應急辦、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有關科研院所的資深專家組成評估團對本次演習進行了全面評估。評估專家認為,此次演習方案設計科學,準備充分周密,組織指揮有力,協同配合得當,參演人員職責明確,作業規范,達到了演習的預期目標。
日前,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戰略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將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落實中央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圍繞建設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的目標,加強戰略性、綜合性、前瞻性問題研究,為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
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任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任委員會顧問,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總裝備部等軍政部門(單位)及相關國防特色高校領導和專家擔任委員。委員會組成人員中有來自軍隊和地方的10位院士。
6月3日,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許達哲主持會議并作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情況報告。許達哲表示,成立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戰略委員會,主要是搭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戰略咨詢平臺,聽取軍地有關部門、單位領導和院士專家意見建議,充分利用軍地各方戰略研究力量和資源,通過交流溝通和咨詢研討,獲得對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和科技創新的外腦支持。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在天津成功完成長征五號乙火箭整流罩第二次分離試驗。整流罩分離干凈利落,試驗控制測量系統工作正常,整流罩回收平穩安全,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乙火箭整流罩直徑5.2米、長度20.5米、整罩重約4噸,是目前我國尺寸最大、質量最大的整流罩。此次分離試驗的成功完成,驗證了帶防雨措施整流罩分離可靠性,驗證了大尺寸、大柔性整流罩分離技術,為型號首飛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身大部件6月8日在珠海完成對接開鉚流程。接下來,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公司將對其機翼、尾翼、起落架、航電系統、機載設備等進行安裝,以便按計劃讓該機在今年年底前實現首飛。
經過11天的日夜奮戰,8日,分別由中航工業成飛民機、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生產的AG600機頭、中機身、后機身三大機體部件成功地連在了一起。由此,長達39.3米的AG600機身總長已超過波音737標準型號的長度。
“由于AG600的水動外形變化大,裝配協調關系復雜,所以在鉚接工藝、相關組件協調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例如,對其機身每個部件的鉚裝對接精度要達到0.0375毫米,這種微米級的精度,需要通過監控設備再借助電腦才能看到。”該公司裝配中心主任梁向東說。
“組裝這種飛機需要超過120萬個零部件,多數零部件是在其零部件供應商處完成組裝的,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公司現在所做的,是將集中到這里的大部件進行高質量的總裝。”AG600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說。
6月11日上午,江南造船為戴安娜航運公司建造的20.85萬噸散貨船開工建造,這是江南造船目前建造的噸位最大的散貨船。
當日下午,江南造船為航海人氣體運輸公司建造的四艘2.2萬立方米液化氣船系列船的前兩艘船命名。該系列船入級DNV GL。該船總長160米,型寬24.8米,型深16.7米,設計吃水8.5米,結構吃水9.4米,載重1.65萬噸,航速16節。
據悉,液化氣船是江南造船近年來著力打造的精品船型。此次命名的兩艘船于2014年3月開工,建造過程中,江南造船始終堅持“優質、安全、平穩”的原則,負責建造的員工高標準、嚴要求,最終按計劃順利完成了建造任務。
6月12日,江南造船為英國航海人氣體運輸公司建造的3.5萬立方米液化氣船開工建造。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所屬北奔重汽集團公司與北方通用電子集團公司在包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北奔重汽與電子集團自2008年開始合作,在產品宣傳和外貿市場開拓中取得了良好成果。2013年,北奔重汽與電子集團再度聯手申報北斗導航系統車載終端及車輛智能安全管理服務平臺應用項目。同年,國家將該項目作為北斗系統國內首次在商用車前裝領域的應用示范。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將加速推動雙方在整車及車輛電子技術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也必將對我國商用車前裝信息化應用起到有力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