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勝利,秦瑞昌,朱立莊
(濟寧中銀電化有限公司,山東 濟寧272121)
目前,國內PVC 企業的轉化器日趨大型化,隨著轉化器大型化和觸媒價格上漲,轉化器的購置和安裝費用高, 檢修周期長, 轉化器已經成為制約PVC 生產的關鍵設備,只有嚴格抓好新購轉化器的質量,把好源頭關,同時抓好觸媒的管理,轉化器的運行管理,轉化器的檢修質量及觸媒活性的合理分配等,才能減少轉化器的泄漏率,延長觸媒使用時間,實現轉化器的最佳狀況,達到穩產、高產的目的。
由于突發故障、檢修、生產計劃等各種原因造成的臨時停車或計劃停車是PVC 企業不可避免的,開停車過程往往是故障或事故的高發期,因此,認真抓好開停車管理是維護好轉化器的關鍵環節。
由于轉化器正常運行時溫度比較高,內部觸媒會吸附大量的C2H2、HCl、C2H3Cl 氣體,短期停車應采用泵循環維持轉化器溫度,并充氮保持正壓;長期停車,則應采用循環泵維持轉化器溫度,并充氮置換觸媒中的C2H2、HCl、C2H3Cl 氣體,直到置換氣分析合格為止,然后關嚴其進出口閥門,停熱水循環后讓其緩慢降溫。如果不進行置換,則觸媒中的HCl 緩慢釋放,而且吸潮性很強,隨著溫度的降低,很可能在轉化器管程形成一層酸膜。轉化器長期處在這種酸性環境下,就會受到嚴重腐蝕,容易造成泄漏,不少PVC 企業都遇到過停車后仍發生轉化器泄漏的情況。
長期停車后恢復開車,升溫合格后,除用氮氣置換系統外,還應用氮氣吹干轉化器,直到吹除氣測水合格為止,再用HCl 活化一段時間(1~2 h),才能投入使用,目的是盡量減少觸媒活化時析出的酸對轉化器的腐蝕。
從轉化器下部視鏡中觀察有大量積酸時,即可判斷為轉化器泄漏,應立即停止該轉化器的使用,關閉熱水循環閥、合成氣進出口閥門,打開殼層排氣閥和排污閥將熱水排掉,打開底部導淋閥將壓力卸掉并用氮氣置換合格;盡快開蓋將觸媒抽出,否則受潮的觸媒粘結在列管內造成結塊堵塞,清理非常困難;抽出的觸媒極易吸潮變濕,應密閉包裝存放室內,轉化器也應蓋嚴遮雨。
對于泄漏的轉化器,在抽完觸媒后,首先應用冷水進行查漏,壓力可按殼層的設計壓力,為了查出細微的滲漏,保壓時間可長一些,觀察應仔細,一定要把所有的漏管全部查出;其次,對于漏管,有的企業采用換管漲接的方式,多數企業采用堵頭、堵管的方式,堵管應嚴格執行焊接規程,保證焊接質量;第三,補焊后試壓、試漏,可用壓縮空氣進行氣密性試驗,壓力可按殼層最高壓工作壓力,先用肥皂水檢漏,無漏點后進行保壓,不掉壓即為合格,否則重新焊補。
檢修補焊好漏點的轉化器需進行回裝觸媒,回裝前,應檢查回裝的觸媒必須是干燥的,回裝完畢并試漏合格后,還要進行烘吹觸媒,直到無水氣吹出為止,才可以投入使用。
氯乙烯生產負荷的提高往往取決于轉化器的負荷,單臺轉化器的負荷又取決于裝填觸媒的活性,應在確保轉化率和反應溫度符合工藝要求的前提下,合理調整轉化器負荷,使其達到最佳工作狀況,這樣才能延長觸媒使用周期,降低觸媒消耗。調整轉化器負荷,重點是控制好轉化器的通氣量和氣體流速。
1.3.1 通氣量控制
要根據觸媒的活性和使用時間合理調整轉化器的通氣量;新觸媒因具有較高的活性,往往通氣量較大,但宜控制為50~100 m3/h,否則反應過于激烈,易使溫度超過180 ℃,甚至超過250~300 ℃而燒壞氯化汞催化劑。當觸媒使用50~1 000 h 以后,進入催化劑最佳時期,此時,通氣量可達最高值。可根據反應溫度及轉化后出口過剩量確定通氣量達到最大值。反應時間到3 000~4 000 h,觸媒處于衰老期,此時,因觸媒的性能降低,乙炔的通氣量逐步降低。根據轉化器使用的3 個階段,要認真做好相關數據的統計并及時調節,以保證最大限度的發揮觸媒的活性。
1.3.2 空間流速的控制
氯化汞合成氯乙烯的能力約為1 000 kg 氯乙烯/kg 催化劑,空間流速過高時,反應物與催化劑接觸時間較短,乙炔轉化率低;反之,轉化率高。在高空間流速下,氯化汞升華流失較快;反之如果空間流速過慢,高沸點副產物的含量就會增多。要使乙炔轉化率達到99%以上,空間流速應控制在一定值,根據中銀電化有限公司的使用經驗,空間流速一般控制在30~60 m3/h。
用于合成氯乙烯的觸媒,是由活性炭侵漬、吸附氯化汞后干燥制成的黑色柱狀顆粒,其重要的質量指標有氯化汞含量、機械強度、水含量等,氯化汞含量決定其活性;機械強度決定其孔隙率、粉化率及床層阻力等。做好觸媒的裝填、抽除及生產運行過程中各項工藝指標的控制,是觸媒使用與管理的關鍵。
觸媒的裝載必須嚴格按要求進行,即先在底層裝好? 50 的拉西瓷環,再裝一層活性炭直到底蓋相平,之后再與筒體相連,待轉化器填充滿觸媒后,在其上部裝一層活性炭。翻倒時,防止上部活性炭與觸媒混裝,從而影響轉化器的工藝控制。
觸媒使用一段時間后其活性會逐漸下降,且吸收水分后觸媒會逐步結塊,繼而引起轉化器內阻力過大影響流速,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抽觸媒。在抽觸媒過程中,由于使用一段時間的觸媒在氣流沖擊下,機械強度減弱,導致觸媒部分破碎,而這一部分觸媒如不過篩,則易導致轉化器阻力增加,一般采用10 目篩過篩,實踐證明該措施有效的保證了正常生產。
2.2.1 嚴格控制混合氣中雜質和水分的含量
原料乙炔氣中,如果含有硫磷雜質,其中的硫化氫和磷化氫等與合成汞催化劑發生不可逆化學吸附,使其中HgCl2中毒而縮短催化劑的使用壽命。此外還能與催化劑中升汞反應生成無活性的汞鹽。
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乙炔清凈工序的操作,確保乙炔氣純度滿足使用生產需要。
混合氣含水量的控制是保證觸媒正常使用的關鍵,水分含量過高除腐蝕設備管道外,還易使催化劑結塊,降低觸媒活性,導致轉化器阻力上升,使乙炔含量提高困難。水分的存在還促進乙炔與觸媒中的升汞生成有機絡合物,該絡合物覆蓋于觸媒表面,降低活性。控制混合氣含水主要是通過冷凍脫水工序來實現,精制乙炔氣與HCl 氣體經混合器進入冷凍脫水工序,其溫度一般控制在(-14±2)℃,混合冷凍脫水時原料氣中水分被氯化氫吸收后呈40%鹽酸霧析出,混合氣的含水量取決于該溫度下40%鹽酸溶液的蒸汽分壓,在混合冷凍脫水過程中,冷凝的40%鹽酸除以液膜狀自石墨冷卻列管內壁流出外,大都呈極微細的“酸霧”懸浮于混合氣流中,需采用有機玻璃棉將其分離出來。實際生產過程中,該公司的混合氣先經冷凍脫水,嚴格控制溫度在(-14±2)℃,除去大部分水分后,又經過多級酸霧捕集器通過其內部的有機玻璃棉將酸霧除去,使混合氣含水量降低到可以滿足生產的需要。
2.2.2 合理控制混合氣中乙炔和氯化氫的分子配比
混合氣中C2H2與HCl 之比,一般為1∶1.05~1∶1.1,根據實際運行經驗,最佳配比為1∶1.075 左右。若配比不當,對觸媒使用影響較大,當乙炔過量時,觸媒中的HgCl2將還原為Hg2Cl2和汞。
在實際生產中,由于孔板流量計計算中參數壓力設定到某一值且不作調整,其僅能作為操作的參考;同時,由于乙炔與HCl 的純度波動,即使流量平穩也會使配比出現波動,特別是HCl 流量常常會出現較大的變化。因此其配比不但要根據流量的測量值,還要參照二者的壓力以及轉化后的乙炔過剩量來進行調節。
2.2.3 合理控制轉化器的反應溫度
轉化溫度一般控制在100~180 ℃,適宜溫度為120~170 ℃。觸媒在以上溫度范圍內活性最好。在實際生產中,要根據觸媒的使用時間來調整各反應帶的溫度,以發揮轉化器中觸媒的最佳使用效果。初期,使用在轉化器二次轉化上,并以加大上層循環水用量控制上層溫度。使用期1 000~3 000 h,主要控制中層溫度;3 000 h 以上則要倒翻觸媒,并將其加入一次轉化使用。
采取以上措施后,觸媒的使用壽命從過去4 000 h左右,提高到6 000 h 以上。
濟寧中銀電化有限公司經過多年摸索,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生產經驗,在生產中通過抓好觸媒的管理,轉化器的運行管理,轉化器的檢修質量及觸媒活性的合理分配,減少了轉化器泄漏率,延長了觸媒使用時間,實現了轉化器的最佳工作狀況,達到了穩產、高產的目的。
[1]鄭石子,顏才南,胡志宏,曾建華編著.聚氯乙烯生產與操作.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246.
[2]邴涓林,黃志明主編,聚氯乙烯工藝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