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
新聞由頭:2014年歲末,在由環保部、全國人大環資委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聯合召開的新環保法實施動員全國電視電話會上,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表示,既然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那么,也就必然會考驗環保部門是否具有最嚴格的執行力。
法律的生命力在執行,再好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切實執行也將是白紙一張。
按照新環保法規定,環保部門對造成環境嚴重污染的設施設備可以查封扣押,對超標超總量的排污單位可以責令限產、停產整治。對違法排污又拒不整改單位可以實施按日連續計罰。
法律的這些規定無疑賦予了環保監管部門更大的權力,但是,得到了法律授權后,環保部門能否將這些權力行使好,把法律的規定執行到位,對環保部門來說是一場考驗。
就按日計罰而言,環保部門在執行這一法律規定時,或許會遇到說情的,要求少罰的,甚至利益誘惑的。環保部門能不能排除干擾,不折不扣地按照法律規定去執法,這對于環保部門來說同樣是一種考驗。
針對未批先建又拒不改正、通過暗管排污逃避監管等違法企業責任人,新環保法規定,可以對違法者實施治安拘留處罰。事實上,法律的這一規定對于環保監管部門來說,更是一種考驗。這種違法行為出現后,環保部門愿不愿意移送,敢不敢移送,都直接關系到法律實施的效果。
面對大考,環保部門能交出怎樣的答卷,“史上最嚴”新環保法能否做到史上最嚴格的執行,不久就會有答案。
新聞由頭:日前央視記者暗訪發現,南京自來水檢出阿莫西林……全國主要河流黃浦江、長江入海口、珠江都檢出抗生素!針對央視報道,南京水務集團回應:現行國家標準106項指標中無抗生素指標檢測標準,目前供水水質完全達標。
因為檢測標準中無抗生素的指標,所以就認定水質完全達到國家的安全標準——如此結論其實經不起推敲。水務部門到底該如何回應“長江檢出抗生素”的消息呢?告訴市民一個真實的關于自來水的安全狀況,是水務部門不可推卸的責任。直面輿論洶洶,就算水務部門不愿承認自身的職責失誤,也絕不應把所有的問題都推卸給落后的檢測標準,讓回應看起來像一場文字游戲。
追問肆意排進長江中的抗生素污水從何而來?答案只能是粗放式的發展和環保治理的日常失效。水務部門作為職能部門,最應該做的是拿出切實的證據,以驗證暗訪結果的真實性如何。倘若真是檢測標準的“落后”,導致了含抗生素的自來水也符合國家標準,那么它應向更高層面反映,以推動國家檢測標準的升級。一句“符合國家標準”,太過于輕飄,也看不到責任心。
新聞由頭:據央視報道,有攝影師花了3年時間對沿海多個省份進口洋垃圾情況進行了調查,發現洋垃圾不僅充斥著醫療垃圾等嚴禁進口的固體廢物,其分揀、清洗和焚燒過程也對健康和環境有危害。
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語境下,資源回收產業值得發展,但前提是不能再制造新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許多固體廢物進口回收產業,在巨大利潤驅使下背離了這一初衷。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洋垃圾二次污染問題,值得相關部門思考。締造美麗中國是我們的發展目標,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應以犧牲環境和健康為代價,這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新聞由頭:吉林省從元旦起在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塑料餐具,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
吉林省全面禁塑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要想落到實處,可謂任重道遠。消費者圖方便,商家圖便宜,是六年半時間以來“限塑令”難以發揮作用的主要原因。把“限塑”改為“禁塑”,須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和商家的習慣。從生產流通的源頭治理尤其重要。一個是制造這種塑料袋的源頭,一個是使用這種塑料袋的源頭,都必須想方設法嚴卡死堵。
在“禁塑”方面吉林省帶了個好頭,期待更多省份積極跟進。果真如此,“白色污染”有望根治,我們的生存環境也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