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未來環保的重點領域包括大氣、水和土壤三塊,短期內,本屆政府在大氣、水和土壤防治上的投資需求大概是6萬億元,但6萬億元的投資需求只是短期目標,還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談他對未來環保重點領域和投入的觀點。
“我們經常有些時候,大家落不到實,如果問題嚴重了,報給領導,領導開協調會,臨時定給誰來完成,像這樣的例子,還比較多。”
——四川樂山大佛附近城區不同程度存在垃圾污染問題,由于垃圾清理問題“九龍治水”,各部門職責不清互相推諉情況比較常見。對此現象,四川省樂山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調研員劉才云如此表示。
“每一座城市的霧霾都有自己的味道,達州的是臘肉味。”
——“1月4日,達州市環保局排查空氣質量重度污染的源頭,發現熏臘肉成了達州空氣質量差的主要誘因。”此報道一出,網友紛紛吐槽。
“越冬候鳥歸林業管,管好候鳥單靠林業部門一家絕對不夠。鄱陽湖湖區包含南昌、九江、上饒3個設區市及10多個縣、市、區,涉及水利、環保、農業、衛生等多個部門,多頭管理、部門分割、職能交叉、‘九龍治水’的弊端造成鄱陽湖陷入‘公地悲劇’。”
——鄱陽湖“人鳥爭食”矛盾突出,江西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年華直指問題關鍵。
“過去環保企業做市政業務時靠土地和廠房作抵押向銀行貸款,現在給工業企業做污染治理,工業企業的土地沒法拿去抵押,融資有些困難。”
——2014河北兩會期間,代表委員普遍認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雖然模式理想,但真正落地還存在一定問題。
“今后評價空氣凈化器的兩個核心指標,一個是潔凈空氣量,一個是累計凈化量。”
——空氣凈化器標準修訂稿負責人、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標準事業部主任朱焰認為,這兩個指標前者表示凈化能力,后者表示持續性。有了這兩個指標,消費者就能對看懂數據心里有譜。
“新年的種種信號表明,環境公益訴訟的標準實實在在的降低了。正因如此,作為環境公益訴訟的一個重要部分,環保組織能否加強自身能力,在專業性和持續性上更進一步,對于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良心發展,尤顯關鍵。”
——自然之友總干事張伯駒撰文談新環保法實施之后的環境公益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