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良玉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被譽為“兵學圣典”。其中論述的謀略思想是古代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對當今各個領域均具有極為重要的實用價值和借鑒意義。警務活動中合理利用警務謀略,可以幫助警方安全有效地實現警務目標。因此,《孫子兵法》謀略思想也日益被運用到警務實戰領域,指導警務實踐活動。
《孫子兵法》中論“將”有四十多處,精辟地論述了將帥的地位、作用及素養。由此可見,孫子非常重視將帥的素質和修養。將帥擔負著事關國家安危和人民生死的重大責任,是國君的輔佐。“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盵1]49深知用兵之法的將帥,既是民眾命運的掌控者,也是國家安危的主宰者?!爸畬ⅲ裰久瑖野参V饕??!盵1]33“將者,智、信、仁、勇、嚴也?!盵1]3一個優秀的將帥,必須具備“五德”,即智慧、信用、仁德、勇敢和嚴格。有智力能夠形成謀略,講信用能夠做到賞罰分明,仁義能夠做到眾人歸附,勇敢才能保證遇事果斷,紀律嚴明才能確立自己的威信?!拔宓隆苯詡洌侥艹蔀榇髮?。
警察談判人員,是實施警察談判的主體,是決策者與談判對象之間溝通的橋梁,在警察談判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警察談判人員的素質如何,對于警察談判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有著極大的影響。本文主要依據《孫子兵法》所論述的“為將五德”,結合警察談判實際,闡述警察談判人員需要具備之素養。
(一)孫子論“智”。“兵家者流,用智為先?!盵2]2孫子明確地把“智”放在“五德”之首,體現出其“尚智”的思想。中國古代的“智”與“知”相通,在《孫子兵法》中有七十多處提到了“知”,如“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勝有五”“知五火之變”“知九變之利”……自知者智,知彼者強,人貴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并能揚長避短,方能稱之為“智者”。要“致人而不致于人”“奇正多變”“因敵制勝”,只有充分發揮了這些智謀、知識和才能,才不失為“智者”。戰爭首先是智慧的較量,具體到對抗中,上智便是“伐謀”“伐交”,中智便是“斗陣”“設伏”,下智便是靈感觸發、見機而行。一個優秀的將帥,必須智力超群,懂戰略,知“五事”,精“七計”,能謀略,通權變,運籌帷幄,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二)警察談判人員的“智”?!爸恰睘椤拔宓隆敝?,是警察談判人員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質。警察談判人員的“智”,主要是指警察談判人員的智慧、處事的技巧、謀略和膽識,以及把握全局動態的能力。警察談判人員要有政治意識、戰略眼光和全局視野,明確自身的角色地位,知進退、識榮辱;要擁有豐富、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要熟悉警方武力處置及部署情況,還要掌握談判對象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方能識權謀,懂變通。
1.政治素質。政治素質,是指警察談判人員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精神狀態,是警察談判人員的首要素質。警察談判人員不僅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還要有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警察談判工作的實質是一種和談判對象激烈的正面執法對抗,只有具備相應的政治素質,警察談判人員才能身先士卒,視死如歸,無論在任何危險復雜的局面下,都能勇往直前,主動積極地完成警察談判任務[3]180。
2.文化素養。警察談判人員應該知識廣博、經驗豐富,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現代科學文化水平,這是警察談判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在先天稟賦方面,對警察談判人員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要求智力商數高,心理承受力強,記憶能力超常,反應敏捷,理解力強,布魯卡區(語言中樞)活絡[4]。智商是天生的,智慧卻是后天學習磨練而來的。在警察談判中,擁有淵博的文化知識,并能適時地引用和影響對方,會取得良好的談判效果。警察談判人員必須懂得兵法知識,能夠合理制定談判的戰略戰術,善于使用各種談判策略和計謀,使談判出奇制勝[5]。
2006年2月7日上午8時許,一名手持火藥槍、身綁近10公斤炸藥的男子突然闖入四川省宜賓縣蕨溪中學,劫持三名學生至學校操場,威脅要隨時引爆炸藥,將校園炸為平地。警察談判人員在與其談判過程中,該男子數次提及其亡妻并感嘆“十年生死兩茫?!?。警察談判人員很快說出了這是北宋蘇軾創作的一首悼念亡妻的詞,反映蘇軾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憶念,并且后面部分是“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順利消減了劫持者的抵觸情緒,縮短了雙方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起了良好的對話關系。最終成功說服犯罪嫌疑人卸下身上的炸藥,消除了危險,確保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試想,如果在談判中劫持者提及一些詩詞典故或俗語名言時,警察談判人員不知一二,或者不能適時地融會貫通影響對方,那么將難以營造融洽的談判氛圍,取得良好的談判效果。
3.能力素質。除了卓越的聰明才智,淵博的科學知識,高超的遠見學識之外,警察談判人員還需要以敏銳的洞察力,深謀遠慮的頭腦,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審時度勢,正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做出科學的決策。這些能力素質包括洞察能力、自控能力、協調能力、決策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等。此外,精干的組織協調能力、科學創新能力、分析和預測能力、勇于承擔風險的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判斷能力也都是警察談判人員不可缺少的[3]184。
警察談判活動是一種知識信息的傳達和交流,是各種知識和經驗的綜合運用。警察談判人員只有兼具政治素質、文化素養及良好的心理能力素質,才能達到知勝之“智”、識人之“智”、料敵之“智”、應變之“智”,明辨事物的真偽與是非,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取得警察談判的成功。
(一)孫子論“信”?!靶拧?,即信譽、信用、誠信。杜牧曰:“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賞也。”[2]2人無信不立,軍無信不勝。為將帶兵應嚴守信義,才能樹立良好的威信,贏得部屬的信任,增強軍隊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進而提高戰斗力。惟有賞罰有信,才能令行禁止。“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盵1]169法令平時得到執行,用來訓練民眾,那么民眾就會信服;法令平時未能得到執行,用來訓練民眾,民眾就不會信服。將帥要以誠待人,言行合一,“言必行,行必果”“與眾相得”,才能真正值得信賴。
(二)警察談判人員的“信”。警察談判大多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警察談判人員的一言一行都在公眾的關注之中,談判的內容和結果大多涉及民眾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談判中的任何失誤,都會導致民眾對警察談判人員、公安機關甚至政府的不滿,致使警民關系緊張。因此,警察談判人員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危機,既能有效保護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又能增強公眾對警察的信任感,提高警察隊伍在群眾心目中的整體形象。警察談判人員在警察談判中的“信”,主要有兩方面內容:取信于人和施信于人。
1.取信于人。警察談判伊始,雙方需要有一個互相溝通了解的過程,談判對象在談判初期通常處于緊張敏感階段,自控能力不強,情緒激動,難以控制。警察談判人員首先要向談判對象介紹自己的身份,表明來意,進行必要的心理溝通,傳遞出愿意幫助他解決問題的誠意,與他共同探討妥善解決問題的途徑,充分展示以誠待人、以情動人的心意,這樣可以緩解談判對象的緊張心理,降低警覺度,從而建立良好的對話關系。
2.施信于人。警察談判人員通過幫助談判對象分析處境,并向其闡明利害關系,使其真正感到警察談判人員是在為他著想,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與他一起商量、切磋解決處理問題的辦法。警察談判人員應以朋友的身份出現,使談判對象感到是在幫助其解決問題、擺脫困境的,增強其對談判人員的信任感,從而理智地面對現實,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放棄不切合實際的想法和念頭。
(一)孫子論“仁”。孫子強調為將者需“仁”?!叭收?,惠撫惻隱,得人心也?!盵6]8“仁”是“五德”的核心,將帥對士卒的愛護是調動士卒積極性、確保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耙曌淙鐙雰海士膳c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盵1]184把士兵當成小孩來照顧,這樣他們便甘愿與將帥共赴險境;把士兵當成自己的兒子來看待,這樣他們便甘愿與他同生共死。“仁能附眾”[6]8,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牢不可破的內在凝聚力,取得戰爭的勝利。
同時,孫子強調“仁”并不是無原則的“仁”,而應“恩威并濟”,溺愛士卒或賞罰不明都容易陷于困境。“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也。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盵1]169將帥在實施獎懲的時候,如果士兵尚未親近依附自己,就貿然處罰他們,士兵定會不服,這樣在作戰中就難以驅使;反之,也不能因為士兵已經親近依附自己,便一味遷就,該罰不罰,這樣在作戰中也是難以指揮的。
(二)警察談判人員的“仁”。在處置警務危機時,特別是在劫持人質案件中,警察談判人員要充分體現“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利用人道化的情感效應來深深打動談判對象,最大限度地通過專業化的應對策略來維護人質、警察自身、圍觀群眾以及劫持者的生命,和平解決人質危機。
劫持者生命與人質生命,在人權層面上是平等的。雖然劫持者以人質生命相要挾,但劫持不過是他實現目的的手段,即使他作惡多端、血債累累,在沒有得到法律的制裁和判決前,不可以隨意剝奪他的生命。因此,警方應在武力面前慎之又慎,不能以暴制暴。警察談判人員要通過相互溝通、交流來達到滿足雙方需要的目的,尊重劫持者的生命和人格,不要對劫持者進行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訓斥,命令式的說教,有辱人格的言語,而應以人性化的關照,表示自己愿意幫助對方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恰當方法。
(一)孫子論“勇”?!皝y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盵1]80在戰場上,一方的混亂產生于對方的嚴整,一方的怯懦產生于對方的勇敢,一方的弱小產生于對方的強大。如果將帥“勇”,帶的兵卒也“勇”,那么敵方勢必會怯懦。孫子強調將帥這種“勇”并不是盲動冒進,而是指勇敢精神,是勇于決斷、敢于擔當的“勇”,是大智基礎上的“大勇”。“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盵1]169那種無深謀遠慮而又輕敵妄動的人,勢必成為敵人的俘虜。所以,將帥是需要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
(二)警察談判人員的“勇”。警察談判是一種高對抗、高危險、高應急的對話活動,警察談判人員在談判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和風險。警察談判人員這個既特定又特殊的角色,包含著一種非凡的魄力與膽識,知風險而無懼。警察談判人員勇于獻身的無畏精神,不是一種盲目的拼命意識,或蠻干的態度,而是一種不懼死亡與理性博弈的和諧統一,更有一種知道如何有效進行自我保護的科學態度,從勇敢的姿態中爭取最大的生存空間,自信地直面各種險惡的談判態勢。警察談判人員需要集大智大勇、無畏拼搏于一身,既要有勇猛的作風和不畏艱險的精神,又要具備避險取勝的心態和能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危機形勢,臨危不懼、處變不驚,能及時準確地對危機做出評估,并果斷做出行之有效的決策。只有科學合理地組織協調各方警力,并敢于承擔決策所帶來的風險,才能為警察談判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孫子論“嚴”。“嚴”,即嚴格、嚴肅、嚴厲、威嚴。王皙說:“嚴者,以威嚴肅眾心也?!盵6]8將帥帶兵首先要法令嚴明。令出即行,令禁則止。“將弱不嚴,教道不明,吏卒無常,陳兵縱橫,曰亂?!盵1]178將帥軟弱而又缺乏威嚴,訓練教育士兵沒有章法,致使官兵關系不正常,布陣雜亂無章,叫做“亂”,這是導致軍隊失敗的原因之一。其次要賞罰分明。賞與罰是相互依存的,只罰不賞,則變得冷酷無情,使人敬而遠之,罰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只賞不罰,則會變成無原則的溺愛,最終使團隊失去戰斗力。再次,將帥要嚴于律己,頭腦冷靜,不可因一時惱怒而出戰,“將不可以慍而致戰”[1]225。最后,要深謀遠慮,善于治理,“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1]206。
(二)警察談判人員的“嚴”。嚴明的紀律是實現目標的基礎?!皣馈笔窃诩s束機制中對自律、他律和律他的最佳執行力,律他先律己,自律必他律。警察談判人員的“嚴”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嚴格執法。警察談判人員是代表國家執行法律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法律知識和執法能力,其維護社會治安、保護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預防和懲治犯罪工作的程序都是依照法律進行的。法律的威懾是說服談判對象的前提,警察談判人員在談判中,必須要有嚴肅的法律態度和法制觀念,做到客觀、公正。為了有效達到談判目的,警察談判人員有時可做出必要的讓步,但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切忌為平息眼前的事端,而無視法律的嚴肅性一味地妥協,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以及法律的尊嚴。
二是嚴于律己。警察談判人員要對自己有一種理性的認知,明確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并時常反躬自省,分析并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果斷克服缺點,勇于改正錯誤,本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心態,不斷地發展和提升自己。只有對自己的行為要求嚴格而具體,規范而持久,才能在警察談判中引起談判對象的正視、震撼和認可[7]。
歸根結底,“五德”互相關聯、缺一不可。有勇要有謀,智勇雙全方為良將;有仁還要有嚴,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信則來源于智、仁、勇、嚴[8]?!靶?、仁、勇”是對品德的要求,“智、嚴”是對才干的要求。警察談判人員只有德才兼備、剛柔相濟,才能在警察談判進程中不戰而屈人之兵,和平解決談判危機。
[1]陳曦譯注.孫子兵法[M].北京:中華書局,2011.
[2]曹操等注.十一家注孫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姚健.警察訊問與談判[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4]高鋒.反劫持談判實戰技巧[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53.
[5]鄧學偉.淺議警控談判人員素質與能力的培養[J].人民論壇,2010(4):76-77.
[6]曹操等注.孫子十家注[M].上海:上海書店,1986.
[7]高鋒.反劫制暴戰術談判[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295.
[8]焦平貴.“將帥五德”與領導素養[J].領導科學,201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