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思山(河北省司法廳廳長)
努力提高刑罰執行法治化水平
穆思山(河北省司法廳廳長)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重大任務”,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給刑罰執行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大監獄執法公開力度,提高刑罰執法法治化水平,確保刑罰執行公平、公正,是法治社會的重要標志,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內容,也是人民群眾的強烈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司法廳堅持把推進刑罰執行公開,作為推進司法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著力在統一思想、完善制度、創新載體、加強監督上下功夫,規范監獄執法行為,增強刑罰執行透明度,積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執法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增強主動公開、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讓暗箱操作沒有空間,讓司法腐敗無法藏身。刑罰執行機關要在依法執法、嚴格執法的基礎上,主動把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等刑罰執行工作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和評判。只有讓人民群眾了解刑罰執行權的權限內容、法律依據、辦案程序、執法過程,刑罰執行工作才會有看得見的公正、可感受的高效和能認同的權威。這就要求刑罰執行工作嚴格、規范、公正、廉潔,執法者具有愿意公開、敢于公開的自信和底氣。大力推進執法公開,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們從統一思想認識入手,深入開展“公開促公正、公開促規范、公開樹公信”思想教育,引導廣大干警深化對獄務公開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解決不愿公開、不敢公開、不會公開的問題,樹立執法自信。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大力推進執法公開,主動接受媒體和社會的監督。認真履行執法主體責任,成立了執法公開工作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加強對執法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執法公開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執法公開需要制度機制作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提出,要進一步加強監獄內部管理,嚴格執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各項規章制度。我們緊緊圍繞監獄執法關鍵環節,著力健全執法公開制度規范,與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下發了《關于辦理罪犯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案件的規定》,出臺了《刑罰執行工作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獄務公開暫行規定》《獄務公開目錄》等6個文件,進一步規范了提請條件和辦案程序,統一了執法尺度,促進了辦案嚴謹規范,執法公平公正,全省監獄執法公開工作納入了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軌道。
一是嚴格執法程序實體。加強罪犯日??己斯芾?,全面改革罪犯計分考核辦法,并實行考核網上管理,進一步減少自由裁量權。建立暫予監外執行“過九關”制度,堅持監區提名、監區長辦公會研究、刑罰執行部門初審、省政府指定醫院診斷、刑罰執行部門再審、監獄評審會審議、監獄長辦公會報審、省監獄局醫療鑒定小組和職能處室復核、省監獄局評審會決定,嚴格集體評議,集體審核。嚴把三類罪犯刑罰變更執行,對所有三類罪犯逐人登記造冊,并對全部職務犯、涉黑犯建立了提級備案審查制度,特別是嚴控職務犯減刑假釋比例。去年以來辦理職務犯減刑比例均低于普通罪犯。對2012年以來辦理的40761件減刑案件、假釋案件、暫予監外執行案件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對所有不符合中央政法委文件要求的保外就醫三類罪犯予以收監。
二是執法工作實行“四公開”。執法依據公開,集中公示12部與刑罰執行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節選、《監獄法》、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和程序規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等。執法內容公開,公開罪犯考核、行政獎勵、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條件和程序規定,罪犯申訴、檢舉、控告處理規定,監獄人民警察紀律和處分規定等12項內容。執法過程公開,以執法流程圖的形式向社會公開罪犯收監、考核、行政獎懲、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釋放等9項執法內容。執法結果公開,獄內,以“基本情況榜”、“提請呈報榜”、“評審結果榜”、“裁定結果榜”“四榜”形式向全體罪犯公開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辦理情況;獄外,在互聯網公示罪犯提請減刑建議書、提請假釋建議書和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書,及時向社會公開案件辦理情況。
三是探索建立偵察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刑罰執行機制。與省法院共同推進“獄內標準化數字法庭”建設,減刑、假釋案件由以前紙質材料審理變為獄內法庭公開開庭審理,檢察機關全程監督,并試行人民陪審員參與減刑假釋庭審的制度,罪犯及罪犯家屬可以在會見室、監區觀看庭審直播,庭審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增加了減刑、假釋案件的透明度。目前,全省各監獄全部建成數字法庭。開庭審理減刑案件、假釋案件、申訴案件。深州監獄、衡水監獄在全省率先實現庭審互聯網直播。石家莊、深州、衡水、女子、邯鄲等監獄開庭審理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及新聞媒體等各界人士參加了旁聽,收到較好社會效果。與檢察機關建立減刑、假釋逐案逐卷簽署檢察意見制度,積極主動接受監督。監獄與司法局建立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社會調查評估緊密銜接及裁定決定后罪犯必接必送制度,加強無縫對接,保證了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辦理質量。
全省各監獄通過深化執法公開,多渠道向社會公眾、罪犯及其家屬公開執法依據、流程、進展、結果等相關信息,讓他們及時了解監獄工作、直接反應問題、面對面與監獄警察交流、參與監督執法工作,促進了監獄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的提高。
一是做好獄內公開。對于罪犯管理執法過程中,罪犯及其家屬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進行公開。利用公示欄、電子顯示屏、觸摸式查詢電腦、獄內廣播、公開手冊等形式,向罪犯及其家屬公開刑罰執行工作的法律依據、程序及結果,播放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公示榜。去年以來,全省監獄系統更換、購置了電子顯示屏,更換、新增獄內公示欄,全省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案件全部上榜公示,有異議的案件全部及時妥善處理回復。監獄的陽光執法環境,有效調動了罪犯的改造積極性。
二是利用媒體公開。去年5月,省司法廳聯合省外宣局召開了以“深入推進刑罰執行公開,不斷提升監獄執法水平”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全省監獄推進獄務公開工作成果,公布刑罰執行公開的主要內容、形式和重要舉措。在長城網、河北長安網、省司法廳門戶網站設置獄務公開專欄,公開執法依據、執法內容、執法程序、執法結果等內容。多次由廳領導帶隊參加互聯網“陽光訪談”、電視臺“陽光理政”、電臺“陽光熱線”等節目,以“全媒體”形式將一項項刑罰執行工作呈現在社會公眾面前,面對面解答群眾咨詢和疑問,及時回應社會公眾關切,展示了“真公開、廣公開”的決心和成果,傳遞了開放、陽光、公平、公正的執法正能量。
三是舉辦監獄“開放日”,堅持監獄長接待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相關部門及罪犯家屬代表、新聞記者千余人參觀監獄,及時、客觀地了解干警管理和罪犯改造情況,切身感受司法公開、公正。監獄每月安排不少于1天作為監獄長接待日,由監獄領導帶領職能部門輪流接待罪犯親屬及社會群眾來訪。
一是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制定了刑罰執行公開考核辦法,建立廉政風險點,將執法公開工作量化,科學考核評價,并與監獄領導、責任干警評優晉職掛鉤。執行“誰承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制度,并建立執法檔案。
二是開展巡視監督。將執法公開納入巡視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巡視組個別談話、問卷調查、實地抽查、受理群眾來信、來訪等工作,全面查找被巡視單位在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是強化執法公開考核督導,組織開展專項檢查活動。去年,由廳領導帶隊,組成6個檢查組,對2012年以來辦理的減、假、暫案件進行了專項執法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糾正;由省監獄管理局成立考核組,對各監獄上半年刑罰公開執行情況進行全年考核驗收,確保全省執法公開工作更加統一規范。
四是加強社會力量監督。各監獄從人大、政協、黨政機關以及律師、離退休干部中聘請執法監督員開展監督執法,有效促進了刑罰執行工作公平、公正、公開。
五是嚴肅執紀問責。強化責任追究,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肅查處了監獄干警違紀違法行為,對責任干警給予行政處分,對觸犯法律的追究刑事責任。
(責任編輯 趙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