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峰(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律師執業權利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賦予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所享有的基本權利,是律師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前提。對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程度,是國家法治建設的重要標尺,關系到當事人合法權益能否得到有效維護,關系到律師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發揮,關系到司法制度能否得到完善和發展。
首先,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和法律準確實施的需要。律師與當事人是代理與被代理的關系,律師執業權利是當事人權利的延伸。在執業活動中,律師沒有自己的私利,律師代表和維護的是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從這個意義上講,對律師執業權利的不尊重和損害,就是對當事人權利的不尊重和損害。律師維護當事人合法利益的過程還是維護國家法律準確實施的過程,立法的目的、要求和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得以成為現實。從這個意義上講,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就是保障法律準確實施。
其次,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是有效發揮律師職能作用的需要。隨著我國全面改革不斷深入、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和民主法治不斷推進,社會和人民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律師事業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階段。近幾年,全國律師隊伍以每年2 萬名的速度增長,目前律師人數已超過27 萬人,律師事務所2 萬多家,律師執業活動涵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對于律師隊伍始終成為促進法治中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意義重大。
最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需要。律師制度是一個國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法治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與法官、檢察官相比,律師沒有任何公權力,最代表法律科學專業獨立性。司法結構設計當中,特別是在刑事審判中,之所以要有律師,就是為了保證控辯平等,保證法官居中裁判,使法治的天平不至于傾斜。必須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最大限度釋放律師制度的價值,為更好地發揮司法的權利救濟、定分止爭、制約公權、維護公平的功能提供支撐。
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最重要的是把法律已規定的律師執業權利落實到位。我國有關法律對律師在辯護、代理中所享有的知情權、申請權、會見通信權、閱卷權、收集證據權和庭審中質證權、辯論辯護權等執業權利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律師執業權利保障面臨一些特殊困難,突出表現在刑事訴訟領域,主要是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的“老三難”和發問難、質證難、辯論難的“新三難”等問題,根本癥結還在于法律法規有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直接影響了律師職能作用的發揮。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律師工作,重視律師執業權利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均提出,要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今年8月,經黨中央批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召開了全國律師工作會議,這在律師事業發展史上還是第一次。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制定的《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出臺,標志著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水平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進一步保障律師執業權利,規范律師執業行為,充分發揮律師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將產生十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規定》著眼于切實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充分發揮律師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作用,全面落實《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及《律師法》的規定,完善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措施,特別是要保障律師的知情權、申請權、申訴權,會見、閱卷、收集證據,以及發問、質證、辯護、代理等方面的權利。完善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救濟機制,對相關司法機關如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落實和行使,提出明確要求。完善侵犯律師執業權利的責任追究制度,相關機關對律師提出的投訴、申訴、控告,經調查核實后,要求有關機關予以糾正,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
維護律師合法執業權利是《律師法》賦予律師協會的重要職責。早在1998年,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就專門成立了維護律師依法執業權益委員會,其職責包括:制定有關維護律師依法執業的具體措施和有關辦法;針對在維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出進一步規范律師依法執業權益并切實加以保護的意見、建議或具體解決措施;組織有關法律專家對專項案件進行討論研究;呼吁、配合、協調有關部門包括新聞單位推動侵權案件的盡快解決;直接為受害律師提供法律援助和其他支持,推動維權工作的開展;及時總結維權案件的調查、處理結果及解決情況。近年來,全國律協和各地方律師協會在司法部和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的領導下,堅持正確的行業維權工作指導思想,積極探索和改進維權工作方式方法,研究解決帶有普遍性的維權工作重點問題和典型個案,為完善和保障律師執業合法權益作了大量工作,為創造良好的律師執業環境作出了積極努力。但是也要看到,當前維權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律師維權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健全。為貫徹落實《規定》精神,必須做好以下各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律師執業權利救濟機制。“權利救濟是權利保障的重要屏障”。律師協會作為廣大律師的“娘家”,將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方面更加積極主動作為,保證律師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率先站出來,第一時間回應。要及時制止并依法處理律師因依法執業受到侮辱、誹謗、威脅、報復、人身傷害的行為,必要時對律師采取保護措施。
二是建立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快速處置機制和聯動機制。凡是律師申請維護執業權利的,律師協會均應安排專人負責,做到及時受理、及時反饋、及時協助。應充分發揮律師協會維權委員會的作用,完善治理結構和工作規則,落實經費保障。
三是建立與各級政法機關的溝通協調機制。積極推動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協同共享,定期溝通保障律師執業權利工作情況,及時調查處理侵犯律師執業權利的突發事件,共同依法維護律師執業權利和職業尊嚴。
總之,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是中央的決策、法律的規定、律師的期盼,律師協會有責任、有義務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們將認真貫徹全國律師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規定》,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和使命感,勇于擔當,努力在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發揮好律師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