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深刻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如何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全會精神,關鍵在于提升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主動適應法治監獄建設,全面提高民警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提升思想覺悟,全面深化對推進法治監獄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一)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是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在監獄系統的具體實踐。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離不開地方和各行各業的具體實踐。在國家統一的法治部署和法制框架下推進具有行業特色的法治監獄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客觀要求。從法律淵源看,監獄是刑罰執行機關,國家刑事執行法律體系中有不少法律法規需要通過監獄行刑才能實現;同時,監獄又是司法行政機關,許多行政法律法規需要在監獄機關執行。從福建監獄系統實際看,“十二五”規劃實施以來,福建監獄在推進監獄執法管理和刑罰執行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方面卓有成效,更應再接再厲,積極主動在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上進行大膽探索和改革創新。
(二)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是加強和改善黨對監獄工作正確領導的必然要求。法律的實施是黨的主張在國家治理層面的貫徹落實。法治監獄的前提是做到依法治監。作為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監獄只有全面推行依法治監,堅持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刑共同推進,才能始終保持黨對監獄工作的絕對領導;只有推進法治監獄建設,堅持規范執法、理性執法、文明執法共同推進,將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的軌道,才能準確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確保監獄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同時,全面推行法治監獄建設作為監獄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必然涉及監獄體制、機制調整和權力運行監督機制變革,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程,必須在始終堅持黨對監獄工作的絕對領導下才能完成。
(三)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是發揮監獄機關應有職能的基本途徑。監獄機關公正執法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從法定職責看,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而監獄刑罰執行處于刑事訴訟末端,又是維護司法公正的最后防線。監獄全面推行法治監獄建設,就可以給權力涂上“防腐劑”、通上“高壓電”,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杜絕有權人、有錢人,以權“贖”身,花錢“買刑”等現象的產生,確保法律正義得到伸張。從內部管理看,將公平正義作為制定監獄規章制度和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重要依據,作為強化監獄內部管理和隊伍建設工作的基本準則,才能有效建立健全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考核評價機制,形成干部清正、隊伍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環境。從職責功能看,監獄的主要職責是通過實行懲罰和改造、教育和勞動相結合的原則,將罪犯改造成為守法公民。因此,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堅持嚴格公正執法,確保罪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罪犯合法權益,可以讓罪犯在獄內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促進罪犯安心改造、積極改造。
(四)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是推動監獄工作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福建監獄發展迎來重大戰略機遇期,更需要將福建監獄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確保福建監獄工作發展“永遠在正確的道路上”。而目前福建監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安全穩定基礎依然薄弱、硬件環境約束依然存在,制約監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監獄執法權力運行監督機制不夠健全完善,違紀違法行為仍有發生。如何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執法環節、每一起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仍是監獄面臨的新挑戰。只有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按照法律規定開展行刑工作,才能建設過硬的執法隊伍,建立嚴格、公正、廉潔、高效的監獄工作體制機制,維護監獄安全穩定,提高教育改造質量,推進監獄工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二、提升行動自覺,全面肩負起推進法治監獄“四體一位”建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責任
(一)加強制度體系建設,確保法治監獄建設實現“有法可依”。監獄執法權來源于《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監獄法》等國家法律法規及上級規章制度,來源于自身在實踐基礎上制定的制度規定。只有認真貫徹落實這些法律法規、健全完善這些制度規定,才能確保監獄各項舉措于法有據。一要認真梳理匯總監獄工作法律法規及上級規章制度。推進監獄制度建設必須堅持法律至上、條規為基,以法律法規和上級規章制度為依據,確保制度規定不與“上位法”相違背,確保各級監獄機關和監獄民警在法律規范范圍內活動,認真履行各項職責和義務,嚴格公正廉潔執法。二要抓好制度的清理工作。福建監獄始于1952年的清流新墾農場,歷經60多年的時間推移和實踐發展,目前,全系統制度十分龐雜,相當程度上存在與“上位法”脫節、制度相互“打架”或滯后實踐工作等問題。只有通過集中開展清理工作,才能摸清制度的“家底”,維護制度的協調統一,并為下一步制度建設的方向、重點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有建立健全清理工作長效機制,實現清理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才能確保制度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三要完善制度建設體系。要注重制度的頂層設計,推進制度建設要通盤考慮、合理部署,按照“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要求,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和約束性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切實激發制度活力、釋放制度紅利。要加強制度建設的工作領導,充分發揮監獄政策法規部門在制度建設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嚴格落實制度建設由業務部門起草、多方論證、政策法規部門協調和黨委集體研究審議的工作機制,健全制度決策草案公開征求基層意見和民警職工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切實廣泛凝聚智慧、增進共識。四要與監獄全面深化改革相銜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監獄實踐中,只有將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好制度的穩定性與變動性、現實性與前瞻性、原則性和可操作性的關系,才能確保改革決策于法有據,切實用法治建設為監獄深化改革保駕護航。同時,在改革實踐中,要及時總結經驗成果,把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東西用制度的形式鞏固下來;對條件還不成熟、在全系統全面推行還有難度的,要鼓勵基層單位先行先試,搞好試點工作,待條件成熟后再全面推廣。
(二)嚴格按章依規辦事,確保法治監獄建設實現“有法必依”。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必須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監獄工作改革創新,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刑,在監獄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一是決策要依法。監獄科學治理始于依法決策。監獄各級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職權法定,自覺運用法治思維議事決策,依法管人管權管事。要堅持民主集中制,規范和落實黨委會議及行政辦公會議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凡屬“三重一大”事項,堅持依法決策,嚴格落實前期調研、民警職工參與討論、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班子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堅持請示報告和在一定范圍內向群眾通報的原則,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同時,要進一步加強監獄法制工作,重視和成立政策法規工作機構,并強化其負責監獄重大工作調研論證和重大決策、重要制度規定及“紅頭”文件的合法性審查,確保監獄決策事項符合本單位的職責權限,確保決策內容與法律法規不相抵觸、與現有政策互相協調,確保決策程序合法合規,切實發揮其為監獄發展提供法制保障的作用。二是管理要依法。推進監獄治理要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要根據“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要求,規范明確每一層級、每一類別民警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要求,推行民警執法權力清單制度,讓民警的每一項執法行為和管理權力都有法可依、于法有據。推進科學管理,探索建立罪犯分級分類管理科學模式,細化限減類罪犯管理教育方法,創新短刑犯管理機制,加強重點犯頑危犯摸排管控,拓展罪犯醫療社會化有效途徑。要鞏固基層基礎,調研總結“扁平化”管理開展情況,繼續通過招錄調配和規范執勤模式來配齊配強基層一線民警,實現警力配置最優化;要以監管安全精細化管理、堅持民警正規化建設和督察整改常態化機制為抓手,著力構建深化基層基礎建設的長效機制。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管理,進一步明確管理流程,完善管理程序,規范罪犯分級處遇的范圍、種類、幅度,建立罪犯從入監到出監管理全過程記錄制度。三是行刑要依法。認真貫徹中政委“5號”文件和《監獄提請減刑假釋工作程序規定》要求,嚴格罪犯獎扣分條件、審批程序和權限范圍。盡快修訂完善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操作實施細則,對可以減刑的“三類罪犯”要嚴格按照《意見》規定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和幅度進行提請。嚴格按照日前司法部等五部門聯合制定的《暫予監外執行規定》,進一步規范明確疾病的種類和程度及醫學判定標準,對暫予監外執行罪犯要建立保證人制度,對累犯和故意殺人等8種嚴重暴力犯罪分子適用暫予監外執行實行執行刑期的限制,對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因違法違規被收監執行或者因重新犯罪被判刑的罪犯,需要再次適用暫予監外執行的,要從嚴審批。要按照法定程序執行刑罰,堅持逐級審核、集體研究、按程序辦理,堅持分監區、監區、監獄“三級公示”,建立提級審核及備案審查制度。對原廳局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實行逐案備案審查;對原縣處級以上職務犯罪罪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實行提級審核及年度備案審查;對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的減刑、假釋實行提級審核;對職務犯罪罪犯刑罰變更執行與其他罪犯比例情況實行年度報備。
(三)強化法治底線思維,確保法治監獄建設實現“執法必嚴”。強化法治底線思維,堅持在法治的軌道上從嚴治黨治警管犯是確保監獄嚴格執法、公正執法的重要基礎。一要堅持依法從嚴治黨管黨。嚴明政治紀律。加強紀律建設首先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進一步加強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保證政令暢通,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變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強化黨的觀念,增強組織紀律意識。嚴格治黨責任。強化黨委、紀委抓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牢牢拴住黨風廉政建設的“牛鼻子”。攥緊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和執紀監督“兩只拳頭”,積極以強有力的執紀監督和懲戒問責,持續發力,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到實處。嚴肅黨內生活。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和班子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堅持正確集中,強化統一意志和共同意識,提高班子議事決策效率和整體工作效能。二要堅持依法從嚴治警管警。思想是行為的先導,民警隊伍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法治思維、法治意識,才能在行動上自覺依法用權、嚴格執法。嚴格思想教育。按照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加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學習宣傳教育,引導黨員民警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恪守職業道德,做到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嚴格作風建設。認真對照群眾路線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確保整改效果。扎緊制度籠子,緊緊圍繞“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這個關鍵,進一步健全完善制度體系,注重從完善制度上查堵漏洞,不斷推進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堅持從嚴管理。貫徹落實“三嚴三實”要求,堅持在從嚴從實管理監督民警上下功夫,引導民警自覺將“三嚴三實”作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從警用權的警示箴言、干事創業的的行為準則;主動適應“從嚴治警”新常態,堅持以嚴的標準要求民警、以嚴的措施管理民警、以嚴的紀律約束民警,打好從嚴管理“組合拳”,讓民警深刻認識到“當干部就必須接受更嚴格的約束”,自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要堅持依法寬嚴相濟改造罪犯。堅持公正執法。堅持“懲罰和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監獄工作方針,既對罪犯嚴格教育管控,嚴肅監規監紀,體現刑罰“懲罰”的威懾力,又加強教育改造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改造質量,體現監獄改造人教育人“特殊學校”的作用。
(四)嚴肅監督問責查處,確保法治監獄建設實現“違法必究”。加強制度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和監督,完善責任倒查和問責追究機制,推動法治監獄建設實現“違法必究”。一要健全完善執法監督體系。完善省局、監獄與檢察機關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向檢察機關通報執法情況,主動征求檢察機關對監獄執法工作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建立執法評議制度和執法業績檔案,如實記錄監獄民警的執法數量和質量,將執法評議情況作為評先評優、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持續開展監獄長接待日和紀檢監察對刑釋前罪犯談話活動,及時處理罪犯投訴或反映的問題。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全面推進辦事公開、獄務公開,協調相關部門,積極推進監獄、法院、檢察機關減刑、假釋網上協同辦案平臺建設。二要嚴格執法監督責任落實。嚴格執紀監督,加強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監督,持之以恒深化“四風”問題整治整改,積極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推動作風建設落地生根、成為新常態。深化制度保障,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健全完善紀檢監察機關報告工作制度、書記約談制度、責任提醒制度、考核評價制度和自我監督制度。三要嚴格落實責任倒查和問責追究。堅持理性執法,嚴肅查處侮辱罪犯人格、體罰虐待、刑訊逼供等不文明執法行為;堅持公正執法,嚴肅查處民警私下接受罪犯家屬吃請、收受財物或充當掮客、搞利益輸送等不廉潔執法行為。堅持依法執法,嚴格落實刑罰執行案件“誰承辦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執法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度和減刑、假釋案件會議記錄永久保存的制度,確保案件處理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同時,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嚴格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在科學厘清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基礎上,依法追究問責;健全完善違反法定程序干預刑罰執行的登記備案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對在監獄管理和刑罰執行上違法違規向基層遞條子、打招呼、給暗示,干擾基層正常執法的,一律登記備案,并在監獄系統予以公開曝光、公開通報、公開問責。
三、適應法治建設“新常態”,全面提升民警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堅持以上率下,提升監獄治理水平。要把法治監獄建設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關鍵在于領導干部帶頭學法尊法守法用法,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監獄治理的態度、決心和行動。一是領導干部要增強法治觀念。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著力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自覺性堅定性,始終保持高度自信和堅強定力;要加強和改進黨對監獄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提高黨委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水平;要牢固端正執法理念、權力意識,自覺把維護民警職工利益、保障服刑人員合法權益落實到法治監獄建設各方面。二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守法。監獄各級領導干部要順應時代要求,帶頭學法遵法守法用法,努力做法治型領導干部。在學法上,要突出抓好領導干部的法治教育,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列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和各級各類業務培訓內容,確保領導干部先學一步、高出一籌;在遵法上,要堅持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行為認同,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要堅持黨規黨紀嚴于國家法律、領導干部嚴于黨員干部,自覺做模范守法、嚴格自律的表率;在用法上,要主動作為,自覺養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切實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帶動全體黨員民警樹立對對法治的信仰,凝聚起建設法治監獄建設的強大力量。三是領導干部要接受黨規法紀監督。監獄各級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權力、把好權力邊界,習慣于在“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習慣于在“放大鏡”下開展工作,自覺接受黨規黨紀監督,接受法律法規監督,接受人民群眾監督,接受監獄制度規定約束,堅決克服設障逃避監督的行為,堅決防止人為暗箱操作的現象,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弘揚法治精神,推進法治隊伍建設。一要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行憲法宣誓、入黨宣誓、入警宣誓,深入開展法律業務培訓和普法知識宣傳,鼓勵黨員民警參加法律專業學歷教育、司法考試和執法任職資格考試;深入開展法紀教育、警示教育活動,通過身邊的案例和教訓,引導他們始終把法律當作“緊箍咒”、“高壓線”。二要加強基層法治隊伍建設。要把全面推進法制監獄建設的工作重點放在基層一線,通過采取集中學習、專題學習、舉辦培訓班、討論會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基層民警隊伍的法治教育水平;要加強基層法治民警隊伍建設,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持續推進監區標準化建設、民警教育培訓和執法管理監督各項工作。三要全面履行普法主體責任。監獄機關是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參與者,要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向罪犯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增強罪犯的法律意識、身份意識和遵規守紀意識,引導罪犯自覺依法服刑、文明服刑,爭取早日成為合格的守法公民;要充分利用罪犯會見日、親情幫教等平臺,向罪犯家屬宣傳法律法規和監獄規章制度,教育引導他們配合、支持監獄管理和刑罰執行工作。
(三)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考評機制保障。一要健全工作機構。監獄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履行法治工作領導責任,把法治監獄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程,加強對法治監獄建設的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協調。要加強對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努力提高執法檢查的效果,對發現的問題,要督促有關部門嚴肅認真地處理,以取信于民。二要完善考評機制。嚴格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法治建設的政績考核要求,將法治監獄建設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評內容,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標準;將領導干部能否帶頭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能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理監獄,黨員民警能否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健全完善法治監獄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為全面推進法治監獄建設提供科學保障。三要堅持獎懲并舉。將法治建設的成效和依法履職情況作為民警評先評優、提拔任用、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優先培養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推進法治建設成效明顯的干部,嚴肅批評教育特權思想嚴重、法治觀念淡薄的民警。同時,要像抓作風建設和懲治腐敗一樣抓法治建設,堅持執法監督檢查、執紀監督問責、違法責任追究并舉,切實將從嚴治黨治警、推進作風建設納入法治的軌道,形成制度化、常態化。
(責任編輯 趙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