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鑾(福建省司法廳紀委書記)
?
監獄戒毒系統履行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調研與思考
黃紹鑾(福建省司法廳紀委書記)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作出的重大部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為中國建設法治國家描繪出新的藍圖,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導向更加明確,部署更加科學,要求更加具體,也對各級黨委紀委切實擔負起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職責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為了全面掌握全省監所單位黨委紀委履行“兩個責任”的情況,從3月下旬至4月上旬,福建省司法廳紀委對全系統2個廳局31個監所單位履行“兩個責任”的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調研,對全省監所單位黨委紀委履行“兩個責任”的情況有了較為直觀的了解。
從調研情況看,全省各基層監所單位黨委紀委履行“兩個責任”總體情況較好。主要表現在:一是認識更加到位。通過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四次、五次全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反腐倡廉一系列重要論述,絕大多數監所單位黨委紀委對履行“兩個責任”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升。班子成員特別是一些黨委書記紀委書記普遍感到“擔子重了”,“責任大了”。“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分內之事、應盡之責”、“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不稱職”,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思想更加重視,行動上也由過去上級要求做變為主動抓主動做。二是工作更加自覺。不少監所單位在履行“兩個責任”的過程中,突出規范權力運行這一重點工作,在監管執法、干部選拔任用、大宗物資和服務采購、生產經營、基建工程等重點敏感領域不斷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防止發生違紀違法問題。監獄系統還對紀委參與的議事協調機構進行清理,從過去過多過細參與業務部門具體工作中解脫出來,進一步厘清紀委工作職責,聚焦監督檢查執紀問責的主責主業。三是成效更加明顯。通過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的考評檢查,各監所單位抓“兩個責任”落實的氛圍更加濃厚。特別是2014年,省司法廳對監獄系統違反公務接待規定的6個單位進行了嚴肅處理,讓大家感受到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責無旁貸。2014年年底,省廳對監所黨委紀委履行“兩個責任”的情況進行考評,31基層監所單位,24個單位考評得分在90分以上,對黨委班子落實“兩個責任”的民主測評中,滿意率在90以上的單位達26個。
從調研情況看,各監所單位黨委紀委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認識偏差導致擔當不夠
從座談和問卷情況看,個別監所黨委領導對“兩個責任”的認識仍有不小的偏差。有的認為“中央提出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的主要目的是打老虎”,監所單位沒有什么“老虎”,按老辦法做就行,沒有必要強調履行“兩個責任”;有的認為“黨委重在領導,不是做具體事,自己是領導主體,不是工作主體”,思想自覺不夠,缺乏主動擔當的責任感。有5.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單位黨委書記抓黨風廉政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一般或不夠積極主動,只盯住分管領導具體業務工作完成情況,很少督促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掛帥多、出征少”。座談中有人坦言,自己對什么是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有什么主要內容和要求了解不多或不了解,工作基本上按原有的模式運行;不少領導甚至是個別主要領導認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是紀委的事”,“加強領導”、“四個親自”、“一崗雙責”的要求掛在嘴上、寫在紙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調研中有單位反映,不少業務部門不敢主動擔責,對紀檢監察的依賴性強;紀檢部門的人員自身職能不清晰,主業不突出。
(二)“一手硬一手軟”導致合力不足
個別黨委班子在落實主體責任過程中缺乏“一盤棋”思想,班子成員不能很好地履行“一崗雙責”,“重分管的業務工作、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對自己分管范圍干部的廉潔自律情況了解掌握不多,關心過問也不夠,對與自身分管業務工作相關的廉政制度建設和執行都不夠重視。平時跟主要領導匯報工作,一般也只匯報具體業務工作,業務工作的分管領導“理直氣壯抓黨風廉政建設”的氛圍遠未形成。此外,把履行“兩個責任”的要求與監所的具體業務工作結合起來做得不夠。“黨風廉政建設和具體業務工作基本上是‘兩張皮’,你講你的,我做我的”。在研究解決本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時,分管領導主動獻計獻策不多;對一些可能涉及廉政問題或群眾利益問題的決策,有的領導只要不是自己分管的業務,往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一些決策可能有錯,也不愿意說,怕其他分管領導不高興。
(三)機制不順容易出現監督真空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履行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監所單位的權力主要集中在黨委,而黨委的權力主要集中在書記身上。目前對監所黨委的監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廳局黨委的監督,這種監督來自上級機關,有效果但由于種種原因難以監督到位;另一方面是本單位紀委的監督。由于監所的紀委書記為班子成員,紀檢監察室為監所內設機構,紀檢監察的人、財、物及紀檢干部個人的成長進步、評先評優等,都受制于單位或監督對象,往往導致一些紀檢干部不敢監督、不想監督、不愿監督。這種監督體制,監督實效往往受制于黨委書記個人的胸懷與修養。黨委書記開明、沒有私心,紀委書記及紀檢監察室干部的履職就比較順暢,監督的效果就比較好;反之,監督和被監督就是“貓抓老鼠”,而且貓還經常被老鼠戲弄,監督就流于形式。調研座談中,有人說:“在一個單位,只要黨委書記想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做不到的”,“黨委書記想做的事情,誰都攔不住”。比如,省廳要求監所主要領導“六個不直接分管”,但個別“一把手”名義上不直接分管,實際上對分管領導的工作,介入較深較細。在干部人事、招標采購等重大決策中,很少聽取副職意見,自行拍板決策,搞“一言堂”。“一把手”如果自律不嚴,言行不一,甚至違規違紀,那主體責任落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四)追責不嚴導致壓力傳導衰減
監獄戒毒系統長期警力不足,民警超負荷工作的問題十分突出。系統上下各級領導比較體恤基層民警辛苦,對民警隊伍中發生的違紀問題,多數的案件只處理當事人。“一案雙查”,追究相關當事人主管或分管領導的領導責任做得不多。加上監獄戒毒系統長期相對封閉,個別老單位關系錯綜復雜,對個別違紀問題干部的懲戒上,常有人“打招呼”,讓個別單位黨委難下大決心,處理難以形成有效震懾,導致“一崗雙責”等要求難以落實,“兩個責任”落實的壓力傳導層層衰減。
(五)隊伍素質與任務要求不相適應
從調研情況看,多數監所單位反映紀檢監察室人員配備數量不足,難以滿足當前日益繁重工作的需要。監獄系統監察室普遍只配備4~5人(含監察室主任),與審計科的干部一起使用,勉強能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戒毒系統雖然干部和戒毒人員都相對較少,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目前,戒毒系統紀檢監察人員普遍只有2人,數量明顯不足。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他們疲于應付,能完成基本工作己屬不易,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來考慮創新或改進工作等問題。除數量不足外,所配干部中,多數年齡較大,35歲以下的年輕干部僅占總數的14%,戒毒系統僅占8.5%,年齡結構不盡合理。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中,58%的紀檢監察干部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時間不足5年,執紀監督的知識和經驗均有欠缺,特別是一些從原來科長、監區長、教導員等崗位轉任到監察室工作的干部,對相關的制度規定不夠熟悉。這些年,監管執法、場所建設、大宗物資采購等任務日益繁重,對紀檢監察部門監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素質無法滿足日益繁重的監督工作需要。一些紀檢監察干部反映,由于自己相關領域如基建、數字化等方面的知識不足,在監督工作中處于信息不對稱狀態,監督起來底氣不足;就執法工作方面,目前監獄系統關于罪犯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的政策變化很快,有時紀檢干部把握不準確。由于種種原因,紀檢監察干部個人成長進步與其他部門或單位相比,空間相對較小,速度相對較慢。一些單位把那些年齡相對較大,個人成長進步空間已經不大的科長、監區長或教導員交流到紀檢監察室擔任主任科員,這些干部交流到紀檢監察部門工作后,不免有“越交流越沒地位”的想法,工作熱情減退。
針對監所單位在履行“兩個責任”中存在的問題,當前要著力從四方面做好工作,促進和推動“兩個責任”的落實。
(一)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要在黨委班子黨委書記心中打下深刻烙印
履行主體責任是各級黨委班子的份內之事、應盡之責。各位黨委班子成員“沒得推,沒得脫”,必須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就是不稱職的觀念。黨委書記是黨委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擔負起履行主體責任的第一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出問題,首先要問責的就是黨委書記。因此,要在黨委班子特別是黨委書記心中打下深深的履行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的烙印。讓黨委書記切實承擔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組織領導之責、學習教育之責、監督管理之責、檢查考核之責、以上率下之責和為紀檢監察部門撐腰壯膽之責。要通過加強宣傳教育,使黨委班子成員特別是黨委書記熟悉并掌握履行主體責任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增強履行主體責任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要制定落實主體責任相關文件。建議結合監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實際,將省委印發的《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的意見》《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進一步細化、具體化,使黨委班子、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黨委班子成員在履行主體責任所應承擔的具體責任更加明確,工作的內容和工作要求更加具體,同時建議由政工部門牽頭制定《黨委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的辦法》等制度規定,使“一崗雙責”要求更加明確。要強化對履行主體責任情況的檢查考評,進一步完善考評內容,改進考評方法,增強考評的科學性。強化考評結果運用。考評結果不僅要納入年度評先評優工作,還要作為監所領導個人進退留轉的重要依據。
(二)逐步探索和建立順應監所“兩個責任”落實的工作機制
要著眼于權力的規范運行,圍繞監所的干部選拔任用、基本建設、大宗物資和服務采購、監管執法、生產經營等重點敏感領域,從有利于落實“兩個責任”,提升工作水平,防范廉政風險出發,進一步完善相關的制度規定,并保持這些制度規定的相對穩定性,同時加強監督檢查,狠抓相關制度的落實。對各監所黨委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情況開展檢查考評,針對存在問題,完善《黨委議事規則》《行政辦公會議議事規則》 《監所主要領導“六個不直接分管”》等制度規定,進一步細化決策環節,強化對決策權及決策環節的監督,力求使重大決策更加民主、科學。要抓住當前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機遇,全力推進監所單位紀檢監察工作體制改革,建立起符合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實際,有利于加強廳黨委對監所單位落實“兩個責任”的領導和強化壓力傳導的紀檢監察工作機制。一是探索省紀委監察廳向司法廳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司法廳向監獄局、戒毒局派駐監察室,監獄局、戒毒局再向監所單位派駐監察室的分層級派駐機制。二是加強省廳黨委紀委對全省監所單位紀檢監察工作的統一領導。當前,省監獄管理局、廳戒毒管理局和全省各監所單位均設立黨委紀委,省司法廳紀委協助廳黨委加強全省監所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督促兩局和基層監所黨委履行好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將來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如果省紀委監察廳向省司法廳派駐紀檢組,不再設司法廳紀委,那么,派駐紀檢組除履行其他派駐紀檢組的職能外,鑒于省司法廳承擔的領導和管理全省監獄戒毒工作這一特殊職能的實際,派駐紀檢組還應該把基層監所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抓起來,解決“兩個責任”落實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問題。三是落實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制度。即落實下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由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提名考察的相關規定。
(三)著力打造一支忠誠擔當、精明能干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按照中央提出的“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的要求,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敢于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是保證“兩個責任”落實的重要基礎。一要進一步深化“三轉”。要按照履行監督責任要求,推動各級紀委認真落實“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要求,進一步厘清工作職責,真正回歸到監督檢查、執紀問責的主責主業。二要整合監督力量,強化業務培訓。進一步整合全系統紀檢監察力量,探索就相關干部人事、監管執法、生產經營、工程建設、數字化建設、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建立若干個專家組,就專項工作開展監督檢查,不斷增強監督實效。強化紀檢監察業務培訓,重點加強政府采購、基本建設、數字化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培訓,及時更新紀檢監察干部的知識和專業結構,提升做好監督工作的本領。三要進一步加大紀檢監察干部培養力度。要“嚴把入口”,把那些忠誠干凈、敢于擔當的干部選入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對不適宜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部,要及時“疏通出口”,不斷改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加強干部交流輪崗力度,落實下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由上級紀委提名并會同政治部門考察的相關規定,進一步暢通紀檢監察干部成長進步通道。此外,要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從嚴教育管理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四)切實把強化問責作為推動“兩個責任”落實的“利器”
“坐而論道,不如強化問責”。要把“兩個責任”的要求落實下去,加強責任追究制度,加強責任追究工作。要認真貫徹省委《關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的要求,對履行“兩個責任”不力的黨委班子成員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要強化問責,“對癥下藥”,針對當前監所履行“兩個責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強化責任追究,特別是對履行“兩個責任”不到位,致使本單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發生違法違紀問題的,既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也要追究黨委書記的責任。對協助監所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不力,致使單位民警發生嚴重的違法違紀案件,要嚴肅追究紀委書記的責任。要強化“一案雙查”,實行責任倒逼、壓力傳導,督促各級領導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職責。堅持問責以上級紀委為主,確保問責的權威和力度,防止在同級問責中“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問題。同時,要加強對問責情況的通報,促進監所黨委紀委切實履行好“兩個責任”,“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門”。
(責任編輯趙海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