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治洪(吉林省司法廳副廳長)
?
打造適應依法治國戰略要求的律師隊伍
禹治洪(吉林省司法廳副廳長)
最近,司法部專門召開會議,要求在全國律師隊伍中扎實開展全面依法治國教育,大力加強律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律師事業發展。律師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隊伍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法治建設的成效,直接關系社會公平正義,直接關系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群眾的幸福指數。吉林省歷來高度重視律師隊伍建設,并在創新實踐中走出一條具有吉林特色的律師事業發展之路。
用黨組織凝聚力提升政治堅定性。政治素質是律師的基本素質。吉林省歷來高度重視對律師政治素質的培養,始終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律師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并將推動律師黨組織建設作為落實這一核心要求的重要抓手,最早提出了在律師行業中開展黨組織建設,到2008年底,已基本實現了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全省律師行業的“雙覆蓋”。在此基礎上,幾年來,在廳黨委的直接領導下,我們立足把黨組織建設作為律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注重完善各項組織制度體系,注重創新組織生活實踐,注重典型培養和示范帶動,注重青年律師政治素質培養,等等。特別是我們還把思想政治素質和黨組織建設作為全省律師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進行考核,作為評先選優的核心要件,真正讓黨建工作深入人心,真想、真做,真出成效。到目前,吉林省律師行業黨建工作已經實現了“五個百分百”目標,即:律師事務所黨組織建設率百分百;黨員律師組織關系接轉率百分百;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書記到任率百分百;向無黨員律師事務所選派黨建工作聯絡員百分百;律師事務所黨組織正常開展活動百分百。正因為我們對律師黨建工作一以貫之、持之以恒抓實抓好,吉林省的律師黨建工作多次受到司法部、吉林省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揚,并有35個律師黨組織、77名黨員律師、15名黨務工作者受到中央組織部、司法部、吉林省委、省政法委等的表彰獎勵,特別還涌現出了全國律師行業唯一一位受到中組部表彰的爭先創優優秀共產黨員趙春芳。實踐證明,律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建設是隊伍建設的核心,是保證律師事業長久發展的重要基礎。更說明,我們黨組織的凝聚力是強大的、號召力更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我們牢牢把律師隊伍緊緊地團結在我們黨的周圍,就一定能夠保證律師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就一定能夠實現律師事業的與時俱進、健康發展。
用創新實踐活動提升社會大局意識。有沒有大局意識是律師有沒有社會責任感的重要表現,而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律師隊伍,不可能是一個好的律師隊伍。吉林省在推進律師隊伍建設中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培養律師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創新開展實踐活動。比如,我們積極與統戰部門聯合開展了 “同心·律師服務團”活動,并把活動作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引導廣大律師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宗旨的重要載體,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律師圍繞大局、服務大局的積極性、主動性。活動開展以來,廣大律師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緊緊圍繞吉林振興發展的中心任務,積極開展社會公益法律服務,僅2014年,就為全省重點企業開展法律體檢2700余次,出具法律意見書1300余份,協調重大糾紛400余件;辦理各類案件8000余件,避免和挽回各類經濟損失達1.8億元,吉林省司法廳受到了中央統戰部的表彰和好評,并獲得“全國統戰工作實踐創新成果獎”,是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再比如,我們圍繞吉林的振興發展,深入開展了“實施‘五大工程’助推經濟發展法律服務” 活動,即: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法律風險防范工程”;服務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法律服務護航工程”;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服務陽光工程”;服務平安吉林建設的“法律服務維穩工程”;服務政府行政決策的 “法律服務依法決策工程”。活動開展期間,為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等提供法律服務500余次,為民營企業開展法律體檢、法律風險評估等1.5萬件(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辦理法律事務1.5萬件,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3億元。活動受到吉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司法廳榮獲吉林省建功“十二五”突出業績獎。可以說,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廣大律師的大局意識明顯增強,服務吉林、貢獻吉林、奉獻社會成為廣泛共識。通過參與社會活動,不僅使律師素質和業務水平得到豐富和提高,而且通過履行社會責任,律師執業者的社會影響力、社會關注度也得到顯著提升。
用參與維護群眾權益信訪案件提升律師職業使命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律師的重要使命,維護權益伸張正義是律師的重要職責,培養律師的職業使命感是律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吉林省在加強律師隊伍建設方面,堅持把維護群眾權益,伸張正義作為強化職責使命的重要內容,積極組織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我們推動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主要是司法行政機關通過成立信訪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接待室)幫助群眾解決涉法涉訴的信訪問題。具體是,對于各類信訪案件,由政府責成信訪部門進行分類,其中涉法涉訴的案件則轉到信訪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法律服務中心主要由律師構成,對于信訪案件由律師提前與信訪人直接溝通,通過法律手段,對信訪問題進行依法調解或“導訴”,并通過培養群眾的法治思維,提高其依靠法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群眾由“信訪”變為“信法”,使信訪問題逐步走入法律渠道,最終達到案結事了的目的。律師參與涉法涉訴案件本身就是吉林律師踐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服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生動體現。作為律師一方面為黨委政府分了憂,一方面為百姓維護了權益,同時又培養了律師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推動開展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以來,吉林省已在全省各市(州)一級都成立了涉法涉訴信訪法律服務中心,在縣(市、區)和各級信訪部門都成立了律師接待室。截至目前,全省廣大律師共參與化解和處理疑難涉法涉訴信訪案件500余件,出具法律意見書80余份,近8000名上訪群眾的信訪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或解決,受到地方黨委政府和群眾的廣泛好評,這項工作也因此受到中央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和表揚,并決定近期在吉林省召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經驗。律師通過參與信訪案件,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中立的立場,一手托政府,一手托百姓,用法律詮釋公平,用法律伸張正義。從這一角度考慮,律師參與信訪案件不僅僅是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更是用律師的實際行動深刻回答了這一職業的社會職責和使命。
用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提升律師社會影響力。律師首先是職業人,需要他們有社會責任感,有社會奉獻精神,但也要給他們制造創業機會,實現人生價值,這是職業本身的要求,也是促進律師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吉林省在加強律師隊伍建設中很注重為律師創造機會,對優秀律師、青年進步律師及時給予表彰獎勵。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群眾關心、社會關注度非常高的重要民生工程,這項工作社會影響大,群眾涉及面廣。我們在推進的過程中,注重將推介優秀律師與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緊密結合。讓公共法律服務成為優秀律師的宣傳舞臺,讓優秀律師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達到“雙利雙惠雙贏”的目標。比如,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提高優秀律師的知名度,我們率先建立了首席大律師制度。對各級政府法律顧問中做的出色的律師給予首席大律師榮耀,由政府主要領導或由主要領導委托分管領導親自向律師頒發聘書,并舉行隆重的聘任儀式。再比如,我們每年定期開展高端律師人才選拔工作,各地則把選拔出的律師選入地方專家人才庫,享受地方專家人才的相關待遇,特別是對于地方黨委、政府組織的重大涉法活動,均邀請這些律師人才參與,給他們施展才華的環境,給社會了解他們的機會。還比如,我們在各地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專門設立電子推薦臺,對于優秀律師進行重點推介,并通過網絡平臺、報刊媒體、廣播電視等,設立相關專欄節目,對優秀律師、優秀青年律師進行跟蹤報道,向全社會介紹優秀律師,向全社會宣傳他們的事跡,提高社會影響力,等等。通過一系列舉措,讓律師進入群眾視野,擴大知名度,為律師營造良好的職業環境。
堅定政治性,提升責任感,強化職責使命,大力獎勵優秀律師是吉林省強化律師隊伍建設總結出的成功經驗。新的歷史時期,吉林律師將以更高的政治素養,更飽滿的工作熱情,更昂揚的精神狀態,全力投入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張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