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入推進規范宅基地管理破解農 民建房難工作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民建房事關農民切身利益,事關農村和諧穩定,事關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是城鄉科學發展、共享發展、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浙江省政府發布《關于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切實破解農民建房難的意見》,指出力爭利用3-5年時間,使全省農村無房戶、危房戶建房用地問題得到基本解決,農民合法居住權得到有效保障,并明確了優化規劃空間,實行用地指標專項管理,改革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加強財政支持,探索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與退出機制五項具體政策。
10月27日,全省規范宅基地管理破解農民建房難暨農村土地民主管理試點工作推進會在玉環召開。陳鐵雄廳長強調,各地要把“規范宅基地管理破解農民建房難”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咬定目標,強化措施,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努力把農民建房“破難解困”這件好事做好、實事做實。下一步,要著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堅持疏堵結合,更好發揮規劃計劃引領作用。規劃是龍頭,必須把規劃和計劃作為做好農民建房的基本前提,認真編制好、銜接好、落實好。強化規劃的編制和執行,強化用地指標的科學調控。二是堅持因地制宜,拓寬農民建房解困路徑。各地要統籌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棚戶區改造專項指標、存量建設用地等,進一步拓寬農民建房保障途徑,因地制宜分類保障。三是堅持創新舉措,不斷提升農民建房保障能力。農民建房用地必須重點突出盤活存量,嚴控增量,提高農村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支持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深入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積極支持利用低丘緩坡建設農房,大力清理整治“一戶多宅”,妥善解決農民建房中的耕地占補平衡難問題,進一步加快建房審批。四是堅持深化改革,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破解農民建房難,在完善政策的同時,必須深化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保障好農民的合法土地權益,讓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有更多的獲得感。加快推進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建立完善宅基地流轉退出機制,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規范宅基地管理,破解農民建房難工作,既是一項得民心的實事,也是一件利長遠的好事,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以勇于擔當的精神、狠抓落實的作風,扎扎實實推進專項工作,為促進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兩美”浙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