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轉民》雜志2015年總目錄
卷首語
走向新的高度/東海(2015.1)
新春的感悟/本刊編輯部(2015.2)
奏響春天的樂章/冀中仁(2015.3)
推進國家戰略/冀中仁(2015.4)
打造融合新常態/本刊編輯部(2015.5)
更上一層樓/本刊編輯部(2015.6)
熱烈祝賀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成果展隆重開幕/本刊編輯部(2015.7)
三十年軍轉民事業發展的兩個里程碑/宮宏光(2015.8)
勇立潮頭揚風帆/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許克振(2015.9)
向英雄致敬/本刊編輯部(2015.10)
寫在創刊十五周年之際/宮宏光(2015.11)
歲末回首/宮宏光(2015.12)
協會工作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2014年常務理事會在京召開(2015.1)
2014中國軍民融合與配套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2015.1)
李東海理事長應邀出席寧波市軍民結合產業促進會成立大會(2015.3)
協會周武勝理事長帶隊赴青島調研(2015.10)
“走進軍工”系列活動(湖北站)成功舉辦(2015.10)
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2015年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在
京召開/曹福成 駱阿雪 劉志昊(2015.12)
國防科工局領導關心協會建設(2015.12)
協會周武勝理事長帶隊拜訪多家軍貿公司(2015.12)
“大功率交流電暫態控制技術”交流會在京舉行(2015.12)
高端視點
軍民融合中的“民參軍”/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2015.1)
區域性軍民融合發展/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2015.2)
“長征”路上永無止境/許達哲(2015.3)
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的世界軍民融合/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2015.3)
民企參軍機遇與變革——合理界定融合科學內涵/裝備學院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研究中心(2015.4)
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共同開創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新局面/許達哲(2015.5)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解讀(2015.5)
民企參軍機遇與變革——充分認清融合時代價值/裝備學院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研究中心(2015.6)
民企參軍機遇與變革——客觀研判融合總體進程/裝備學院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研究中心(2015.7)
民企參軍機遇與變革——完善裝備市場準入制度/裝備學院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研究中心(2015.10)
加快構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體系的幾點思考/陳奇(2015.11)
專家論壇
回顧抗戰史既要定性又要搞定量分析/徐焰(2015.1)
軍民融合的回顧與展望/蔡仁照(2015.2)
民國時期國民黨的軍民融合式發展/霍炬(2015.2)
軍民融合式裝備保障風險管理初探/崔濟溫(2015.3)
基于競爭優勢的“民參軍”策略選擇/趙勇強(2015.4)
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政策環境研究/徐輝(2015.4)
上升為國家戰略 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大格局——對習主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國家戰略的解讀/龐湘華 趙淑珍(2015.5)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國防戰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民融合重要論述的幾點體會/張嘉國(2015.5)
凝聚改革共識積極探索實踐 推進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周振杰(2015.6)
論當前經濟動員實戰化準備/霍炬(2015.6)
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意義和路徑/畢京京(2015.7)
把準裝備研制融合發展的“維度”/焦智立(2015.7)
建設商業化高分辨率遙感衛星系統 推動軍民深度融合/李德仁(2015.9)
湖北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與條件/張金麟(2015.9)
論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十大關系/王楗夫(2015.10)
深入實施武器裝備建設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舒本耀 李紅軍 呂繼超(2015.11)
民企參軍的促進手段研究/舒本耀 陳國玖(2015.12)
特別關注
面向藍海再揚帆——訪全國人大代表,風帆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劉寶生/李益民 韓正坤(2015.3)
千變萬化 質量永恒——風帆股份公司產品質量管理側記/何秀瑾 楊建峰(2015.3)
中國軍費開支解讀/韓剛 李大光(2015.4)
《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在典型飛機結構件加工中的示范應用》項目成果應用推廣交流會在成都召開/駱阿雪(2015.5)
政府導向 協會搭橋 供需互動推動應用深度融合——2015年軍工行業國產數控機床應用座談會在京舉行/曹福成(2015.5)
構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打造國產數控機床長效合作機制新常態/劉志昊(2015.5)
“新常態? 新發展”賦予CIMT2015新內涵——第十四屆北京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巡禮/曹福成(2015.5)
長效機制東風勁 民技軍用滿眼春——政府三部委局與兩協會十載合力推進國產數控機床在軍工領域中應用回顧/曹福成(2015.5)
第四屆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曹福成(2015.6)
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 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十二五”回顧和“十三五”展望/王樹年(2015.6)
關于推進軍民融合的創新體系的建議/呂薇(2015.6)
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之路——許達哲在軍民融合發展論壇上的致辭(2015.8)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軍民融合論壇主題發言/徐占斌(2015.8)
關于表彰“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優秀成果獎”的決定(2015.8)
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產業先鋒獎及產業先鋒提名獎獲獎名單(2015.8)
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技術創新獎及技術創新提名獎獲獎名單(2015.8)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以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推動核強國建設/黃敏剛(2015.8)
中國核建設集團公司:堅持軍民融合發展方針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推動核心能力轉型升級/莊火林(2015.8)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落實國家戰略 加強改革實踐全力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袁潔(2015.8)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發揮國防科技工業引領作用 加速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魏毅寅(2015.8)
中航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的實踐與思考/耿汝光(2015.8)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忠實履行艦船報國使命 勇當海洋強國建設先鋒/南大慶(2015.8)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創新驅動 擴大開放 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錢建平(2015.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堅持走兵器特色的軍民融合國際化發展之路/趙剛(2015.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積極適應新形勢 堅定不移走深度融合發展之路/馬作庭(2015.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改革引領、創新驅動,深度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張冬辰(2015.8)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創新 軍民融合轉型升級/向梓仲(2015.8)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堅持軍民融合,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王洋(2015.8)
堅定不移地執行國家戰略 國防科技工業永遠在路上——國防科技工業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發展之路綜述/冀中仁(2015.8)
一場軍民融合盛宴——“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成果展”巡禮/曹福成(2015.8)
唐山威豪鎂粉有限公司——“民參軍”不得不說的故事/韓正坤(2015.8)
搶抓機遇改革創新爭創湖北軍民融合發展新業績——訪湖北省國防科工辦主任、黨委書記張忠凱(2015.9)
中核建中:50春秋鑄就我國“核電糧倉”美名揚/曹福成 楊顯強 葛莉莎 林輝 高旭鵬(2015.10)
《中國軍轉民》雜志舉辦紀念創刊15周年座談會/曹福成 駱阿雪 劉志昊(2015.11)
懷國模名譽理事長的講話(2015.11)
周武勝理事長的講話(2015.11)
宮宏光在紀念《中國軍轉民》雜志創刊15周年座談會上的報告(2015.11)
關于建立《中國軍轉民》雜志社駐地區通聯站的通報(2015.11)
關于表彰新聞報道先進單位暨優秀通訊員的通報(2015.11)
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高端論壇在古田舉行/曹福成(2015.12)
第二屆中國河北軍民融合暨國防工業協同創新成果展洽會成功舉辦/曹福成(2015.12)
年度專稿
高分系列遙感衛星 布設中國太空“慧眼”——我國高分專項建設回眸/曹福成(2015.1)
堅持不懈地鋪就富國強軍之路——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實
踐的回顧與展望/冀中仁(2015.7)
航天盛年多盛事 “四大工程”壯國威(上)——“十二五”
國防科技成就系列報道之一/本刊編輯部(2015.12)
案例精選
日出東方紅勝火 征塵未洗再出發——河北東方富達機械有限公司“軍轉民”紀實/韓正坤(2015.1)
嘹亮軍號,吹響興企強音 鑄就企業發展優良DNA——東方富達公司傳承軍工文化/潘英(2015.1)
“土專家”借“洋管理”增效——江麓集團公司構建TPM管理體系結碩果/夏陽(2015.2)
文化力提升核心競爭力/馮上濤(2015.4)
凝聚“建中精神”——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企業文化調研報告/葛莉莎(2015.6)
敬業,四十多年的主旋律——直升機所的敬業故事/江濱(2015.7)
開拓另一片藍海/丁乾(2015.9)
攀紅外科技高峰鑄中華國防利劍/朱叢慶 蘆祖偉/文李彬/圖(2015.9)
調結構搶占先機抓管理夯實基礎/駱衛陽(2015.9)
創新驅動謀轉型 軍民融合促發展(2015.9)
推進軍民融合 助力發展升級——江西省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成就與展望/楊章躍(2015.10)
軍民融合促發展 同方江新譜新篇/陳慶華(2015.11)
軍工巡禮
凝心聚力正遠行——豫西集團河南江河公司創建“四位一體”大政工體系紀實/賀敬濤 張亞東(2015.1)
科技創新跨越前行——記中航工業昌飛建業45周年/湯向偉(2015.1)
中南裝備強化創新“三部曲”/楊波(2015.2)
自主可控信息系統 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孫大東 楊帆(2015.2)
發揮“職工書屋”文化窗口作用 打造工會文化品牌工程——中核二三公司工會“職工書屋”建設紀實/王楊(2015.2)
取經悟道東北行——江南工業集團精益管理對標踐習記/張明強(2015.3)
陜柴重工——共和國海軍艦船動力長子(2015.3)
海翔軍工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23工廠速寫/白鋼(2015.4)
主動適應新常態 在市場化改革中優雅起舞——記惠安公司探索民品市場化改革之路/李欣(2015.4)
創新是“凌云”持續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北方凌云集團公司創新發展回眸/孫玉峰(2015.4)
科學發展鑄輝煌 文明花開碩果豐——記全國文明單位第七二二研究所/王平 陳穎春(2015.5)
一機的春天——內蒙古一機集團拼市場搶訂單上能力生產經營穩步增長/王莉(2015.5)
高寒試飛,我們蠻拼的——零下30攝氏度的生命異彩/湯向偉(2015.5)
涓涓細流匯江河——豫西集團河南江河公司合理化建議工作側記/郝紅偉 陳昊(2015.6)
好風憑借力 送我上青云——南京機電青年軍團茁壯成長記/林斯思(2015.6)
創新經營新模式 強強聯手闖市場——包頭中兵物流有限公司構建現代物流產業格局紀實/王莉 劉戰海(2015.6)
堅持學習引領 破解民品發展難題/李剛利(2015.7)
從頂層規劃設計 營造一機特色“精益之路”/張麗虹(2015.7)
以“互聯網+”“走出去”“文化力”三格局驅動南京機電創新發展/焦裕松(2015.7)
軍工單位文明創建的實踐與思考/倫更永(2015.7)
國產民用直升機的競爭力工程/陳昱(2015.8)
江南工業集團公司五分廠黨總支 結合“兩大工程”強化多項管理/方鋼(2015.8)
纏出一流 繞出精彩——記江西長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纏繞分廠纏繞班/劉運山(2015.8)
化危為機主動作為彎道超車中的非船之花/ 鄭文婷/文鄒小偉/圖(2015.9)
凌云展翅抒壯志/劉燦萍(2015.9)
既能決戰沙場又能縱橫市場/張慧娟(2015.9)
堅持自主創新打造國產品牌數據庫的中國夢/程瑩(2015.9)
光谷北斗:樹自主品牌用產業報國/杜利 歐陽靜(2015.9)
為中國核動力安全運行保駕護航/王暉(2015.9)
矢志創新融合發展/何紅艷(2015.9)
“武漢造”無人機飛向世界/丁曉麗(2015.9)
軍民互融兩翼齊飛/汪永軍(2015.9)
多舉措貫徹軍民融合 聚全力搶占發展先機/石小磊 王婷 任青(2015.9)
請祖國檢閱——內蒙古一機集團全力做好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2015.10)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保障工作綜述/王莉(2015.10)
直升機所技術保障團隊為大閱兵奮戰一百天/江濱 周源(2015.10)
眾志成城勇擔當——豫西集團江河公司完成9?3閱兵裝備保障任務紀實/郝紅偉(2015.10)
風帆,從這里再出發——風帆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紀實/李益民(2015.11)
贏得東風好揚帆——豫西集團河南江河公司“369”人才培養工程建設紀實/賀敬濤(2015.11)
挖掘培育先進典型實踐與思考/任麗君 閆靳平(2015.11)
氣壯華夏 追逐夢想——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特種氣體產業發展紀實/白松 洪曉明 劉利君 孟祥軍(2015.12)
樹典型 立標桿 帶整體——銀光集團以“踐行訓條好員工,尋找最美銀光人”主題活動促核心價值觀落地紀實/ 文/朱繼龍 郭玲 王安怡 圖/王瀟(2015.12)
民企之星
金發科技——一個改性塑料行業隱形冠軍的傳奇/麗軍(2015.1)
海上的較量——上海大學精海無人艇系列研發紀實/彭艷 駱阿雪(2015.2)
為通用航空制造“中國芯”——記廈門林巴賀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劉夏晴 駱阿雪(2015.3)
圖強進取 報國為先——記寧波星箭航天機械有限公司/駱阿雪(2015.4)
山河智能十五年 客戶創富之路/陳暉莉(2015.5)
軍工文化
推進國企改革 筑牢紅色陣地/楊虎林 武鵬(2015.1)
適應引領新常態 順勢而為謀發展/魏岳江(2015.2)
企業文化建設要走出誤區 倡導感恩文化/朱玉紅(2015.2)
魂牽夢繞的地方/譚順蘭(2015.2)
胸懷浩然正氣 矢志履職為民/何勝強(2015.3)
進一步規范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宣傳工作的思考/崔衛東(2015.3)
強化“三服務”筑牢同心橋建設更具活力的企業工會/初婧(2015.4)
把握大勢 乘勢而上 迎接江麓公司美好的春天——讀尹家緒董事長《春天的召喚》有感/李剛利(2015.5)
以文化之力助推一流目標實現——關于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思考/肖林(2015.5)
精耕細作 春華秋實/楊殿國(2015.6)
軍工企業主要領導要帶頭做“四有”新人/余明雄 唐沛(2015.6)
論中小軍工企業的創新文化建設/智雪霞(2015.6)
狠抓“四個強化” 實現有為高效監督/沈昌美(2015.7)
新常態下軍工企業如何重塑凝聚力/劉利君(2015.7)
迎接新挑戰 念好“五字訣”在深化國企改革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杜興民(2015.7)
堅持“四個注重” 抓好“四個強化”全面落實黨委主體責任/王立剛(2015.8)
踐行標準新內涵 擔起神圣強軍夢/習仁國(2015.8)
淺談如何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余建華(2015.10)
嚴以律己要努力做到“七個敬畏”/李剛利(2015.11)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 以科技創新為先導 開創兵器事業
科學發展新局面/朱玉紅(2015.11)
網絡環境下軍工學校道德自律教育問題/曹雪峰 趙吟譜(2015.11)
淺論軍工企業品牌文化建設/石慧萌(2015.12)
國防科普
全球統一度量衡勢在必行/王洪(2015.3)
編輯手機報應突出“四性”/魏岳江(2015.3)
人物風采
伴隨企業一起成長——記中南裝備公司副總法律顧問王前進/楊躍萍(2015.1)
永不退休的老廠長——記惠安最美退休干部江家寬/張妮(2015.2)
那些讓效率提升四倍的江麓人/陳儀 王慧崎(2015.3)
勇做航空報國的技術尖兵——記中航工業南京機電高級工程師詹釋遠/古璟(2015.3)
志存高遠 勇攀高峰——記江西長江公司副總工程師楊淑良/劉運山(2015.4)
既是“蠻拼的”,又不是“拼蠻的”——記江南公司“最美兵工人”諶紅梅/方鋼(2015.4)
藍天舞者——記中國通用飛機新機試飛第一人 中航通飛華北公司總飛行師孔翔/韓正坤 高立增(2015.5)
十年奮戰,攀登衛星通信的高峰——記“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54所青年科技英才李冬浩/莊芳(2015.6)
創新是我最大的快樂——記全國勞動模范江麓機電集團有限公司羅軍/王慧崎 張登科 左國新(2015.6)
奉獻國防不言悔 萬里海疆寄深情——記中船重工第七二二研究所孫景芳/王平 陳穎春(2015.6)
一名女科技工作者的奉獻——記江西省九江市“巾幗建功立業標兵”、江西長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纏繞分廠副廠長張妮/劉運山(2015.7)
江南“白富美”的數控“高度”——記全國勞動模范、江南工業集團公司員工楊芳/方鋼(2015.7)
讓夢想在海天之間飛翔——記優秀共產黨員、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王中/杜興民(2015.8)
軍工玫瑰在奮進中綻放——記湖北省國防科工系統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系統總體部綜合網絡系統項目組/陳穎春(2015.8)
扎根深山里的技能尖兵/李森(2015.9)
一家三代十口人的兵工“接力棒”——從曾駕吉普車護送周恩來總理去大寨的我爺爺說起/周雨琦敘述 楊虎林整理(2015.10)
一位抗戰老兵與“中國保爾”的軍工情懷/王慧崎(2015.10)
獨臂英雄張晉的傳奇人生/楊俊欣(2015.10)
雷老的“情書”/林志剛(2015.11)
20年礪劍終不悔——記中航工業南京機電副總師王文平/李遠征(2015.11)
銀光集團黃光樹:用合理化建議來回報企業/賈敏(2015.11)
鐵血少年“斗倭”記—— 一機集團抗戰老戰士趙文卿的紅色抗戰年代/王麗(2015.12)
王海瑞的戰車情緣/李曉航(2015.12)
單聰:“百事問”助素質攀升/陳祺(2015.12)
軍方園地
某型加速度計裝配技術問題研究及對策/張永軍 王雅泉白光(2015.1)
軍費績效管理是依法治軍的內在要求/李大光(2015.2)
軍用軟件可靠性研究/白光 張永軍 雍明遠(2015.2)
對駐廠軍事代表開展過程成本監督工作的思考/白志剛陳春喜(2015.2)
淺議裝備元器件采購的管理工作/單聰 田寶杰 張甲林(2015.2)
軍用軟件研制過程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唐軍 葉芃(2015.2)
淺議武器裝備“三全”質量監督工作/張永軍 聞化 高會森(2015.3)
議裝備研制過程“六性”管理與監督應進行的基礎工作/田寶杰 張甲林 單聰(2015.3)
軍事代表在裝備采購風險管理上的作用探討/何泓武(2015.4)
人機工程學在軍用器材設計時的作用/萇軍紅 王飛(2015.4)
國內外裝甲掛膠履帶板發展現狀探析/張東起(2015.5)
裝備方案階段“六性”管理與監督工作探討/張甲林 單聰 田寶杰(2015.5)
軍民融合是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助推器/金圣鈞 金波(2015.6)
新形勢下軍代表職業風險探析/王飛 萇軍紅(2015.6)
TC4真空電子束焊后熱處理對接頭組織性能影響/李常青 陳友富(2015.7)
淺議裝備綜合保障評審及應注意的問題/雍明遠 郭瑞陳西戰(2015.7)
光電裝備的環境適應性要求解析/孫新華 王建軍(2015.7)
提升軍代表在新任務前期質量監督能力的探討/姬軍鵬(2015.8)
航空彈藥信息化保障工作探討/王立功(2015.8)
5A06薄板鋁合金的手工鎢極氬弧焊工藝研究/李常青樊虎(2015.10)
嚴把特殊時期產品質量關 不斷推進裝備質量建設新發展——駐遼某軍代室質量工作紀實/楊洋 周千(2015.10)
以軍費績效管理夯實強軍之基/李莉(2015.11)
關于強化對注塑零件中由模具保證尺寸質量監督的建議/祝玉平 涂普強(2015.11)
某型光電瞄具激光器壽命試驗研究/禹燁 袁智江 鄒昌帆(2015.11)
淺談構建以軍事需求特性為導向的民技軍用評價指標模式/劉毅(2015.12)
“新一代軍代表樣子”芻議/萇軍紅(2015.12)
激情歲月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郭勇(2015.1)
周恩來總理情系核潛艇陸上模式堆試驗/郭勇(2015.2)澎湃之心——核動力潛艇陸上模擬堆在三線建造實錄/袁和平(2015.3)
于敏:隱姓埋名地站在核前沿/吳志菲(2015.4)
露宿神農架/周鐘泰(2015.9)
由“獨腿支撐”到“三足鼎立”/馮旺(2015.9)
造國之利器/易懿(2015.9)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黃崖洞修造”擊斃日寇“名將之花”/袁和平(2015.6)抗日烽火中的延安兵工廠/袁和平(2015.7)
晚清軍事變革及其歷史教訓——中日甲午海戰120周年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回眸/劉建林(2015.7)
一部傳奇影片和它背后的傳奇故事——抗戰電影《地道戰》攝制50年回顧(一)/曹蕾(2015.8)
一部傳奇影片和它背后的傳奇故事——抗戰電影《地道戰》攝制50年回顧(二)/曹蕾(2015.10)
研究與探討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背景下民參軍的本質研究/徐輝 許嵩(2015.1)
析國防知識產權制度維護國防科技安全的作用與途徑/石陽 曹萌(2015.1)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下實現軍民深度融合的方略探究/汪亞青(2015.1)
德國工業4.0對國防科技工業信息化建設的若干啟示/宋大曉 韓龍寶 龍舟(2015.2)
拓寬發展模式 推動警地院校教育融合深度發展/李德軍(2015.2)
外軍裝備制造中的質量責任問題探究/趙軍號(2015.2)
利用MOOC平臺推動軍官在職培訓實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思考/周立春 王平(2015.2)
軍工“質量人”的素質探究/葉渭川 戴其龍(2015.3)
新時期裝備采辦人才引進芻議/何泓武(2015.3)
淺議“獲證”后組織的QMS應進行的主要工作/王軍海王雅泉(2015.3)
加快推進貴州三線軍工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戰略思考/李燁 劉星星 張瀟淼(2015.4)
軍民融合國家戰略下軍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李可(2015.4)
析當前我國軍工企業內部控制的實務操作/張秋雅(2015.4)
加強軍民融合發展評估的幾點建議/鄭波(2015.5)
武器裝備采購合同管理的常見風險/智雪霞(2015.5)
軍工企業實施《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的有關問題探討/張秋雅(2015.5)
高校軍工保密資格申請過程中管理模式探索/賈寶光(2015.5)
淺談上市公司集團化管控/錢博 劉堯(2015.5)
歐洲主要國家軍民融合式發展研究/宋純武 宋純利 李漢雨(2015.5)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推進河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楊虎林(2015.6)
軍工企業集團轉型升級模型與路徑研究/李勛超(2015.6)
六步法在汽車研發質量問題管理中的應用/張永昌 袁榮邴建 張健 王磊(2015.6)
論國防科技產權制度建設/趙軍號 王利偉(2015.6)
淺析產品可靠性管理與傳統的質量管理/王軍海 張海杰(2015.6)
軍事計量軍民融合深入發展的幾點建議/郭京(2015.7)
裝備管理中知識產權問題探究/張東起(2015.7)
加強軍械靶場質量文化建設的探討/姬志杰 郭現云(2015.8)
復合裝藥沖擊波超壓性能研究/李常青 樊虎(2015.8)
構建中國海洋核動力平臺產業基地/馬云甲(2015.9)
“互聯網+”助力709所大力開展軍民融合/高南(2015.9)
民營企業進入軍品市場的環境與對策探討/肖佑新 姜明文 尚靜瑤(2015.10)
軍工企業保密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模糊評判/葉渭川 鐘黎紅(2015.10)
我國船舶制造業主要能源因素識別及對策研究/譚效時劉寶國 姚銳 王海文(2015.10)
淺談數據分析技術與裝備質量檢驗/智雪霞(2015.10)
深入貫徹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 扎實做好國防后備力量動員實戰化準備工作/王世偉(2015.11)
論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研發及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朱海龍(2015.11)
專業化分工提升軍工制造型企業重組后資源整合/呂華念(2015.11)
全球轟炸機市場研究/周恒(2015.12)
軍工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探析/劉偉(2015.12)
淺談軍品價格方案評審與軍品價格仲裁/韓巖峰 龐在立卓啟明(2015.12)
新常態下網信軍民融合/馬智偉(2015.12)
國際觀察
中韓合作是維護朝鮮半島無核的基石/李大光(2015.1)
從《菊與刀》看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王志堅(2015.3)
新媒體觀看全國兩會 網民參政議政常態化/魏岳江(2015.4)
美國制造業的自我救贖/連威 賈懷東(2015.4)
美菲“肩并肩”軍演瞄準誰/李大光(2015.5)
盤點俄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紅場閱兵新型武器裝備/李大光(2015.6)
韜光養晦打造強大的“海外日本”/李大光 翁永斌(2015.7)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值得期待/張東 王君(2015.8)
“9?3”閱兵武器裝備解讀/李大光(2015.10)
“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下的軍事外交/李大光(2015.11)
俄軍事改革中的得與失——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曹永勝教授訪談/冀中仁(2015.12)
核電專題
穩步推進核電發展 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薩天榮(2015.3)
定格在中國核燃料元件產業發展史上的榮耀/林輝(2015.3)
核工業成功軍轉民的豐碑——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基地(2015.3)
核工業集團首家上市企業——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3)
特色產業
大力發展航空產業助飛湖北中部崛起/周厚順(2015.9)
光谷之“光”/管璞(2015.9)
迎難而上主動作為 開創湖北船舶行業更加美好的未來/胡瓊(2015.9)
服務之窗
主動作為全方位服務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蔡永忠(2015.9)
創新工作舉措服務軍民融合——孝感市服務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紀實/李軍 周鵬程(2015.9)
充分發揮軍事代表作用 助力湖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王學智(2015.9)
創新發展
書寫海洋強國夢湖北篇(2015.9)
激活研發創新活力促進航天成果轉化/劉國偉(2015.9)
以激光創新之舉開辟軍民融合新未來/梁一帆 陳浩 肖志紅 楊昭輝(2015.9)
以改革求發展以管理謀提升/劉崟 任疆/文 張藝/圖(2015.9)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校企合作互利共贏/萬顯榮(2015.9)
發揮高分湖北中心職能優勢 推進湖北高分遙感產業發展/張過(2015.9)
園區建設
航空產業報國航天創業為民/雷婷 陳伯承(2015.9)
加快軍民融合營造園區特色——孝感高新區軍民融合產業園區建設盤點/田高鷹(2015.9)
打造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第四極”/鄧界(2015.9)
軍工藝苑
舌尖上的愛情/林莉(2015.2)
一線傳真
七○五所明確科技創新六項舉措/杜興民 楊波(2015.1)
江南集團作為總師單位承擔歷史最大規模項目/趙娟(2015.1)
中南裝備環保領域簽大單/楊躍萍(2015.1)
北方設計院喜獲河北省勘察設計行業8項榮譽/王雅靜(2015.1)
中航工業昌飛國家憲法日活動豐富多彩/江非(2015.1)
一機集團公司舉辦“尋找我身邊最美故事”演講展演/王艷萍 辛淑萍(2015.1)
江麓集團:推行TPM 設備管理讓生產設備不怠工/朱來恩 寧湘華(2015.1)
銀光集團聚銀公司采購成本同比下降1.23億元/白煒樊慶濤(2015.1)
兵器集團西安北方惠安公司順利通過北化集團精益管理檢查/李欣(2015.2)
北方設計院勘察項目榮獲“2013-2014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黃彬(2015.2)
江南公司神舟飛船座椅緩沖器制造工藝技術通過兵器集團鑒定/姚春臣(2015.2)
內蒙古一機集團圓滿完成年度經營目標任務/王莉(2015.2)
助力新疆 打造雙贏未來——中南裝備援疆取得新成果/楊波(2015.2)
七〇五所研制成功新式管材自動包裝系統/伍軒(2015.2)
七二二所研制的北斗船載天線實現批量生產/張林(2015.2)
銀光集團規范租賃資產管理實現收益469萬元/白煒(2015.2)
南京機電中心組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回頭看”專題學習/范菁菁 李遠征(2015.2)
中航工業昌飛全年任務完美收官/湯向偉(2015.2)
山河智能與長沙有色院戰略合作簽約/陳暉莉(2015.3)
七二二所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陳穎春(2015.3)
南京機電與霍尼韋爾合資公司在美召開董事會/王軍(2015.3)
七○五所研制成功新型海洋環境探測儀/杜興民 王宏偉(2015.3)
中南裝備一產品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楊波(2015.3)
AC311A型機圓滿完成高寒試飛/湯向偉 夏凱(2015.3)
惠安公司中層選聘實行公開“賽馬”/李欣(2015.3)
江南公司召開傳達兵器集團工作會議精神暨經營責任書遞交大會/譚懷鷹(2015.3)
銀光集團儀表工“按圖索驥”查故障/白煒(2015.3)
“風帆”攻克葉輪精密鑄件國家科技難題/楊建峰(2015.3)
北方設計院女職工合理化建議喜獲河北省總工會女職工節能減排合理化建議一等獎/劉奕(2015.3)
長安之星9榮獲中國城市物流推薦車輛/張奮勇(2015.3)
北方設計院開展“學雷鋒?傳遞愛”井蓋涂鴉活動/王靜雅(2015.4)
內蒙古一機集團北方創業公司榮登中國品牌價值榜/王莉 凌莎(2015.4)
七〇五所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杜興民(2015.4)
南京機電軍企聯合開展拉條掛賬攻關項目取得成效/王全超(2015.4)
昌飛公司強化問題意識開展質量專項整頓/崔連軍(2015.4)
北方惠安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 弘揚社會新風尚/李欣(2015.4)
湖北省中小河流域水文應急機動監測移動平臺順利通過省水利廳驗收/代博蘭(2015.5)
西船研究院與江西華電電力簽訂合作協議/杜興民 曹陽(2015.5)
AC313型直升機進入武警森林部隊服役/湯向偉 邱文軍(2015.5)
江河公司改進50T雙鏈拉拔機潤滑系統 提高百分之十工效/郝紅偉(2015.5)
中南裝備與衡陽華菱加強戰略合作/楊波(2015.5)
國機重工洛建機械111周年感恩用戶萬里行活動啟動/譚建國(2015.5)
南京機電獲選“江蘇省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劉小燕(2015.5)
惠安公司實現首季開門紅 大部分民品子公司增盈減虧/張妮(2015.5)
賈宏謙陪同高波視察江麓公司/彭政 王慧崎(2015.6)
“風帆電商”與“中馳車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楊建峰 郭永東(2015.6)
七〇五所:科研生產掀起大干潮/杜興民(2015.6)
景德鎮通航基地首期學員將圓夢起飛/湯向偉(2015.6)
七二二所自主研制礦井透地通信系統達國內領先水平/安志鴻(2015.6)
南京機電“敬業模范我來講”主持人大賽激情飛揚/李遠征(2015.6)
江南新能源產品“渝洽會”獲好評/王志高 王璇(2015.6)
內蒙古一機集團研制生產七臺多功能履帶式特種消防裝備發往用戶/張麗虹(2015.6)
總裝備部陸裝科訂部馬忠凱一行來銀光集團調研/樊慶濤(2015.6)
惠安公司大力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李欣(2015.7)
江麓變槳電機助推風電制造/彭足運(2015.7)
兵器工業集團督導檢查銀光集團2015年中期精益管理工作/樊慶濤(2015.7)
中航工業昌飛系統推進AOS成效顯現/崔連軍(2015.7)
七二二所成功中標新疆烏蘇監獄罪犯監外管控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黃茂東(2015.7)
內蒙古一機集團拓展核電市場獲首勝/王莉 劉鵬飛(2015.7)
江南集團安全生產月活動火熱開展/彭榮軍(2015.7)
西船公司:踐行“三嚴三實”推動科研生產/杜興民(2015.7)
七〇五所3D打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DMLS直接金屬燒結3D打印機試制成功/杜興民 李海剛(2015.8)
中航工業直升機布局七省二十市掀起空中旅游熱潮/湯向偉(2015.8)
七二二所戶外繼電保護智能裝置在南方電網運行良好/王麗(2015.8)
湖南科工職院正式移交湖南省教育廳/譚懷鷹(2015.8)
南京機電“道德講堂”開講“空中加油”傳奇/范菁菁李遠征(2015.8)
大功率AT變速器課題 通過國家科技部項目驗收/王艷萍 呂瑛(2015.8)
西安大安首批絲束出廠銷售/李欣(2015.8)
北方設計院中標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三期設計項目/文衛偉(2015.8)
一機集團研發出國內首套計算機安全防護系統 并獲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王麗 胡振強(2015.10)
江麓研制成功油田用高效節能永磁同步電機/王慧崎 蔣秋霞(2015.10)
惠安公司將對綜合業務管理系統進行全面升級/張妮(2015.10)
兵器集團水中兵器研發中心落戶江南/趙娟 鐘佳佳(2015.10)
七〇五所300人次國慶加班保科研/杜興民(2015.10)
北方設計院承辦中國機械工業勘察設計協會生產經營工作委員會第29屆年會/王靜雅(2015.10)
銀光集團銀通公司鋼桶生產提效降耗/樊慶濤(2015.10)
湖南科工職院作為唯一受邀高職院校亮相北京國際航展/王鴻(2015.10)
北化集團惠安公司舉辦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精益及環保培訓/余靜(2015.11)
美國專家參觀考察七二二所計量檢測中心霉菌實驗室/張曉娜(2015.11)
美國西科斯基駐中航工業昌飛項目團隊負責人 薩爾門?斯蒂芬?福蘭克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李蓉(2015.11)
中船重工與陜西省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杜興民(2015.11)
七〇五所石油測井裝備技術國內領先/杜興民 張恒(2015.12)
風帆牽頭組織業界專家共商蓄電池行業發展大計/楊建峰(2015.12)
七二二所水文應急機動監測及測驗設備達國內領先水平/王書誠 盛紅(2015.12)
北化集團惠安公司總經理魏合田講科學精神專題黨課/李欣(2015.12)
中航工業昌飛助力國產大飛機早日翱翔藍天/李蓉(2015.12)
《中國軍轉民》雜志2015 年總目錄(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