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評估準則理事會(IVSC)準則委員會發布了《關于IVSs結構與范圍的咨詢文件》,希望就《國際評估準則》(IVSs)未來的范圍、結構和呈現方式等問題向公眾征求意見,以進一步增強IVSs的清晰度。咨詢文件側重解釋了IVSs現有準則結構,分析了金融領域里其他四部國際性準則的結構和呈現方式,提出了IVSs結構上一些有待商議的地方。準則委員會希望調查業界對IVSs現有結構的看法,進一步增強準則的清晰度和應用的便捷性。IVSs結構與范圍的咨詢文件目前可從IVSC網站下載,請業界同仁積極關注。
該咨詢文件主要對IVSs準則結構的背景信息、目前結構、其他準則結構參考、待咨詢問題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國際評估準則的目標。三個目標分別是建立自信與信任、縮小評估操作中的差異以及促進準則趨同。
專業判斷與準則文件種類的關系。評估是一個需要專業判斷的學科,在分析評估項目具體信息和情況的基礎上,評估人員需要運用專業判斷才能從多種方法中選擇適當的方法。因此,評估準則不能禁止或限制“判斷”的使用。此外,為實現“縮小評估操作中的差異”這一目標,除了要對強制性要求做出規定外,還有必要對各種情況下應如何使用判斷作出指導。鑒于以上原因就需要制定不同種類的準則文件。而且在考慮準則的整體結構時,也需要考慮組成準則體系的各類準則文件的種類和范圍。
準則結構的發展歷程。在2009~2011年間的準則改革項目中,經獨立的準則審查工作組建議,確定了所有層次的準則文件都應稱為“國際評估準則”,并且所有層次的規范條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確了對準則劃分層次的必要性,即明確哪些條款是強制性的,哪些條款是非強制性的(僅是為了保證準則實施的一致性而提供的說明性信息)。在2010年發布的征求意見稿中,反饋意見主要集中在準則結構問題上。盡管有人認為新準則過于詳細,而大多數人仍希望IVSC發布更多指南來輔助準則實施。反饋者均認為IVSs應該清晰地將“強制性要求”與“指南及支持性信息”加以區分。為此準則委員會對準則整體結構做了進一步調整,在“IVS框架”部分中增加了概念相關信息,以幫助正確理解、實施各項準則。在每項準則中,清晰區分了需要強制性要求和支持性信息及指南部分。
《國際評估準則2013》目前包含五個類型的準則文件,即IVS框架、基本準則、資產準則、評估應用以及技術文件。這些準則文件總體上又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為“IVS框架”,即核心概念及原則;第二層次為“基本準則”,即適用于絕大多數評估業務的要求;第三層次為“資產準則和評估應用”,其中資產準則指適用于特定的主要資產類型評估的要求,評估應用指適用于特定評估目的評估的要求;第四層次為“注釋、指南和技術文件”,它們均屬于指南及支持性信息,指導應如何將概念、原則和要求應用于各資產類型的評估和基于各評估目的的評估。符合以上四個層次的要求后,一項評估業務就可以被稱為“IVS合規評估”。目前對于同一資產類型或專題,可能在多個層次的準則文件中都對其有所規定,準則委員會表示采用這種形式有利于準則的精簡、理解和操作。
關于技術文件的特殊說明。技術文件(Technical Information Paper,TIP)是由舊版IVSs中的國際評估指南(Guidance Notes,GNs,已廢止)演化而來,目前已經發布的TIPs共四項,分別為:TIP 1——折現現金流法、TIP 2——有形資產成本法、TIP 3——無形資產和TIP 4——評估不確定性。在IVSs之前的版本(如IVS 2007)中明確說明了盡管單項準則、評估應用和GNs雖為不同種類但均屬于IVS準則體系的一部分且地位相同。由于GNs目前已被TIPs取代,準則委員會認為TIPs與原GNs應擁有同等的地位。在TIP的序言中,明確說明了TIPs并非用于培訓。準則委員會也注意到如TIPs與其他準則文件分開出版發行可能產生不解,以及各TIP內容本質不一致等問題。
在準則結構的研究過程中,準則委員會選取并分析了金融市場中運用的其他四部國際性準則(四部準則概覽見原文件的附錄),分別為:《精算實務國際準則(ISAPs)》、《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IAASB)業務約定準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s)》以及《全球投資表現報告標準(GIPS)》。選取這四部準則是因為它們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它們均為國際性準則;第二,廣泛應用于不同地區和法系;第三,它們均與評估有所關聯,故在執行某些評估業務時,除遵守IVSs外可能還會涉及到參考以上四部準則;第四,其條款均涉及職業判斷相關內容。
通過對上述四部準則結構的分析,準則委員會有以下發現:
1.盡管四部準則結構不盡相同,但有兩點是共通的:首先,準則均包含強制性的準則要求以及支持性的指南。其次,用“standards”一詞指代準則所有的組成部分;
2.在IVS 2013的“簡介”一節中關于準則的應用包含了如下意思:若遵守IVSs開展評估業務,則不僅需要遵守相關準則條款,還必須考慮支持性指南??梢钥吹?,IAASB的業務約定準則、IFRSs某些附錄,以及GIPS中的表述均與IVSs的上述意思相近,即應用準則必須考慮準則的指南部分;
3.《國際審計準則》(ISAs,屬于IAASB的業務約定準則)和GIPS中的做法與IVSs中的做法一致,將遵守準則而必須做出的行為稱為“要求(Requirements)”。一些準則制定者把準則體系中不提出“要求”的文件稱為“應用與其他解釋性信息”(如ISAs)、“應用指南”(如IFRSs)及“建議”(如GIPS)等。此外,一些準則制定者也允許雖與準則一同發布但并不作為準則一部分的文件,并伴有明確說明??傊?,各準則不論用何種名稱指代強制性要求、指南,以及不屬于準則體系的文件,都會對該部分的性質做出清晰說明,即明確它們是否屬于準則體系。
1.關于IVSs中“準則(Standard)”一詞指代的范圍問題。
觀點一:僅包括IVSs中必須遵守的規則和原則;
觀點二:代表對質量一定水平的要求,因此不僅包括必須遵守的規則和原則,還包括用來輔助這些規則和原則落實的指南和支持性信息。
2.關于準則“強制性”的含義。
觀點一:僅指遵守IVSs準則文件中必須遵守的要求。在考慮是否合規時不用考慮其他文件規定;
觀點二:指遵守IVSs準則文件中必須遵守的要求,且需要考慮準則中的支持性信息和指南。
3.針對TIPs目的可能不夠清晰這一問題,是否需要對現有TIPs進行修改的問題。
(1)考慮已發布的和征求意見階段的所有TIPs,“技術文件(TIPs)”這一名稱是否合適?
(2)目前TIPs是否有利于準則的理解和運用?
(3)目前有無不合適的內容,或有無不應作為準則的內容?
4.您認為準則委員會是否應該制定注釋、指南和信息來支持準則中的概念、原則和要求?
5.上述四部準則中有無可吸收的優點來進一步增強IVSs的表述和清晰性?
6.目前IVS準則體系包含五類準則文件,委員會正在考慮進一步區分強制性要求和支持性信息。也在考慮將準則文件按主題進行歸類,以幫助準則使用者找到所需信息。但國際上也有不做區分的準則,如IFRSs僅按照發布日期順序進行編號,而不對準則的主題類型進行分類。您對此問題有何看法?
7.在2013年IVSC發布的《國際評估準則內容與范圍》文件中有“準則范圍的局限”一節,請問是否同意其內容并對準則應該排除的內容做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