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宏光
歲末回首
宮宏光
《中國軍轉民》伴隨著我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又走過一年。歲末回首,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走入國防科技工業的宏大隊伍之中,投入中國軍民融合的偉大實踐之中,融入廣大讀者作者的密切合作之中,《中國軍轉民》才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具有持續的創新力。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看到并報道了政府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如制定發布了2015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劃,出臺了相應的配套政策,在軍工企業改革與轉型升級、自主可控技術裝備的創新發展、國防科技成果的雙向轉移轉化、軍工制造裝備國產化等取得顯著成效。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并報道了國防科技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為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統籌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我軍的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戰斗力轉型升級;軍工裝備和制造技術水平也登上新的臺階,今年7月舉辦的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成果展就集中展示了“十二五”軍轉民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領先世界走向國際,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披掛完畢整裝待發,C919大型客機定型下線飛向藍天……
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并報道了在政府和軍隊進一步開放軍品市場方針政策的激勵下,民營企業參與軍品科研生產猶如春潮涌動呈現從所未有的生動局面,僅在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站注冊的民營企業就達7000余家,其中,不乏取得突出業績的企業,他們已成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的一支重要方面軍。如江西泰豪為通訊指揮系統、雷達及電子對抗系統、衛星導航系統配套機電和電子產品,成為國內上市的大型民參軍企業;寧波星箭為航天、航空、艦船等多領域裝備配套連接件和閥門,在該領域市場占有較大份額;唐山威豪打破國外霧化鎂粉對中國的封鎖和技術壁壘,自主研發鎂粉的技術和產品國內首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過去的一年,我們看到并報道了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適應改革形勢的發展,堅持四個面向四個服務所取得的顯著成績。如成功舉辦軍民融合發展成果展暨軍民融合高峰論壇、拓展和深化數控機床、儀器儀表等軍工裝備國產應用長效合作機制專項行動、組織開展民營企業“走進軍工”的交流見學活動……
即將過去的2015年,帶給我們的是進步,是發展,是機遇,同時,也帶給我們新的問題、新的困難、新的挑戰。《中國軍轉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有信心與投身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和發展的志士仁人一道,豪情滿懷地走向2016!走向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