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 進
以童趣語言謳歌生命之神圣
——評《鳳凰的山谷》
□文│岳 進
近年來,隨著作家們把資源環境保護、生態倫理納入創作范疇,涌現了許多優秀的生態文學作品,生態文學逐步興起,成為了當代文學界一道亮麗的新景觀。就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言,生態文學不僅僅是面向成人世界的文學樣態,更應為兒童讀者帶來教育和滋養。而晨光出版社《青青望天樹·中國原創兒童生態文學精品書系》中,由兒童文學作家金曾豪所著的《鳳凰的山谷》(2014年4月出版)一書,以童趣的語言禮贊生命和自然,講述了一個詩意田園又發人深省的故事,并在藝術上實現了兒童文學和生態文學的完美結合。
作者金曾豪是中國當代兒童文學作家,曾出版《青春口哨》《蒼狼》《藍調江南》等40多部作品,曾獲得冰心兒童圖書獎、國家圖書獎、紫金山文學獎、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文學獎等多個獎項。作為“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的《鳳凰的山谷》一書,還入選了第十三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作品立足生態文明的視角,用生動的文字、牧歌式的情趣和對鄉野生態的描寫,徐徐勾勒出一個質樸、原始、渾然天成的鄉間“桃花源”,通過講述商業開發對動物和環境的破壞,控訴了人類的貪婪對這片祥和之地的吞噬,探尋生態危機的緣由,追問人類的生態良知,喚起了讀者對萬物平等、生命神圣、天人合一、生態和諧的共鳴。兒童話語的筆觸、充滿美感的自然畫卷、對生態現實的深入思考,使得該書兼具思想性、哲理性與藝術性,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原創兒童生態文學精品,恰如著名評論家朱自強先生所說,“這是生態文學的真正境界”。
該書語言文字淳樸精美,刻畫形象輕柔細膩,將故事以兒童的語感和明快的節奏娓娓道來,對山林景物之美的展現信手拈來。無論是“正值盛年”的樟樹林、帶著兒女曬太陽的母雞“劉桂花”,還是“碧水泱泱”的鳳凰潭、為水牛豆豆撓額頭的龍年老漢、在牛頭上隨意翻找的小公雞“赳赳”,在作者筆下都彰顯著一種自然生態的親切和閑適。作者切合兒童的語言習慣,游刃有余地在口語與書面語、浪漫與平實、抒情繾綣與理性反思之間切換,文筆直達內心。
在童話之余,作者更要表達的是一種生態文學的態度。作者在書中繪就了一幅寧靜安逸的畫面和萬物有靈的生態秩序,意在贊美生命的神圣,提示人們樹立生態智慧,即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具有合理性和現實性的存在,眾生皆平等,萬物皆有情,沒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令人肅然起敬,生態和諧不僅僅是關愛草木動物,更是要發自內心地產生對生命、對一切生物的膜拜和尊重。
這種對生態平衡的珍愛,對生命之美的歌頌,一直在看似輕松的情節中徐徐道來。直到作者筆鋒一轉,世外桃源終究躲不過工業文明和人類貪欲的侵襲,商業開發不僅改變了資源和環境,更為動物們帶來了致命的災難——貪財的旺仔殺掉了野鴨,銀子死了,赳赳成為了祭品,鳳凰飛去……曾經的安適愜意,曾經的融洽平衡,曾經的牧歌寫意,被無情地摧毀,那些質樸的人們和可愛的動物的生命和尊嚴被一再踐踏。讀到這里,不由有痛徹心扉之感。至此,作者賦予了故事強烈的生態道德教育意義,發起了對生態良知的詰問,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對生態和諧理念的追求。
在故事結構上,作者將筆墨重點放在對鳳凰的山谷的細致描述上,不動聲色地徐徐道來,如清泉深流、潤物無聲般直抵人心。雖然敘述故事矛盾的篇幅不大,但突然轉折,這方承載著夢想的凈土之殤令人震驚心痛、難以自已,如此寫法可謂厚積薄發。純凈的語言,跌宕的情節,深刻的警示,讀書的過程亦是一次蕩滌心靈、領悟萬物有靈、正視生命與自然之意義的過程。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文學藝術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