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佳飛
謹慎看待消費增長
來佳飛
標準普爾公司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得出“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將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戶,認為只有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這四個賬戶分別為:第一個賬戶是日常開銷賬戶,為“要花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10%,支付衣服、美容、旅游等的短期開銷;第二個賬戶是杠桿賬戶,為“保命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20%,主要是意外傷害和重疾保險,專款專用,保障家庭成員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第三個賬戶是投資收益賬戶,一般占家庭資產的30%,為“生錢的錢”,投入股票、基金、房產等風險資產;第四個賬戶是長期收益賬戶,為“保本升值的錢”,一般占家庭資產的40%,為保障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給子女的錢等。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被公認為最合理穩健的家庭資產分配方式。它來自于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雖然并不是大多數家庭資產的分配方式,但應是經濟基礎和綜合素質相對較高家庭的選擇,是中產階級家庭資產配置的主要取向。從中可以認為,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對資產管理的認知,收入中用于日常消費的比例具有下降趨勢,到一定階段會維持在基本的水平(10%左右),而將大部分資產投入銀行、保險、證券等可獲取收益的金融資產。2014年浙江GDP突破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隨著居民素質的提高以及對于投資理財的認識提升,居民家庭理財方式可向標準普爾家庭資產分配方式演進。
2014年,全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人均消費支出22552元,消費占到可支配收入的69%。如果按照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的標準來看,日常開銷金額較為合理的占收入的10%。然而,對浙江絕大多數家庭而言,即便是按照就業人員來說,只占收入10%的消費水平仍然不可想象。2014年,浙江省全社會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8145元,如果按日常開銷只占收入的10%算,一年可用于消費額僅為4814元,顯然并不符合實際情況。而由于統計的缺失,全社會零售品總額不包含部分服務業消費數據以及當下海淘、微信銷售等無法納入統計的部分,居民消費其實占比應更高。
從另一個角度看,浙江向來是藏富于民的大省,居民儲蓄率排名在全國前列。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分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全省居民儲蓄余額31167.48億元,如果按常住人口5508萬人據算,人均儲蓄56586元,高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但事實上,近年來居民儲蓄增量呈現下降趨勢。2014年全省新增居民存款為1807億元,人均儲蓄增量僅為328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10%。相比發達國家,浙江居民投入保險市場的金額遠遠小于儲蓄額。浙江保監會統計2014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僅為1051億元,人均1908元,僅占可支配收入的5.8%,這與第二賬戶20%的配給比率相去甚遠。當下,股市進入牛市,大量存款跑步進入股市,家庭資產中第三賬戶的比例有望大幅增長,而筆者認為這不是一個短期的現象,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增長,合理的資產配置方式應該是未來家庭的選擇,投入基金、股票的資金具有向上的趨勢。
自1997年以來浙江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要想實現2015年社會零售品總額11%的增長目標,人均消費支出須增長10.5%以上,而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8%,意味著消費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須提高近2個百分點。雖然消費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將有所增長,但收入的持續上升對消費的邊際效用將持續下降。對比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消費占收入比增長不可持續,需謹慎看待消費體量的增長。
根據“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應有兩個發展趨勢,一是消費增長須更多依靠中產家庭的力量,二是從注重消費增量向結構優化轉變。從第一個角度看,當前消費在平均收入中占比已經很高,中低收入家庭對于消費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消費增長更多來自于中高收入家庭,須積極培育、擴大浙江中產階級的基數。從第二個角度看,在增量有限的情況下,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應加快加快從物質型向服務型轉變、從大眾化向個性化等的轉變,從而以消費結構的優化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