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涯
消費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
王涯
隨著經濟逐步向新常態過渡,傳統的“三駕馬車”增長路徑正在發生變化,投資趨緩、外貿轉型、消費升級成為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重要特點。而隨著全省就業創業環境加快改善、居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消費需求更加多元化、消費供給更加人性化,消費產品的更新換代也將步入快車道,消費將成為“十三五”時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動力。這將促使企業不斷調整生產策略、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產品和服務,進而由于產業關聯效應和價格引導效應傳導至相應生產領域。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和消費結構的高級化將促使生產和服務向縱深發展,從而大大改變全省產業結構的組成、匹配關系與運行方式,從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
今年一季度,浙江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112.35,比去年同期提高2.96,繼續保持在“樂觀”區間平穩運行,消費者對當前消費環境滿意度以及對未來經濟生活預期穩中向好。一季度全省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3元,同比增長8.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786元,同比增長5.8%,消費潛力加快釋放。隨著消費熱點逐步向服務消費、信息消費、綠色消費和鄉村消費市場等領域邁進,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優化。調查顯示,浙江消費者把剩余的錢花在“購買各類生活用品(如衣物、化妝品等)”的比例最高,占到58.14%,其次是“旅游度假”37.88%,花在“外出就餐”、“休閑娛樂(電影、游戲、書刊)”和“培訓教育”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37.20%、36.80%和32.86%。消費者對旅游度假、綠色食品、教育、文化等消費越來越具有旺盛的需求,這必然會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催生一批新興產業的加速成長。筆者以為,下階段應以進一步優化消費結構為引領,助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以服務消費帶動現代服務業優化升級。2014年浙江服務業在三產中占比為47.9%,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服務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2.1%。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用于食物消費的支出逐漸減少,以電子商務、快遞物流、旅游、文化、體育、娛樂、健康養老等為主的服務消費正在成為居民消費的一個重點,為居民消費結構優化和升級轉型提供了強大基礎。下階段,應繼續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養老、教育等生活性服務業和物流、電子商務、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開放服務市場,加快PPP模式在服務業企業中的資金引導作用,積極吸引民間資本進入,以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帶動服務業行業結構轉型升級。
——以信息消費引導信息經濟產業大發展。近幾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以網絡消費為主的信息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由此帶動電子商務、云計算等信息產業加速成長,推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發展。2014年1-11月,全省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7%,高于規上服務業企業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同期利潤率為31.8%,居服務業各門類之首。下階段,伴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信息消費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空間將更為廣闊,并通過其強帶動作用,進一步拉升消費需求,以此改造和促進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
——以綠色消費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綠色消費需求是一種超越自我的高層次消費,它不僅僅考慮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更注重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目前,隨著人均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以及政府對綠色消費的大力倡導,綠色家電、綠色汽車、綠色食品、新能源消費等綠色消費正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消費行為習慣,進而助推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下階段,應進一步加快綠色消費的應用,在借鑒國外經驗基礎上,加快建立鼓勵綠色消費的財政政策支持體系,加大對綠色產業補貼額度,通過建立“綠色信貸體系”和“環保專項基金”,對有利于節能減排、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信貸便利,發展消費信貸,助推綠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