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企業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探討
王博
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企業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企業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在企業折舊的固定資產類別中,房屋建筑物折舊占比大,其折舊方法的精確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收益、風險及現金流量,進而對企業籌資、投資、分配、市場價值乃至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都將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合理處理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資產折舊,對企業的經營關系影響重大。
我國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房屋、建筑物折舊最低年限為20年,稅務機關在實際操作中以最低年限作為標準。基于會計學的謹慎性原則,通過考察比較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筆者認為,現行的企業房屋建筑物折舊年限標準值得商榷,以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作為建筑物折舊年限才更合理。
目前,關于企業建筑物折舊年限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一些: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十六條“企業確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當考慮下列因素:(1)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2)預計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3)法律或者類似規定對資產使用的限制。”第十九條“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p>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九條“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p>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中房屋、建筑物折舊的最低年限為20年?!倍悇諜C關在實際操作中據此以20年作為折舊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1)居住用地七十年;(2)工業用地五十年;(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四十年;(5)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四十一條“土地使用權期滿,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請續期?!?/p>
第四十三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各種方式依法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p>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中規定“(1)臨時性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2)易于替換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3)普通房屋和構筑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4)紀念性建筑和特別重要的建筑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若建設單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設單位的要求確定?!?/p>
——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第三條規定“參與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勘察單位項目負責人、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工程設計使用年限內對工程質量承擔相應責任?!?/p>
以上法律法規至少說明了以下兩點:一是固定資產應確定使用壽命并可據實調整;二是建筑物設計使用年限及其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年限存在超過20年且建筑質量得到保證的情況。因此,稅務主管部門規定企業建筑物折舊年限一概為20年值得商榷。
固定資產是一種非現性質的固定成本。作為固定資產之一的房屋建筑物,其折舊年限應在我國特有的土地國有制前提下,結合土地使用權年限、房屋設計標準年限綜合考慮,能有效解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簡單化、《企業會計準則》表述原則化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脫節之矛盾。為此,建議如下:一是正常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筑物,以投入使用次月起的剩余土地使用權年限作為折舊年限;二是土地使用權續期的建筑物,應在續期明確的次月起調整折舊年限為:剩余土地使用權年限與原設計標準年限的較短者減已計提折舊年限;三是提前處置之房屋建筑物,按原規定折舊;四是劃撥土地之房屋建筑物,以《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規定之設計標準年限作為折舊年限。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