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良
基層醫院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超標的原因及對策
馬占良
基層醫院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普遍存在超標現象。本文對2014年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揭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和醫院感染管理對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影響,并從醫生用藥習慣、醫院感染管理和手術室管理的各個環節查找超標原因,探討規范使用抗菌藥物的途徑和辦法。
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超標原因;對策
近些年,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越來越重視,管理力度不斷加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規范化管理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基層醫院抗菌藥物臨床不規范使用仍比較嚴重。旗縣二級綜合醫院,作為農村牧區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承擔著旗縣域居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危急重癥搶救及疑難病轉診的任務;抗菌藥物能否合理應用,直接關系到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為了揭示基層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現狀,本文只從我院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作為切入點,分析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超標的原因,探討規范使用抗菌藥物的途徑和辦法[1]。
《內蒙古自治區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2年版)》規定,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不超過50%;住院患者外科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控制在術前30 min至2 h(剖宮產手術除外);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不超過24 h[2]。通過我院2014年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各項指標均超標嚴重,441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有 386例(87.5%)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超標37.5%,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控制在術前30 min至2 h者61例(13.8%),不足14%,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不超過24 h者14例(3.2%)。
2.1 醫生憑經驗和習慣用藥 長期以來,基層醫院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時間一般為7 d,有的長達10~14 d。近兩年,隨著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力度不斷加大,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下降 10%左右,用藥時間減至2~3 d。相對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生往往更依據其臨床用藥經驗,術后預防使用抗菌菌藥物后方能認為治療有效。
2.2 醫生對抗菌藥物缺乏全面的認知 醫生在臨床
醫療活動中,熟悉抗菌藥物的作用、用途、用法和用量,而對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往往知之甚少,或是忽略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醫生更重視預防感染,而對濫用抗菌藥物給患者造成的經濟負擔和可能引起的耐藥菌感染及不良反應則很少顧及。
2.3 醫院給科室下達藥品收入任務 有時,醫生在不該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下,為完成醫院下達的藥品收入任務,對患者預防用藥2 d。
2.4 手術環境對醫生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影響 手術室內的人員、物流、規范管理、流程運行是影響室內空氣潔凈度的重要因素,從而對醫生是否選擇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產生影響。
2.4.1 手術室布局設計不合理 手術室布局不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污分流的要求,限制區、半限制區、非限制區無明顯分界,無菌手術間與污染手術間設置不合理;通道設計無法滿足醫生、患者以及清潔和污染物品的分流,缺少無菌物品傳遞窗口。
2.4.2 手衛生消毒不規范 醫院缺乏對手衛生的監督管理措施,手術醫生對手衛生消毒不重視,術前不按七步洗手法操作,或直接忽略這一環節。
2.4.3 患者術前準備不到位 基層醫院由于受基礎設施條件的限制,不能為手術患者提供術前淋浴,做術前常規準備時,護士往往忽略患者個人衛生;或為降低運行成本,醫院不能為患者配備患者服,而有可能對手術造成污染。
2.4.4 手術室管理不規范 手術醫生洗手衣、拖鞋管理隨意,清洗消毒不到位,醫生在限制區和非限制區之間走動不受任何限制,也不更換拖鞋。接送患者推車不能每日進行清洗和消毒。
2.4.5 層流凈化設備日常維護不足 空氣凈化裝置未按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日常保養維護,過濾網定期更換不及時。手術室空氣日常監測不到位,空氣培養不規范。
2.4.6 一次性物品管理不嚴格 對一次性物品在領用和使用前檢查不認真,造成不合格一次物品進入手術間。
3.1 加強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培訓工作 廣泛宣傳衛生管理部門下發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要求醫務人員在臨床治療中必須遵循。同時加強抗菌藥物相關知識的培訓,尤其是濫用抗菌藥物所帶來的危害,要廣泛宣傳,深入宣傳,人人皆知。
3.2 發揮臨床藥師作用 臨床藥師要充分發揮藥學優勢,深入臨床一線與醫師多溝通交流,取得醫師的理解和信任,指導和促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醫院應從制度上保證臨床藥師的地位,醫院管理層應加大執行力度,大力支持藥師開展工作,充分發揮臨床藥師監督指導作用。
3.3 醫院應加強規范化管理
3.3.1 加強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的管理 通過醫務科、質控辦和臨床藥學室的職能作用,加大對臨床應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力度。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制訂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并落到實處。對于在臨床醫療活動中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科室和醫生給予獎勵,而不規范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和醫生則應給予相應的處罰[3]。
3.3.2 加強醫院感染管理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應制訂并落實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工作規范,嚴格執行有關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準,同時要對全體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相關法律法規、工作規范和標準、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對違反技術操作規范和工作標準的科室和個人要給予嚴肅處罰。
3.3.3 依法依規辦事 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制訂各項規章制度和年度工作計劃,維護廣大患者的合法權益,杜絕給科室下達藥品收入任務,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3.4 改善手術室硬件條件 手術室硬件條件“先天不足”主要有潔污不能分流,人和物不能分流,潔凈區內在不同空氣潔凈度級別間未設置隔斷門,對物流未設傳遞窗。著力于改善以上情況,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室內環境污染,提升手術醫生對Ⅰ類切口手術感染安全的信心。
3.5 抓好手術五個環節的管理 抓好手術切口五條感染途徑的管理,是預防Ⅰ類手術切口感染的關鍵。具體管理如下。
3.5.1 手術室空氣凈化管理 手術室應進行嚴格的空氣消毒。層流凈化手術室要按規定每周對新風機組設備進行清潔,每2周對凈化機組設備進行清潔,潔凈區內的送風口應定期清潔,回風口格柵應每天擦拭1次,過濾網每周清潔1~2次,風道應1~2年清潔1次,對各級過濾器按照要求定期更換,保持手術室環境衛生控制指標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定期對手術室空氣進行培養,保證手術室空氣在靜態下達到空氣衛生學標準。
3.5.2 一次性物品的管理 手術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是預防控制手術切口感染的重要環節,對患者術后切口的愈合起關鍵作用[4]。一次性物品使用前應按有關規定做好產品包裝、質量及消毒滅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應貯存在無菌間內,設專人定期檢查、管理,避免與非無菌物品和其他儀器共同存放。
3.5.3 醫生手衛生消毒管理 醫生手衛生消毒是預防控制手術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醫院管理層應高度重視,加強對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的指導與監督,提高其依從性,對于不按規范進行洗手消毒的醫生,杜絕進入手術的下一個環節,并按違反技術操作常
規嚴肅處理。
3.5.4 患者的術前管理 術前常規準備時,護士應為患者配備患者服,并加強對其個人衛生的重視;按手術部位做好術野皮膚準備工作,如皮膚準備超過24 h,應重新準備。
3.5.5 洗手衣、拖鞋、推車管理 手術醫生的洗手衣應由手術室統一管理,一人一用一洗一消毒。麻醉師和巡回護士洗手衣可以專人專用,但也應保持每周至少1次的清洗消毒;拖鞋應由手術室統一管理,使用完畢統一清洗浸泡消毒后備用;手術室接送患者的推車應加強每日清潔消毒處理,避免造成地面細菌傳播。
總而言之,基層醫院應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醫院感染這兩個重要環節的管理,而手術室管理又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所提出的問題,是很多基層醫院存在的共性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臨床應用抗菌藥物就很難規范,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也很難達標[5]。
[1]徐偉英,何萍,李永瑾.手術室醫院感染的細節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392-1393.
[2]周豐華.層流凈化手術室的管理[J].全科護理,2009,7(4):908-909.
[3]鮮玉梅,曲志清.加強手術室質量管理控制醫院感染[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9):83-84.
[4]孫志文.臨床中濫用抗菌藥物現象的分析[J].赤峰學院報(自然科學版),2011,27(1):47-48.
[5]陸桂喜.開展臨床藥學工作提高醫院合理用藥水平[J].藥學教育,2009,25(1):22-24.
The Grass-roots Hospital Patients with Type Ⅰ incision Operation of Preventive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atio exceed the Standard
Ma Zhanliang
Preven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exceed the standard phenomenon exists generally in grass-roots hospital patients with type Ⅰ incision operation.In this paper,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type Ⅰ incision operation preventive used of Antibacterial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2014.To reveal the clinical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using the effect of antibacterial drugs on patients with type Ⅰincision operation prevention,And from the doctor's drug habits,Management of infection in hospital and operation room management each link search exceed the standard reason,To explore ways and means to regulat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Patients with type Ⅰ incision operation;Preventiv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exceed the standard; Reason;Countermeasure
R619;R96
A
1673-5846(2015)07-0026-03
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人民醫院,內蒙古通遼 02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