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虎林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河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 楊虎林
河北省毗鄰津京,又是沿海省份,不僅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擁有以兵器凌云集團為代表的軍工企業,以石家莊軍事指揮學院為代表的軍事院校,以曹妃甸為代表的軍民融合基地,在軍民融合方面有著獨特而豐厚的資源,同時迎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我省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兩大難得的機遇。如何落實黨中央關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軍民融合發展,促進軍民資源相互溢流,提升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雙重效益,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實踐的重大現實課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并把“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作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要內容。反映了我們黨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勢下,對進一步推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是我們黨對時代需求的敏銳洞察和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重大戰略決策。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過程,是一個資源統籌配置的過程。河北省毗鄰津京,又是沿海省份,不僅地理位置特殊,而且擁有以兵器凌云集團為代表的軍工企業,以石家莊軍事指揮學院為代表的軍事院校,以曹妃甸為代表的軍民融合基地,在軍民融合方面有著獨特而豐厚的資源,同時迎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我省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兩大難得的機遇。如何落實黨中央關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軍民融合發展,促進軍民資源相互溢流,提升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雙重效益,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實踐的重大現實課題。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戰略思想,是站在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統籌考慮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形成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改變原有由行業領域的“板塊式”機械對接深化到按照軍民兩維資源的市場化融合,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機整合、優化配置,使國防建設脫去神秘外衣,融入到社會建設大熔爐中,在機制、體制上形成軍民強強聯動和優勢集成,實現背靠一個資源,發揮兩維效益的“兼容式”雙贏發展。毋庸置疑,“軍民融合”戰略思想,為河北省科學統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提供了指導方針和嶄新思路。
河北是沿海地區,又處在環首都經濟圈,地理位置特殊,加之駐地部隊、軍事院校、國防研究院所、軍工企業眾多,擁有著獨特而豐厚的國防資源。近年來,隨著河北省《關于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工業強省的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經濟規模的快速增長,民間積累的人才、技術、物資等資本日益雄厚,軍民融合產業園區不斷投入運行,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的深入推進,河北省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河北省經濟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提出了遵循市場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要求。2014年,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在軍工企業調研時強調要加大軍民融合力度。省長張慶偉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突出頂層設計,注重法規制度建設。這既是對河北省國防科技工業的戰略定位,也為國防科技工業在新的起點上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由此可見,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統籌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推進軍民兩維資源共享,提升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益,建設工業強省的必由之路。
1、突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樹立依靠社會力量建設國防的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任何一項偉大變革,都是思想涅槃重生、觀念大革新的結果。事實上,思想觀念上的枷鎖,比實際工作中的障礙更難打破。落后的思想觀念是制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深層次原因之一。由于我軍各兵種相對獨立發展的特殊經歷,形成了“自我保障”、“獨立發展”的觀念。這種傳統觀念與市場經濟所固有的利益機制相結合,又形成了基于經濟利益的“本位主義”觀念。實踐中存在的重復建設、各自為陣,力量分散、資源閑置、改革中強調所謂“客觀困難”等,其實質上都是思想保守、觀念陳舊所致。因此,在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階段,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決破除一切妨礙融合發展的思想觀念,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首先要以確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思想為基點,千方百計增強全民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意識,破除對軍民融合發展的誤解,樹立開放式發展觀念。其次要破除國防建設由政府和軍隊包辦的觀念,樹立由社會力量共辦國防的觀念。第三要破除國防建設只能由計劃調控的觀念,以市場為導向,樹立市場競爭意識;通過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凝聚改革共識,增強改革信心,最大程度喚起社會大眾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熱情。
2、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加快武器裝備市場化采購步伐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過程,是一個資源統籌配置的過程。資源的統籌配置必然要調整改革原來的利益分配方式,必然要觸動既有利益格局,削弱一部分人獲取利益的權利和機會。這就難免使深化改革舉措受到抵制,引起反彈,產生阻力。所以我們要敢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勇于應對不同利益的訴求,積極平衡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改變過去習慣于用行政手段調配資源,不善于利用市場機制的做法。在綜合衡量各方利益關系的基礎上,讓市場決定資源的價格、流向,通過競爭決定企業的參與程度,從而優化融合資源的配置結構,提高融合資源的配置效率,實現融合資源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找準國家、軍隊、企業利益的契合點,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合力。在涉及利益再分配方面,我們要以壯士斷腕、舍我其誰的大無畏精神,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同時,隨著軍民融合“蛋糕”的越做越大,重新分切“蛋糕”的難度也會逐漸減少,包括軍工企業、管理者、政府、監管者、市場、社會大眾等利益相關方都會成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贏家,最終實現各得其所、皆大歡喜的局面。
3、以市場為導向,加強軍民兩用技術開放和共享力度
河北軍工早期開發的民用產品大多數缺乏競爭優勢,主要原因是汽車及零部件、家用電器等民品技術與軍用技術關聯度低,市場及技術門檻低,造成與民營企業短兵相接、惡性競爭,上百種民品由于成本高、不貼合市場需求等原因逐步退出市場。究其深層次原因,一是早期的軍轉民并不是真正從市場的角度出發,而是企業利用現有技術、人力等資源轉向民品生產。這只是生產能力的調整,并沒有達到軍民融合、相生共榮的效果。二是軍工企業軍轉民最初走的是一條完全獨立于軍品研制以外的發展道路,造成資源分割,各自為戰。在開發軍用技術的同時,未考慮民品市場的實用性;沒有按照工藝相似、技術相近的原則開發民品,從而使軍工技術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造成民品核心能力不突出。所以軍工企業要真正走上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就必須按照軍民一體化要求,加大軍民兼容技術、設施的開發和利用力度,加速軍工和民用技術相互轉化,形成“背靠共有資源,面向兩個市場”機制,促進國防資源和民用資源相互溢流、優化配置。如位于河北涿州的兵器凌云集團,立足核心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相關多元,穩步發展了汽車零部件、市政工程管道系統內的車身系統、汽車管路系統、傳動系統、裝飾密封件及燃氣管道、給水管道等產品,提升了軍民融合技術能力,推動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4、完善民企“參軍”基礎平臺,推進民營資本廣泛參與國防建設
隨著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民間資本的日益雄厚,他們參與武器裝備研制的愿望越來越強烈。河北目前有近千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在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都與傳統軍工企業相比肩,有的技術水平甚至高于十大軍工集團。為了提高社會力量參與國防建設的積極性,河北省要加大貫徹實施《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軍民結合產業發展的意見》、《河北省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園區暫行管理辦法》、《河北省軍民融合型企業(單位)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地方性法規力度,引導優勢民營企業、優質社會資源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打破軍地界限、“行業壁壘”, 建立國防建設需求信息發布制度和軍、民供需對話機制,推動軍民之間科技資源共享,對民企“參軍”給予政策扶持,在部隊需求信息、融資、稅收等方面和軍工企業同等的待遇。比如在基本建設中貫徹國防要求,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民用技術軍用以及民用企業進行武器裝備研制生產,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對此,要建立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使融合發展具有穩定而明確的利益補償渠道。此外,還要研究解決、完善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范圍、市場競爭約束管理制訂制度及軍標、質量、保密等基礎條件建設。我們既要讓各個部門、各個地區、各個單位樹立全民建國防的觀念,又要在制度設計上實現公共利益與部門、企業利益的結合,實現軍民融合的責任驅動與利益驅動相結合,出臺規范的融資投資、風險補償政策,吸引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國防和軍隊建設。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融合和發展,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無論是國家主導的項目,還是軍隊牽引的建設,乃至是河北省;不管是共同合作、雙方委托或是獨自承擔,都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放在市場這個大背景下,在這個統一的平臺上遵循市場規律去實施。其次要體現市場公開透明競爭。市場競爭就是實現優勝劣汰,突出效益效率,確保在競爭中將最先進的技術、最優良的質量、最完善的服務納入國防和軍隊建設,為早日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特種能源集團晉東公司黨群工作處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