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宏
(中國人民銀行普洱市中心支行,云南 普洱 665000)
孟連(勐阿)口岸金融機構設置情況:該口岸1991 年被省政府批準為以縣城為中心的國家二類開放口岸。邊民互市區(勐阿)設有金融機構營業網點2 個(郵儲銀行1 個、信用社1 個)、農行ATM 自助設備1 臺。在離邊民互市區(勐阿)42 公里的縣城,有金融機構網點7 個(農行2 個、郵儲銀行1 個、信用社4 個)。目前,孟連農行正積極申請恢復2008 年6 月撤銷的勐阿營業所。
江城勐康口岸金融機構設置情況:該口岸2013 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目前,該口岸暫無金融機構營業網點。但為有效解決邊境口岸地區金融機構缺失問題,2014 年,江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在當地人民銀行的積極引導下,認真考察、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目前已完成了金融服務網點在勐康口岸的選點和征地工作。在離勐康口岸36 公里的縣城,有金融機構營業網點6 個(農發行1 個、農行1 個、郵儲銀行1 個、信用社3 個)。
在實現沿邊4 縣邊境沿線自然村惠農支付服務全覆蓋的基礎上,孟連縣農村信用社先行先試,特別是在獲得省銀監局批復開辦外匯業務后,積極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已將POS 機在緬甸邦康市投放3 臺;而農業銀行孟連縣支行也在邦康市投放11 臺“智付通”轉賬電話(為境外客戶提供電話大額轉賬服務,限額為當日累計100 萬元)。
至2014 年末,孟連縣農業銀行為境外機構開立NRA 賬戶3戶,為持有緬甸特區身份證及出入境證明的非居民個人開立NRA賬戶30 戶;孟連縣農村信用社為境外機構開立NRA 賬戶2 戶,為持有緬甸特區身份證及出入境證明的非居民個人開立NRA 賬戶88 戶;西盟縣郵政儲蓄銀行為境外居民開立定期存款賬戶2 戶,農村信用社為境外居民開立定期存款賬戶1 戶;江城縣農村信用社為持有越南身份證及出入境證明的非居民個人開立NRA 賬戶7 戶。
自2012 年農業銀行孟連縣支行與緬甸邦康市商業銀行搭建起結算平臺以來,結算業務量及金額逐年增加。2014 年,結算業務量186 筆,金額5.93 億元,比上年增長2 倍。該結算平臺的搭建并隨著孟連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加入,在促進全市邊境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為企業有效規避匯率風險,降低結算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以及促進地方涉外經濟發展方面是一個積極的嘗試,同時,也是支持沿邊金融綜合試驗區建設的重大金融服務創新。
2014 年8 月,人民銀行普洱市中心支行批準孟連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在外匯局完成對該社金融機構代碼及金融機構標識碼的賦碼工作后,至10 月,該社系統已成功接入人民銀行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及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間接申報系統,并順利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普洱市中心支局的現場驗收,成為全市首家開辦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地方性金融機構,進一步拓展了跨境人民幣結算的空間和范圍。至年末,該社已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3 筆,金額56.33 萬元。
由于緬甸撣邦第二特區的特殊性,雙邊銀行辦理結算業務暫未獲得相關部門的審批,業務辦理存在一定的政策風險;與江城縣接壤的老撾、越南邊境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匱乏,國內金融機構無從與之建立合作關系,而與老撾、越南接壤的江城縣各銀行、信用社開展涉外金融服務有限,與老撾、越南金融機構未建立任何代理關系,不利于邊境金融合作的深入開展。江城縣龍富通道邊民互市點上的小幣種兌換現象,可能會滋生成為“地攤銀行”。
由于緬甸與中國接壤的境外沿邊地區的銀行機構不具備銀行主體資格未加入國際清算體系,老撾、越南與中國接壤的境外沿邊地區無境外銀行機構,目前境內銀行尚未在境外沿邊地區設立機構和布放相應的自助設備終端,境內的銀行卡等非現金支付工具因境外沿邊地區無相應的受理環境而不能在境外沿邊地區使用;由于緬甸特區的高度自治,其居民無緬甸聯邦政府官方頒發的護照或身份證,如需在中方銀行開立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只能提供特區居民身份證或邊民證,但開戶銀行目前不能通過身份信息聯網核查系統對身份證的真實性進行識別,因而境內銀行在非居民辦理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開立時存在很大困難和風險,制約了銀行卡等非現金支付工具在境外沿邊地區的推廣;同時,普洱市境外沿邊地區貿易企業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也存在困難,原因是緬甸特區的特殊性,如境外機構開立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境外機構提供的開戶資料僅為特區政府頒發的證照,開戶銀行無法核實開戶證明文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又由于緬甸特區的特殊性,雙邊銀行辦理結算業務無政策依據,暫未獲得官方部門的審批,結算平臺的搭建創新仍處于先行先試的探索階段,業務辦理仍有政策風險,監管部門及銀行工作壓力較大。
現行2 萬元的人民幣出入境限額已遠遠不能滿足個人出入境攜帶、邊貿企業進出口業務和境內外銀行間用于跨境結算現鈔調運的實際需要,成為沿邊金融開放的主要政策制約瓶頸,亟須國家層面出臺政策給予放寬;絕大部分的人民幣出入境量仍置身于監管統計范圍之外,對實際人民幣出入境數量、境外人民幣現鈔存量的統計難度極大,目前也僅僅停留在估算層面。而且相關數據、情況涉及多個部門,有涉及境外的更難以獲取,人民幣跨境流動監測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局面;因人民幣出入境渠道不暢,造成境外人民幣使用成本長期居高不下,目前邦康市商業銀行手續費率為1.5‰,而農行僅為0.5‰,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邊貿企業跨境結算的成本負擔。
鑒于境外銀行非官方銀行性質,建議上級對境外非官方銀行與境內銀行如何進行結算出臺指導性政策和規定,為下一步進行業務往來制定規范性操作模式。將境外非官方銀行視同官方銀行對待,為雙邊銀行業務往來制定規范性操作規程并做好風險防范,為沿邊地區的境內外機構和個人提供便利快捷的跨境結算服務,促進沿邊地區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
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鼓勵中方銀行和外國銀行在邊合區設立分支機構,開展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采用非現金支付工具,到境外安裝POS 機、ATM 機等設備,切實做好跨境金融服務工作。積極探索跨境金融支付服務點相關工作,先行先試,在條件成熟的沿邊地區建立跨境金融支付服務點,便利沿邊境內外地區居民的金融服務需求。努力實現沿邊地區惠農支付服務點自然村全覆蓋目標。積極協調各方,在充分考察評估的基礎上,探索在孟連口岸建立刷卡無障礙口岸的可行性。針對境外地區的政治特殊性,允許境內銀行積極探索境外沿邊地區的機構和個人使用境外證件(邊民證或特區證件)在境內銀行開立賬戶工作;簡化聯網核查程序要求,簡化開戶手續,便于境外沿邊地區的機構和個人在境內銀行機構開立企業及個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
繼續做好人民銀行與周邊國家中央銀行簽署雙邊支付與結算協定的基礎工作,進一步推動境內銀行與鄰國邊境地區銀行建立以人民幣或鄰國貨幣為工具的邊貿結算體系,使“地攤銀行”失去生存的空間。
鑒于孟連等中緬邊境地區的特殊性,積極建議上級采取“一地一策”、“區別對待”等更加靈活的政策,進一步放寬對邊境特殊地區人民幣出入境的限制,將個人人民幣現鈔攜帶限額增至20 萬元,金融機構和企業按實際需要實行攜帶證管理。進一步完善人民銀行、海關、邊防武警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管理的協作機制,明確職責范圍,推動跨境結算業務的開展。積極探索由政府為主導的雙邊金融協調合作機制,推動人民幣次區域化。加強雙邊銀行多層次、全方位合作,放寬政策限制,鼓勵金融機構“走出去”設機構、安裝自助設備,為雙方企業經貿交往提供便利化的結算、融資等金融服務,降低境內企業和個人在境外使用人民幣的成本,吸納境外沉淀的人民幣正常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