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衛
(山西西山金城建筑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追求最大化的利潤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目標。在傳統的會計體系中,其導向是標準的成本法。在這種方向和目標的引導下,企業的發展很容易出現斷層。為了將企業的發展推向可持續的軌道,就應當將傳統的方向轉變成精益會計體系之下的成本企業管理,以解決在企業成產流程中出現的無用交易和浪費,最終促進企業資金回收率和競爭力的提高。
成本問題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但是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往往關注點只在利益至上,而其成本問題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這就造成了企業管理模式中的發展隱患。其常見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企業成本管理戰略思想薄弱。與企業經營管理戰略相同,企業的成本管理并非一個一蹴而就的工程和策劃,更多的是需要企業長期性的關注和策劃,其關注點也應當在企業的成本費用之上。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它的全局、長遠、抗爭和綱領等四個特點。但是,在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中,其戰略思想層次比較低,造成成本管理模式的僵化,最終導致企業的競爭力急劇下降。其二,企業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企業成本管理中所使用的方法落后,這就使得企業成本管理喪失了本應當具有的成本計量、估計價值、成本預測以及提供決策依據的功能。這些功能的流逝,將直接導致企業的整體管理效率下降,甚至會造成企業的運轉失靈,最終走向失敗。其三,不了解競爭對手。一個企業要想保證自己的成本管理理念能夠真正發揮效用,就需要了解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但是很多企業在生產的過程中,僅僅通過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率的方式進行市場競爭,很多時候卻忘了關注競爭對手。這就使得企業在很大程度上缺少重要的參考信息,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非常不利。
相比較于傳統的會計體系中的成本管理優勢,精益會計成本管理具有以下幾點優勢。首先,它能夠減少財務會計流程中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在精益初期,產品的供應商的最終認證還沒有得到最終的認證,這就使得會計人員能夠以更高的經濟參與到生產的價值流的改進過程中。相比較于傳統的會計體系,在這種模式之下,能夠釋放大部分會計人員的精力而轉向記賬等工作上,由此就能夠相應的降低他們在賬款流程上的資源浪費。其次,消除不必要的交易。在傳統的會計體系系統當中,會計人員需要定期的對原材料、員工以及生產任務等方面進行定期的報備,以保證賬面信息與實際信息的一致性。但是,使用精益會計體系下的成本管理方式,其成產周期能夠被大大縮短。這是因為在新的成本管理之下,生產者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基準來安排生產計劃。當然,在這種模式之下,制造商也還需要注意單元交易、原料成本、存貨跟蹤等方面的問題。
在精益會計體系中,主要包含了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方面。針對財務方面來講,需要對成本決策進行研究,其中JTT 存貨管理決策和特征是這項研究的基礎。JTT 存貨管理是一種較為新型的企業存貨管理辦法。它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降低企業存貨的過程中逐步將其存貨成本變為零。而要達到這種效果,既需要企業具有嚴格的生產系統和管理辦法,而且這種零成本的存在也說明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企業的存貨管理將會得到繼續的發展。這種模式相比較于傳統的存貨管理模式來講,它更加注重需求。其成本也不再是持有成本和訂貨成本的綜合。因為,JTT 存貨管理的理念是盡可能的降低存貨數量,并且最大限度地提升流動資金的數量,這樣的一種理念引導,毫無疑問地會促進企業的發展,并能夠為其提供長久性的發展動力。而針對非財務信息來講,它能夠將企業的經營活動以數據的形式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反映出來。非財務信息包括客戶價值、時間成本等計量指標。其中客戶價值實際就是企業根據客戶的需要為其提供的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當然,企業在提供這些服務是必須保證自身的個性,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而對于由于時間差異而產生的資金不同的價值差額的時間成本能夠反應客戶對于企業提供非財務信息的滿意程度。因為,時間成本與客戶滿意程度存在著反比例的關系,也就是說隨著實踐的推移,客戶的購買成本會降低,其時間成本也就越小。當然,這種關系存在的前提條件是相關成本以及客戶總價值保持不變。對于質量成本來講,主要關系到成本和產品的質量及服務成本,它是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成分,并與經營活動共存。另外,與財務信息相比,非財務信息的計量指標是根據計算而得到的,這就為財務指標提供了很大的補充信息。因此,在精益會計體系之內,價值流利用非財務業績計量指標完成對企業價值的跟蹤,其存在的主要目標就是不斷的改善企業的價值流,以降低企業的成產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運作效率。
企業的成本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實現長久的健康發展,因而企業必須高度重視這一問題。但是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之中,企業管理者對于成本管理問題的認識深度不夠,使用的管理方法也相對陳舊,而且往往忽略了競爭對手信息的了解,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近些年來,我國企業發展中出現了巨大的障礙,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之下,造成我國企業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處于劣勢,對于我國長期的經濟發展非常不利。為了扭轉這一局勢,就需要企業認清成本管理中現存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科學的解決的辦法。
通過實踐證明,實施精益會計體系下的成本管理,比較傳統的會計體系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它能夠有效降低存貨管理成本,減少不必要的交易,同時還能夠在財務會計的流程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由此可見,企業必須構建精益會計體系,重視企業成本管理這一因素。構建精益會計體系主要的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是財務信息方面成本決策問題。另外就是非財務會計方面的客戶價值、時間和質量成本以及非財務業績指標等內容。另外,還需要虛心借鑒國內外優秀的經驗,推動我國精益會計體系的發展,最終實現提高企業運作效率的目標。
[1]黃麗.精益會計體系視角下企業成本管理策略[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15):33-34.
[2]陰繼新.精益會計體系基礎上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知識經濟,2014,(6):89-90.
[3]蔣偉.基于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管理科學與工程2013,(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