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科
2014年中國A股市場完美收官。在巨額杠桿資金撬動下,金融股一枝獨秀,引領上證綜指全年上漲近53%,同時滬深兩市日成交量過萬億元人民幣,中國股市從熊冠全球一躍成為最為活躍的市場。不過,當指數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不少投資者卻“滿倉踏空”,甚至有些投資者還將在熊市賺的錢又賠了進去。顯然,這是典型的指數型牛市。
從各券商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看,業內對2015年中國股市普遍樂觀,只是在點位預測上高低不同罷了。從2014年底A股市場發動的“瘋牛”行情看,巨額資金和“杠桿牛市”是本輪行情最大的特征,市場追捧的邏輯主線圍繞券商等金融股的估值修復展開,低估值的大盤股也搭上了便車,而績差股和低價股并未啟動。
這一現象在2015年或將延續。中國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雖然國務院三令五申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但貨幣傳導機制和市場化配置資金的渠道并不暢通,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在新的一年難以有效改善,因此經濟基本面和企業實際狀況似乎并不支持全面牛市。
另外,通過融資融券和股權質押融資等杠桿引入的增量資金,在2015年也將面臨“去杠桿”和降低杠桿率的窘境。臨近2014年底,中國證監會啟動了券商專項檢查,是為了讓券商規范發展,避免一些券商過度使用杠桿。
在本輪行情中,很多券商將能夠用于融資拆借的資金額度幾近用完,有些券商甚至將客戶的融資抵押券抵押融資后再拆借,還有一些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傘形信托”產品進入股市。雖然券商對融資融券設定了平倉線,看似風險不大,可是一旦遇到個別股票連續跌停,平倉線也很難發揮作用,這導致券商也存在杠桿兌付風險。為了避免10年前中國券商高杠桿(挪用客戶保證金炒股)洗牌的悲劇,監管部門通過規范讓券商和市場去高杠桿是必要的。
證監會同時還在利用交易大數據分析,加大打擊上市公司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的力度。這讓很多假借市值管理之名、概念重組的上市公司異常恐懼,以往那些誘多、對敲、拉抬股價、拖拉機賬戶坐莊等行為也在交易大數據面前無法繼續。
此外,隨著美國量化寬松退出以及2015年加息預期來臨,美元的升值會讓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新興市場,它們不僅面臨本幣貶值,還將面臨資金外逃、通脹率高企、資產價格回落、實體經濟遭遇打擊等諸多風險。中國雖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經濟增速雖回落,仍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國家,同時中國經濟體量大,結構多元化,擁有巨量外匯儲備,對外抗風險的能力較強;但風險仍在不可小覷。
A股市場除了上述各項潛在的負面因素,也有一些有利因素支持A股向好。比如在低油價、低通脹、通縮預期之下,貨幣政策取向和市場流動性會偏寬松,這對股市而言不是壞事。同時,降低融資成本、壓低固定收益、無風險類理財產品的利率,抑制同業拆借市場,將同業存款納入存款統計范疇等等,會迫使一些資金流向直接投資和權益類產品,這對股市也形成利好。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中國監管部門也樂意看到一個欣欣向榮的A股市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