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洋 (吉林藝術學院公共基礎部體育教研室,吉林 長春 130012)
12周有氧運動和氣功訓練對老年人免疫指標的影響
張 洋 (吉林藝術學院公共基礎部體育教研室,吉林 長春 130012)
目的 研究12 w有氧運動和氣功訓練對老年人免疫指標的影響。方法 選擇社區老年人群96例進行研究,經數字法隨機分成對照組、有氧運動組及氣功訓練組各32例,對照組不進行任何計劃性訓練。有氧運動組和氣功訓練組各實施12 w有氧運動及氣功訓練。各組老年人均在實驗前后分別進行1次大強度型運動,并各選擇1次安靜狀態,分析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各組實驗前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的影響,實驗前后在安靜狀態與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各組T淋巴細胞亞群及自然殺傷(NK)細胞變化。結果 (1)實驗前的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有氧運動組與對照組的CD3、CD4、CD8水平、氣功訓練組的CD8均分別顯著高于運動前(P<0.05);實驗后進行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對照組的CD3、CD8水平,有氧運動組的CD8水平及氣功訓練組的CD3、CD4、CD8水平均分別顯著高于運動前(P<0.05);3組實驗前、后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的CD4/CD8水平均分別顯著低于運動前(P<0.05)。(2)安靜狀態下,實驗后有氧運動組的CD4、CD8水平,氣功訓練組的CD3、CD4、CD8水平均分別顯著低于實驗前;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實驗后有氧運動組的CD8水平,氣功訓練組的CD3、CD8水平均分別顯著高于實驗前,且有氧運動組的CD8水平顯著高于氣功訓練組及對照組,CD4/CD8水平顯著低于兩組(均P<0.05)。(3)組間比較有氧運動組在實驗后單次大強度運動后的NK細胞數量較對照組及氣功訓練組明顯增多(均P<0.05)。結論 12 w有氧運動和氣功訓練均可較好地改善老年人免疫指標,但有氧訓練的改善效果更好,值得應用。
12 w有氧運動;氣功訓練;免疫指標
適量運動對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有氧運動及氣功訓練均為當前老年人群最歡迎的健身和養生方式。有相關對比報道指出,合理展開有氧運動以及氣功訓練運動均具有較好的強化免疫作用及延年益壽功能〔1〕。但關于有氧運動及氣功訓練二者對免疫指標影響的報道尚少。本文旨在于科學、準確地向老年人群介紹不同運動方式的作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社區老年人群96例。其中男58例,女38例;年齡60~82歲,平均(65.9±3.2)歲。入選標準:①身體健康,不含內分泌性疾病者;②自愿同意參加本次實驗;③運動功能良好者;④年齡>60歲。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的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者;②無法進行中等強度以上的鍛煉者;③有惡性腫瘤者;④有血液類疾病或免疫系統類疾病者。將所有受試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有氧運動組及氣功訓練組各32例。其中對照組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60~81歲,平均(64.3±2.7)歲;平均體重(55.2±1.6)kg。有氧運動組中男21例,女11例;年齡61~82歲,平均(64.1±2.9)歲;平均體重(55.1±1.9)kg。氣功訓練組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62~81歲,平均(63.9±3.1)歲;平均體重(54.8±1.4)kg。3組基線資料數據差異均不顯著(P>0.05),有可比性。
1.2 鍛煉方法 對照組不進行任何計劃性訓練。有氧運動組進行12 w的有氧訓練,3次/w,在健身房內進行30 min訓練,可選自行車或者跑臺運動,使運動強度增至70%的最大心率強度;每周再從門球、乒乓球、1 000 m慢跑、健身操、跳舞等溫和型運動中任意選擇1~2種進行1次1 h的鍛煉,運動強度在老年人自感疲勞后即可停止,可成立老年運動小組,定期組織有益的比賽。氣功訓練組在專人指導下實施12 w的氣功訓練,具體包含:①屈膝提掌:受試者屈膝下蹲,兩臂從身體兩側提舉至頭頂上方,再兩掌交叉,使掌心朝下,雙眼目視前方;②開掌托天:受試者雙腿微伸展,兩掌朝外翻轉,使兩臂朝身體的兩側分開,斜上方托撐;③坐腕起手:受試者開步站立,手腕下沉,再行翹指,雙眼目視前方;④俯身按掌:受試者雙腿屈膝并下沉,其上體用髖作軸,再俯身下折,雙掌對合,從體前朝下按于雙腳踝的內側,雙掌自腳踝內側朝外撫摩至外側,而后自下往上越過大腿外側,并提至雙跨外側,上身直立,最后回到起始動作。4個節拍為1次,3次/w,30 min/次。
1.3 觀察指標 各組均在每次結束后由專人記錄患者心率,且在相關運動實驗前后各6 h分別進行1次大強度型運動,如改良分級負荷臺階實驗(5 min運動)〔2〕。其中安靜狀態為各組受試者在充分休息后且靜息心率為70~75次/min時的狀態,可在各組安靜狀態抽血檢測后2 h再進行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分別抽取所有受試者實驗前、實驗后各2次的3 ml肘部靜脈血,經肝素抗凝,選擇單個細胞的熒光標記計數法,利用產自美國Coulter公司的流式細胞儀對受試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及CD8)進行檢測。自然殺傷細胞(NK)數量的檢測利用流式細胞儀經雙色分析法進行測定,使用異硫氰酸熒光素依次對CD16及CD56進行標記,用藻紅蛋白對CD3進行標記。異硫氰酸熒光素與藻紅蛋白均為陰性的細胞即為NK細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
2.1 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各組實驗前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對比 實驗前的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有氧運動組與對照組的CD3、CD4、CD8水平、氣功訓練組的CD8均分別顯著高于運動前(P<0.05);實驗后進行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對照組的CD3、CD8水平,有氧運動組的CD8水平及氣功訓練組的CD3、CD4、CD8水平均分別顯著高于運動前(P<0.05);3組實驗前、后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的CD4/CD8水平均分別顯著低于運動前(P<0.05)。見表1。
2.2 實驗前后在安靜狀態與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對比 安靜狀態下,實驗后有氧運動組的CD4、CD8水平,氣功訓練組的CD3、CD4、CD8水平均分別顯著低于實驗前(P<0.05)。實驗后3組組間比較安靜狀態的T淋巴細胞亞群,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實驗后有氧運動組的CD8水平,氣功訓練組的CD3、CD8水平均分別顯著高于實驗前(P<0.05)。實驗后進行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有氧運動組的CD8水平顯著高于氣功訓練組及對照組,CD4/CD8水平顯著低于氣功訓練組及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實驗前后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NK細胞的影響 實驗前后各組單次大強度運動后的NK細胞數量均較安靜狀態明顯增多(P<0.05)。有氧運動組和氣功訓練組實驗后安靜狀態下的NK細胞數量較實驗前明顯增多,且組間比較有氧運動組在實驗后單次大強度運動后的NK細胞數量較對照組及氣功訓練組明顯增多(P<0.05)。見表3。
表1 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各組實驗前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對比(±s,n=32)

表1 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各組實驗前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對比(±s,n=32)
與運動前相比:1)P<0.05
時間 項目 對照組 有氧運動組 氣功訓練組運動前 運動后實驗前 CD3(%) 1.71±0.12 2.35±0.361) 1.54±0.12 1.82±0.341)運動前 運動后 運動前 運動后1.84±0.32 1.86±0.23 CD4(%) 1.13±0.14 1.38±0.211) 1.08±0.15 1.33±0.271) 1.27±0.26 1.15±0.14 CD8(%) 0.82±0.15 1.67±0.331) 1.14±0.10 1.39±0.261) 0.98±0.13 1.27±0.221)CD4/CD8 1.42±0.11 1.04±0.131) 1.27±0.18 0.87±0.141) 1.35±0.21 1.08±0.261)實驗后 CD3(%) 1.72±0.23 2.15±0.461) 1.73±0.24 2.25±1.43 1.56±0.21 2.27±0.361)CD4(%) 1.08±0.14 1.17±0.23 1.08±0.15 1.16±0.18 0.97±0.20 1.24±0.281)CD8(%) 0.88±0.12 1.36±0.321) 0.84±0.12 1.89±0.241) 0.78±0.23 1.56±0.391)CD4/CD8 1.32±0.10 0.98±0.141) 1.36±0.17 0.76±0.151) 1.58±0.42 1.08±0.331)
表2 實驗前后在安靜狀態與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s,n=32)

表2 實驗前后在安靜狀態與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后老年人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s,n=32)
與實驗前相比:1)P<0.05;組間比較:2)P<0.05
實驗前 實驗后安靜狀態 CD3(%) 1.71±0.14 1.74±0.22 1.88±0.32 1.76±0.25 1.86±0.33 1.56±0.221)時間 項目 對照組 有氧運動組 氣功訓練組實驗前 實驗后 實驗前 實驗后CD4(%) 1.15±0.13 1.08±0.13 1.37±0.24 1.09±0.131) 1.25±0.20 0.98±0.271)CD8(%) 0.89±0.12 0.89±0.14 1.16±0.12 0.84±0.151) 0.97±0.18 0.74±0.221)CD4/CD8 1.46±0.15 1.36±0.15 1.28±0.13 1.37±0.12 1.33±0.24 1.56±0.43運動后 CD3(%) 2.33±0.37 2.14±0.46 1.56±0.13 2.26±1.43 1.82±0.23 2.25±0.331)CD4(%) 1.38±0.24 1.13±0.22 1.02±0.11 1.17±0.12 1.14±0.12 1.24±0.26 CD8(%) 1.65±0.31 1.39±0.34 1.36±0.24 1.89±0.231)2) 1.29±0.26 1.57±0.391)CD4/CD8 1.08±0.12 0.98±0.17 0.89±0.11 0.74±0.112)1.08±0.27 1.02±0.32
表3 實驗前后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NK細胞的影響(±s,n=32,%)

表3 實驗前后單次大強度型運動對NK細胞的影響(±s,n=32,%)
與安靜狀態相比:1)P<0.05;組間比較:2)P<0.05;與實驗前相比:3)P<0.05
時間 對照組 有氧運動組 氣功訓練組實驗前 實驗后安靜狀態 12.64±2.11 12.97±2.24 10.28±2.41 13.56±2.783) 9.46±2.44 13.25±4.123)實驗前 實驗后 實驗前 實驗后運動后 21.69±2.631) 18.76±4.211) 22.09±4.431) 23.12±4.591)2) 19.83±3.671) 17.26±2.651)
現今學術界認為人類運動能夠導致機體組織和呼吸以及循環與內分泌等相關系統發生功能變化,接受長期科學的運動訓練,能夠促使機體功能保持在較好水平,對于老年人而言,運動訓練還可延緩其衰老進程,增加其認知能力和活動能力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3〕。研究表明,衰老與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具有一定聯系,適當進行運動鍛煉,有助于增強免疫力〔4,5〕。
T淋巴細胞作為機體細胞免疫的重要參與者,可分泌出各類介質,作用于其他的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中,發揮信息傳遞和識別等功能,亦為免疫反應的一種重要調節性細胞〔6,7〕。當前對于免疫指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淋巴細胞亞群內CD4/CD8的百分比改變,本文即將二者作為研究監測指標之一。CD4是輔助型T細胞Th,可發揮輔助及誘導免疫作用;而CD8是細胞毒性/抑制型T細胞Ts,可在免疫過程中發揮抑制及殺傷性作用。CD4/CD8的平衡是免疫反應功能穩定的重要基礎,換言之,CD4/CD8正常比例改變時,將致使機體免疫狀況隨之發生變化〔8,9〕。成熟T淋巴細胞CD3,表示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狀態,NK細胞亦為反映人類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在抵抗病毒感染的有關防御系統當中具有重要作用〔10〕。老年人機體NK細胞數量越少,則細胞活性下降,抵御細胞惡變的免疫能力亦隨之減弱。
本研究提示實驗前后進行大強度型運動均可能致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產生一過性降低。符合Park等〔11〕的相關報道。同時,本研究還提示12 w有氧運動及氣功訓練二者均能增加老年人機體在安靜狀態時的NK細胞數量,且有氧運動較氣功訓練增加NK細胞數量效果更明顯,在大強度運動產生的反應更為強烈。分析原因,可能是有氧運動較氣功訓練的運動強度相對更大,通過運動能夠較好地調節患者的消化功能及肌肉活動及心血管系統,進而促進老年人機體得到較好的鍛煉,有利于新陳代謝的進行。而氣功訓練則主要是在老年人意識主導之下的一種中小強度性肌肉活動,通過適當呼吸、調節心理狀態及姿勢、行為等方式實施心身鍛煉,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利于老年人群體的身體健康〔12〕。因此,在老年人鍛煉的方式選擇上,建議首選有氧運動,其次為氣功訓練,但由于二者均可改善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因此亦需根據老年群體的自我喜好、實際承受能力進行合理選擇,如此方可獲得最佳運動效果。
綜上所述,12 w有氧運動和氣功訓練均可較好地改善老年人免疫指標,但有氧訓練的改善效果更好,值得推廣應用。
1 單琳娜,楊 春,馬志勇,等.吸氧聯合呼吸功能訓練治療老年性肺氣腫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9):743-4.
2 郭榮利,陳樂琴,樊艷霞,等.遞增負荷運動對50~59歲不同臺階指數人群血管機能的影響〔J〕.遼寧體育科技,2015;1(7):56-8.
3 李世杰.空勁氣功是調節免疫、治療疾病、抗老益壽的好方法〔J〕.現代養生,2012;1(2):13-5.
4 楊文吉,崔旭妍,鄭晟琳,等.有氧運動對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細胞PPARα mRNA表達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0):1855-60.
5 趙麗娟,蔣金法,李廣鶴,等.有氧運動與老年認知可塑性的關系研究〔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5;14(4):309-12.
6 Perandini LA,Sales-de-Oliveira D,Mello S,et al.Inflammatory cytokine kinetics to single bouts of acute moderate and intense aerobic exercise in women with active and inactiv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Exerc Immunol Rev,2015;1(21):174-85.
7 劉豐彬,王珍武.有氧運動及其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合理安排的探討〔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4):637-9.
8 Appukutty M,Ramasamy K,Rajan S,et al.Effect of orally administered soy milk fermented with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AB12 and physical exercise on murine immune responses〔J〕.Benef Microbes,2015;6(4):491-6.
9 林小鋒,劉 澤,劉 凌,等.個體化有氧運動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復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6):579-81.
10 Gough L,Penfold RS,Godfrey RJ,et al.The immune response to shortduration exercise in trained,eumenorrhoeic women〔J〕.J Sports Sci,2015;33(13):1396-402.
11 Park SM,Kwak YS,Ji JG,et al.The effects of combined exercise on health-related fitness,endotoxin,and immune function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abdominal obesity〔J〕.J Immunol Res,2015;1(2015):567-8.
12 Cruzat VF,Krause M,Newsholme P,et al.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impact on immune function in the context of exercise〔J〕.J Int Soc Sports Nutr,2014;11(1):61-3.
R214
A
1005-9202(2015)23-686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102
張 洋(1983-),女,講師,主要從事運動醫學研究。
〔2015-09-09修回〕
(編輯 曲 莉/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