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偉 李曉娟 張秀秀 劉 剛 孟高旺 呂玉霞 李建秀
1.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山東濟南 250016;2.濟南人和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濟南平陰 250000
中醫藥博物館(或稱中藥標本館)是設有中醫專業、中藥專業、中西醫結合等專業的高等醫藥院校必備的重要教學平臺,它承擔著某些專業課程教學、學生實驗、實習及實訓的實踐性教學任務,是實驗教學的重要陣地,是高等職業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實驗教學的大課堂。為了應對人才市場對畢業生高技能的要求,實踐教學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中醫藥博物館是中醫藥相關專業多門課程實踐教學必備的實訓基地,對《中藥學》、《中醫診斷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生藥學》、《中藥炮制技術》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實驗、實訓等實踐性課程是一個重要平臺。根據教學需要來建設好中醫藥博物館,并更好的發揮出其在專業教學科研中的作用對相關專業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是一所有20余年辦學歷史的職業高等醫藥院校,而以中醫、中藥為骨干專業學科為辦學特點和優勢。為了突出實踐教學的特點,李建秀教授帶領的中醫藥教學團隊[1],歷經10年的時間,按照《中國藥典》[2]的標準,目前已經建成一個1200m2,收藏各種藥材和飲片7800多瓶,藥用植 物浸制標本800瓶,臘葉標本1000余號,分為名貴藥材、道地藥材[3]、中藥材、中藥飲片、經典方劑、藥用植物浸制標本、臘葉標本[4-6]大展區的全國一流的大型中醫藥博物館。2012年山東省民政廳為其注冊命名為“中醫藥博物館[7]”(照片1)。

照片1 中醫藥博物館全景
中醫藥博物館在教學中的地位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人事處每年都組織新應聘入校的青年教師到中醫藥博物館認真參觀學習,有老教授為其講解,使大家不僅了解中醫藥博物館的概況,開拓了知識面,使青年教師學到了許多新的中醫藥知識,不但成為青年教師再學習的大課堂,也成為一些青年教師備課的資料室和標本室。近幾年曾在這里工作過的兩位中藥專業的專科畢業青年教師考取了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其中一名現在山東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
中醫藥博物館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型中醫藥標本館,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等專業開設的 《藥用植物學》、《藥用植物栽培學》、《中藥鑒定學》、(照片2)。

照片2 2008年李建秀教授主持和主講的《中藥鑒定學》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本草識別》、《中藥資源學》、《中藥學》、《藥劑學》等課程或課程部分章節均在中醫藥博物館進行講授,學生直接觀察到教師講授到的藥材標本,增強了直觀性和趣味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效果,李建秀教授主持和主講的《中藥鑒定學》以中醫藥博物館為講臺和實驗室,2008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照片3)。

照片3 李建秀教授為中藥專業學生講授《中藥鑒定學》
所以開放式的中醫藥博物館是講授專業課的公共大課堂。
藥材的真偽、優劣性狀鑒別均在中醫藥博物館中進行。藥材品種多、內容豐富,有利于對比鑒別,大大提高了學生識別藥材的能力及水平。特別是藥用植物浸制標本的制作和臘葉標本的鑒定等,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標本制作的全過程,都能掌握標本制作和鑒定技術,掌握鞏固《中藥鑒定學》、《本草識別》、《藥用植物學》、《中藥資源學》實驗技術,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因此,中醫藥博物館是專業技能課的大型實驗室。
中藥專業學生畢業實習分為中藥材的管理養護和真偽優劣鑒別、醫院藥房或藥店經營、藥廠(或中藥飲片廠)生產加工等環節。中醫藥博物館承擔著中藥材的管理養護和真偽優劣鑒別這一重要實習環節。因此,中醫藥博物館成為中藥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的重要基地。
自2008年以來,中醫藥博物館每年承擔了國家中藥藥劑員、中藥調劑員的資格考試,每年有數百名考生在中醫藥博物館復課認藥。特別是實驗技術操作考試課,考試內容由博物館直接承擔。因此,中醫藥博物館是國家中藥藥劑員、中藥調劑員資格考試的大考場,很多考生都取得了優異的考試成績。
中醫藥博物館是一個開放式的博物館,不僅對本院師生開放,同時對社會全年開放。因此,每年迎來了數千名的國內社會名流(照片4)。
國外中醫藥愛好者的參觀交流,對傳播交流中醫藥文化起到積極作用,是對外開放傳播交流中醫藥文化的一大窗口(照片5)。
綜上所述,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中醫藥博物館歷經10年,目前已建成一個展出面積1200m2,收展各類藥材和標本近萬件,是國內民辦醫藥院校全國一流的大型中醫藥博物館,2012年山東省民政廳為其注冊命名為 “山東力明中醫藥博物館”,是學院的一大亮點;2014年9月被 “中國癌癥基金會鮮藥學術委員會”授予教學基地(照片6)。

照片4 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李XX參觀中醫藥博物館

照片5 美國中醫藥學者參觀中醫藥博物館
而且為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專業課的授課,實驗性教學提供了一個重要陣地,是培養學生技能型人才的大型實驗室,是學生畢業實習的綜合性基地,也是對外進行中醫藥文化傳播交流的一大窗口。它在教學上是一個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大平臺,在教學中的地位和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中醫藥博物館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臺。

照片6 山東力明中醫藥博物館被“中國癌癥基金會鮮藥學術委員會”授予教學基地
[1]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12年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名單的通知[魯教高學(2012)9號]2012年8月7日,序號:74山東力明科技學院中藥專業教育團隊.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 (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63-361.
[3]肖培根.2007.新編中藥志(5卷)[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1180-1182.
[4]李建秀,周鳳琴,張照榮.山東藥用植物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4-7.
[5]李建秀,周鳳琴,李曉娟,等.山東貫眾屬(鱗毛蕨科)兩新種[J].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2012,34(1):17-21.
[6]李曉娟,韓建萍,李建秀,等.基于葉綠體psbA-trnH基因間區序列鑒定山東丹參為新種[J].藥學學報,2013,48(8):1338-1344.
[7]山東省民政廳批準命名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中醫藥博物館”為省級中醫藥博物館,2012年編號:05;登記證號73259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