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 態
日前,我國首個“一帶一路”礦業合作民間智庫——“一帶一路”研究院宣告成立并運行。研究院專門從事“一帶一路”戰略及衍生問題研究,業務主要包括:“一帶一路”戰略研究、礦業咨詢、冶金行業咨詢、礦業權交易、項目推介、投資環境評價、工程服務等。
為了給志在走出國門、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企業和機構提供服務,研究院建立了“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一帶一路”生態圈。其中,“一帶一路”網對沿線各國的經濟、產業、投資環境和風險等進行了深入解讀。通過免費的大數據系統,企業和機構可獲取“一帶一路”沿線65國的經濟、社會、貿易、基礎設施、投資環境等各種數據。通過礦產數據庫,可查詢50余種礦產的儲量、產量、消費量、開發狀態等信息,以及全球重點礦山的風險分析及發展情況。通過礦業公司數據庫,可詳細了解全國近100家礦業公司的主營業務、業務分布、項目動態、招聘信息、高管信息等。此外,研究院將推出專題論壇、礦業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幫助企業和機構及時掌握礦業現狀及趨勢觀察分析,把握礦業商機。
據悉,研究院由“一帶一路”研究院(香港)有限公司、中國礦業聯合會儲量評審中心等聯合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津、于潤滄、邱定蕃擔任顧問。
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了自然界中金屬鈾的存在。日前,《地質學報》(英文版)封面文章介紹了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科研團隊的這一重大首創科研成果,引發科學界廣泛關注。
據了解,鈾通常以化合物狀態存在,科學界也形成了自然界中沒有金屬鈾的認識。這一形成了200多年的慣常認識,被中國科學家超越。由首席科學家李子穎帶隊的科研團隊,長期致力于鈾成礦理論及深部探測研究。“十二五”期間,他們在開展我國熱液鈾礦成因機理研究中,提出鈾可能以低價態來源于深部的思路,并以我國南方典型熱液鈾礦床中瀝青鈾礦為研究對象,采用光電子能譜方法,精細剖析了天然鈾氧化物中元素組成及價態,發現瀝青鈾礦中鈾不僅有四價和六價形式,還以金屬鈾(零價)形式存在。這一發現,是我國鈾基礎地質研究領域的重大原創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