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海龍,張 瓊
(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
102名不同學歷護生就業意向調查
翟海龍,張 瓊
(湖北理工學院醫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
目的調查不同學歷護生就業意向,給高校護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依據,以提高就業指導效果,增強護生的就業競爭力。方法 隨機抽取2014年即將畢業的三峽大學、湖北理工學院、湖北醫藥學院在宜昌中心醫院實習6個月的102名女性護生為調查對象,其中本科、專科、高職各34人。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護生就業意向進行調查。結果 不同學歷護生的就業意向順序相同,依次為護理工作、非護理工作和讀研究生。本科護生打算從事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低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而打算從事非護理工作和讀研究生的比例顯著高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專科護生打算從事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低于高職護生(P<0.05),打算從事非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高于高職護生(P<0.05),專科和高職護生均無人選擇讀研究生。不同學歷護生就業科室選擇意向均相同,依次為手術室、外科、婦產科、內科、兒科和精神科。絕大多數護生專業思想穩定,熱愛護理專業,畢業后愿意從事護理工作。但不同學歷護生的具體就業意向有所不同。結論 面對不同學歷的護生,高校護生就業指導工作應采用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法,從而取得較好的就業指導效果。
護生;就業意向;學歷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和護理教育快速發展,護生數量在逐年增多,護理教育層次也逐漸多樣化。這樣,一方面,護理專業各層次畢業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1];另一方面,護生畢業后的就業選擇也逐漸多樣化[2]。為了解不同學歷護生就業意向,給高校護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提高就業指導效果,增強護生就業競爭力,筆者對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102名護生進行就業意向調查,現報告如下。
隨機抽取三峽大學、湖北理工學院、湖北醫藥學院2014年即將畢業的、已在宜昌中心醫院實習6個月的102名女性護生為調查對象,年齡18~24歲,其中本科、專科、高職各34人。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102名護生的就業意向進行調查。調查前向其說明研究內容、目的和方法,獲得理解和同意。問卷主要包括三大項:一般情況;畢業后就業意向,含讀研究生、從事非護理工作、從事護理工作3個選項;如選“從事護理工作”則回答“護理工作的科室選擇意向”問題,含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手術室、精神科6個選項。護生匿名獨立填寫,當場收回,實際收回問卷102份,均為有效問卷。
運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運用χ2檢驗。
不同學歷護生的就業意向順序均相同,依次為從事護理工作、從事非護理工作和讀研究生。選擇“從事護理工作”的本科護生比例顯著低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而選擇“從事非護理工作”和“讀研究生”的比例顯著高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選擇“從事護理工作”的專科護生比例顯著低于高職護生(P<0.05),選擇“從事非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高于高職護生(P<0.05),專科和高職護生均無人選擇“讀研究生”(見表1)。

表1 不同學歷護生就業意向比較[n(%)]
91名愿意從事護理工作的護生科室選擇意向均相同,依次為手術室、外科、婦產科、內科、兒科和精神科。本科護生選擇手術室、外科和婦產科的比例顯著高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選擇內科、兒科和精神科的比例顯著低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專科護生選擇手術室、外科和婦產科的比例顯著高于高職護生(P<0.05),選擇內科、兒科和精神科的比例顯著低于高職護生( P<0.05)( 見表 2)。

表2 不同學歷護生科室選擇意向比較 [n(%)]
學習、就業問題和人際關系問題、戀愛問題共同構成影響大中專護生心理行為健康發展的四大問題[3]。因此,應當高度關注護生的就業問題。實習護生對就業指導需求迫切,這就需要學校對護生進行有效的就業指導,以提高護生就業質量與就業率[4]。要想提高就業指導效果,必須了解護生的就業意向。當前護生有中專、高職、大專、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學歷層次,應調查不同學歷護生的就業意向。鑒于在宜昌中心醫院實習的護生無研究生學歷,故本研究調查了102名高職、大專、本科護生的就業意向。
102 名護生盡管學歷不同,但絕大多數選擇畢業后從事護理工作,且選擇”從事護理工作”的比例(89.2%)遠高于選擇“從事非護理工作”的比例(8.8%)和“讀研究生”的比例(2.0%)。這一結果與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結果類似[5~7]。說明護生通過3~4年的學習,絕大多數專業思想穩定,熱愛護理專業,畢業后愿意從事護理工作。
本研究中本科護生選擇“從事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低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而選擇“從事非護理工作”和“讀研究生”的比例顯著高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專科護生選擇“從事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低于高職護生(P<0.05),選擇“從事非護理工作”的比例顯著高于高職護生(P<0.05)。除了本科生選擇“讀研究生”的比例(5.9%)較盧晶晶的研究結果(12.22%)低外(因其研究對象為水平較高的第二軍醫大學護理學院本科護生),此結果與其他人的研究結果類似[6,7]。這表明不同學歷護生的就業意向存在差異,學歷越高、就業自主意識越強,就業意向更趨多元化。本科護生畢業后更愿意從事非護理工作或讀研究生,可能是由于本科護生素質較高,個人追求也相對較高,不喜歡護理專業的本科護生畢業后更愿意改行從事非護理工作或者通過考研換專業;對于有意從事較好護理崗位工作的本科護生而言,護理學研究生畢業后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從事自己心儀的護理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8];而專科和高職護生均無人選擇“讀研究生”,可能由于大專、高職護生學習基礎較差,學歷較低,對考研缺乏信心,因此畢業后更愿意直接參加工作。
鑒于102名護生中絕大多數人的就業意向為從事護理工作(89.2%),本研究又對91名愿意從事護理工作護生的科室選擇意向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護生普遍存有擇科意愿(見表2),而且盡管學歷不同,但護生科室選擇意向卻相同,依次為手術室、外科、婦產科、內科、兒科和精神科,與先前的研究結果大致一致[9~11],可能由于護生經過6個月實習后,對于各個科室的工作內容已有所了解。
護生最青睞手術室、外科,可能由于這兩個科室相對清閑,工作壓力、崗位風險和技術要求較低。通常情況下,手術室、外科的醫護關系、工作氛圍相對其他科室更為和諧融洽,且經濟收入高。護生選擇婦產科、內科,可能由于雖然這兩個科室接觸的病人復雜,護患糾紛較多,但技術含量較高,專業性較強,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且經濟收入較高。護生最不愿意去的是精神科和兒科,可能由于精神科常年接觸各類精神疾病病人,會較大地影響護士心情,有時面對狂躁型精神病人還可能有人身安全危險;兒科患兒病情復雜、變化快,病情觀察難度和工作量大,頭皮靜脈穿刺術難度大,且由于患兒多為獨生子女,陪護家長較多,易發生護患糾紛[11]。
本研究中,本科護生選擇手術室、外科和婦產科的比例顯著高于專科和高職護生(P<0.05),無人選擇內科、兒科和精神科;專科護生選擇手術室、外科和婦產科的比例顯著高于高職護生(P<0.05),選擇內科、兒科的比例顯著低于高職護生(P<0.05),無人選擇精神科。說明學歷越高,護生越愿意選擇熱門的、心儀的科室,可能由于學歷高的護生護理知識較豐富、護理能力較強,在科室選擇方面較學歷低的護生有更強的自信心。
本研究首次將護生的就業意向和擇科意向結合起來調查,能更全面、具體地反映護生的就業心理。從此次調查結果可知,絕大多數護生專業思想穩定,熱愛護理專業,愿意畢業后從事護理工作。但不同學歷護生的具體就業意向還是有差異的:學歷越高、就業自主意識越強,就業意向更趨多元化,更愿意選擇熱門、心儀的科室。因此,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要針對不同學歷護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法,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建議,從而取得較好的就業指導效果。
[1]龍霖,謝平,李泉清,等.不同教育層次實習護生就業取向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1,26( 5):15-17.
[2]蘇銀利,李樂之,周小娟.護理專業畢業生擇業意向與就業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3( 4):15-17.
[3]李天一,陳長香.不同性別本科護生的擇業觀比較[J].護理研究,2006,20( 11A):2863-2864.
[4]金鳳娟,李春芳.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指導需求的質性研究[J].天津護理,2013,21( 1) :3-4.
[5]胡榮,喻海燕,姜小鷹.不同學歷護理實習生就業心理、意向及信息需求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2,9( 7):325-327.
[6]吳彬彬.960名護生求職意向、地點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3,37( 5):379-381.
[7]盧晶晶,仇瑤琴.在校護理本科生就業意向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 5B):63-65.
[8]敖琴英,唐四元,劉文捷.不同學歷層次畢業護生擇業情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0,17( 12):4-7.
[9]張東華,肖曉玲,胡秋秋,等.綜合醫院臨床護士擇科意愿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 4):880-883.
[10]井磊,沈軍.護生對護理工作領域的選擇意向及影響因素分析[J].激光雜志,2010,31( 5):91.
[11]房秋燕,曾姚姚,樊金燕.90后新護士科室選擇傾向及管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 22):2038-2039.
G526.5
B
1671-1246(2015)15-0125-03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科技研究計劃指導項目(B20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