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惠琴,汪 峰
(1.定西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定西 743000;2.隴西縣德興衛生院,甘肅 隴西 743000)
隴西縣德興鄉農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調查分析
邢惠琴1,汪 峰2
(1.定西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定西 743000;2.隴西縣德興衛生院,甘肅 隴西 743000)
目的了解農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方法 采用現場問卷調查法對隴西縣德興鄉40歲以上人群進行抽樣調查,內容包括高血壓診斷標準、危險因素、干預措施等認知情況。結果 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在不同性別、文化程度、體質指數的人群以及患病組與非患病組中差異有顯著性。結論 農村中老年人高血壓知識知曉率總體較低,要根據認知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指導,進一步提高其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減少高血壓發生率,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
農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壓;健康教育
高血壓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嚴重損害。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不斷升高,每5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高血壓患者[1]。隨著高血壓發病的低齡化趨勢,中年患者數正在不斷增加,已成為該群體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在龐大的高血壓患者中,農村人群占有相當比例。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醫療基礎薄弱,人們醫藥衛生知識貧乏,自我保健意識差,加之經濟落后,承擔不起治療費用[2],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高血壓知曉率與高血壓患病率之間有著密切關系。為有效開展農村高血壓知識宣傳和防治工作,筆者借助下鄉支農的機會,于2013年4—8月配合衛生院對定西市隴西縣德興鄉3個村共325名40歲以上農村居民進行調查。現報告如下。
隨機調查隴西縣德興鄉325名40歲以上,愿意并能配合調查的農村居民。
(1)采用衛生院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①患者的一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族史、患病史、飲食、生活習慣等;②高血壓相關內容:高血壓診斷標準、危險因素、防治措施。
(2)體格檢查。測身高、體重,計算體重指數,測量血壓。
采用現場面對面問卷調查法,問卷以不記名方式當場收回,回收率100.0%。
1.3.1 高血壓 按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版)標準,收縮壓(SBP)≥140mmHg和( 或)舒張壓(DPB)≥90 mmHg,或原有高血壓病,在服藥兩周內血壓正常者,也診斷為高血壓,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1.3.2 體質指數 ( Body Mass Index,BM I) 定義為體重( kg)/身高( m)2,BMI<18.5為體重偏低,BMI在 18.5~23.9為體重正常,BMI在 24.0~27.9 為超重,BMI≥28.0 為肥胖[1]。
所得數據均以百分率統計,并以統計學方法進行χ2檢驗。
男性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高于女性,不同性別農村居民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體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人群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此次調查德興鄉40歲以上人群大部分文化程度較低。根據文化程度,將調查對象分為3組進行比較,發現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對高血壓知識更加了解。不同文化程度農村居民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認知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體見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認知程度明顯高于正常人群。患病組與非患病組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差異有顯著性( P<0.05),具體見表 3。

表3 患病組與非患病組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根據體質指數標準將調查對象分為3組,發現超重與肥胖人群更加了解高血壓相關知識,不同體質指數的中老年農村居民的高血壓知識認知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體見表4。

表4 不同體質指數人群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在所有調查內容中,高血壓危害與防治措施的知曉率最低,就調查人群對疲勞、情緒、高血壓家族史、吸煙、飲酒、高鹽高脂飲食等因素有一定了解,但整體認知情況不佳(見表5)。

表5 高血壓影響因素知曉情況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其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個人生活方式和重視程度與高血壓危險因素密切相關,而危險因素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得到糾正。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知識的認知程度,改變吸煙、飲酒、高鹽高脂飲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減少高血壓高危人群、降低高血壓患病率和并發癥發生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我國人群高血壓知識知曉率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農村人群知曉率仍較低,尤其是貧困山區。本次調查發現,德興鄉中老年農村居民高血壓相關知識總體知曉率較低,對自身健康重視不夠,不同人群認知程度差異有顯著性。評估發現,農村中老年人群在高血壓認知方面主要存在問題有:對高血壓危險因素、危害及防治知識不了解、不重視,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較普遍,自我保健意識較差。由于文化程度低、經濟落后、醫療條件較差,大多數人認為高血壓只是小病,只在有癥狀情況下服藥或血壓非常高時臨時服藥,不知道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壓危險因素,從而控制高血壓發病率。
為了讓廣大群眾了解這方面知識,應進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并制定干預措施。首先,加強對農村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規范管理,對農村高血壓患者進行定期血壓檢測,尤其要注意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測壓率,指導其科學用藥,定期督促復查,盡量避免或延緩并發癥發生。其次,建立健康檔案,完善隨訪管理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高血壓防治機制[3]。最后,要加強農村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健康措施[4]。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不同人群,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預措施。農村中老年人大部分文化水平較低,應注意多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片、方便可行的方式,來督促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減少和消除危險因素的刺激。加大高血壓相關知識宣傳力度,讓農村中老年人群了解高血壓的危害。推行合理的膳食,控制鈉鹽攝入量,戒煙限酒,適當鍛煉身體,使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只有采取綜合措施才能真正提高農村人群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本)[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 8):701-744.
[2]孫英賢.中國農村高血壓發病和治療的現狀[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 16):1231-1233.
[3]常晉霞,王銀玲.農村高血壓患者健康知識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長治醫學院學報,2006,20( 2):99-101.
[4]胡輝和.常山縣農村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的調查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8,8( 3) :195-196.
R161.7
A
1671-1246(2015)15-0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