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霞,郭炳蔚,仇曉娟,李曉萍,馬蘭嵐
(1.靈臺縣人民醫院,甘肅 靈臺 744400;2.靈臺縣職業中專,甘肅 靈臺 744400)
二級綜合醫院中醫護理現狀分析與對策
徐紅霞1,郭炳蔚2,仇曉娟1,李曉萍1,馬蘭嵐1
(1.靈臺縣人民醫院,甘肅 靈臺 744400;2.靈臺縣職業中專,甘肅 靈臺 744400)
目的探討二級綜合醫院中醫護理現狀,分析原因并提出相應對策。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自設問卷對3所二級醫院300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二級綜合醫院開展中醫護理存在護理人員緊缺、中醫護理人才缺乏、管理機制不健全、中醫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結論 通過加強中醫護理專科建設,加大中醫護理人才培訓力度,建立健全中醫學科發展機制,加強中醫護理理論研究等應對措施,可提高二級綜合醫院護理服務質量,從而提升醫院綜合實力。
二級綜合醫院;中醫護理;管理機制
中醫護理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技術,在減輕患者病痛、促進康復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國家積極扶持中醫藥事業,《中醫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明確提出中醫護理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即以提高中醫護理技術,發揮中醫護理特色和優勢為主線,注重中醫藥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1]。為了解二級綜合醫院中醫護理現狀,我們于2013年1—12月,對平涼市轄區3所二級綜合醫院進行了問卷調查,并結合我院在創建全省中醫藥工作示范縣活動中的做法,提出相應對策。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向平涼市轄區3所二級綜合醫院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2份,有效率97.3%。調查對象中護理部主任3名,護士長30名,護士267名。
(1)根據平涼市轄區三所二級綜合醫院2013年1—12月的護理工作量統計表,對各醫院開展中醫護理項目的數量進行統計,計算該項目在本年度占中醫護理項目總數的百分比。
(2)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調查內容為調查對象的職務、職稱、學歷、畢業院校及專業,所在醫院開展中醫護理的具體項目,認為影響中醫護理開展的主要因素,對中醫護理發展的意見與建議等。
調查數據錄入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百分比進行統計描述。

表1 醫院開展中醫護理的總體情況(n=292)

表2 護士認為影響中醫護理開展的主要原因(n=292)
近年來,隨著醫院的改建擴建,床位使用率的增加和護理工作范圍的延伸,臨床護士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盡管各醫院護士編制逐年增加,但仍未達到規定的配置標準,而部分中醫護理操作如穴位按摩法、刮痧法等用時較長,給本來就人手緊缺的護理工作增加了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護理服務的開展。
人才缺乏是影響中醫護理在二級綜合醫院開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先天中醫護理教育缺失。綜合醫院的護士絕大部分畢業于西醫類學校,只有極少部分護士接受過系統的中醫護理教育。另一方面,后天中醫護理實踐欠缺。中醫護理臨床實踐受醫護不分的中醫醫療模式影響,既屬于護理學范疇,又基于中醫學理論,學科定位不清晰。盡管各醫院都開展了中醫類培訓,但培訓內容多為中醫護理基本知識和技能,缺乏規范性和權威性,加之受訓人員中醫基礎理論不扎實,臨床應用少,致使中醫護理在臨床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開展。
目前,中醫專科護理實踐處于低層次探索階段,專科內涵界定尚無權威的統一標準,沒有規范的專科護理教育培訓標準,沒有配套的專科護士設崗規范,缺乏專科繼續教育機制,沒有考核評價措施,更談不上權威的專業認證機構和注冊機制[2]。且長久以來中醫學與中醫護理學分工不明確,理論同源、操作重合,多數操作由醫生執行,加之護士實施中醫護理操作必須在有醫囑情況下進行,導致護士操作自主性降低。目前二級綜合醫院中醫護理操作技術開展較多的科室往往集中在中醫科、康復科等。
由于中醫護理學科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加之學科內涵不清晰、定位不準確,因此,中醫護理科研人員對本學科的信心不足,缺乏科研動力,難以確立科研方向,導致長期以來中醫護理學科研項目少、層次低,主要集中于對現有護理方法或護理技術臨床療效的回顧性總結上,缺乏深層次的、前瞻性的、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有學科特色的理論探討及研究更是罕見[3]。
加強中醫護理專科建設,堅持以“突出中醫特色,發揮專科特長,提高綜合實力”為方向,在中醫護理專科建設規劃方面,借鑒現代護理學的方法,建立中醫護理標準工作模式與質量評價體系,積極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將這種簡、便、廉、驗的中醫護理操作技術,作為一種主要方法之一,應用到護理工作中,發揮其在老年病、慢性病預防、康復、保健等領域的作用,不斷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
二級綜合醫院如何對護士進行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培訓,發揮中醫護理優勢,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是提高中醫護理服務能力的前提。我院在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活動中,高度重視中醫護理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健全體系。實行醫院—系統—護理單元三級護理教育管理,成立了中醫管理科和由分管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組成的中醫護理管理委員會。二是送出去,請進來。制定相關政策,激勵護理人員學習中醫理論知識與技能,選派護理骨干參加各種中醫護理培訓班和學術交流,赴省、市知名中醫院進修學習,培養具有扎實中醫藥理論基礎和中醫臨床護理技能的中醫護理人才。三是傳幫帶。院內加強中醫知識培訓力度,舉辦中醫護理知識講座、觀看中醫護理技術操作錄像,進行中醫理論知識與中醫操作培訓及考核,在全院護理人員中營造一種學習中醫護理、運用中醫護理的氛圍。
我院根據2011—2013年度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實施情況,結合病種需要及醫院實際,將中醫科、肛腸科、康復科、神經內科等6個科室列為中醫護理重點專科。制定了30項中醫優勢病種護理方案,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按照護理程序全面分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因素,綜合評估患者存在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制訂護理計劃、實施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辨證施護。在醫院護理質量考核管理體系中,制定了科學的中醫護理工作評價標準,定期考核中醫護理工作,促進護士熟練掌握中醫護理技能,使中醫護理真正得到落實。在中醫護理重點專科加大資金投入,為開展中醫護理提供硬件支持。加大中醫適宜技術宣傳力度,讓患者了解更多中醫保健知識,使護理人員了解中醫護理學科建設內涵,掌握中醫護理發展現狀和動向,明確中醫護理發展優勢與不足,推動中醫護理發展。
二級綜合醫院可在理論研究、典籍收集整理、歸納總結、專科專病護理、養生康復、老年病護理等方面發現課題、開展研究。可建立中醫護理診斷,形成中醫護理模式;建立科學、權威的中醫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及監督機制等[3],達到可以重復驗證的、量化的臨床護理效果,提高中醫護理技術的科學性。
中醫護理以其濃厚的人文主義特色、古老而又先進的護理理論、簡便實用的操作技術、歷史悠久的養生方法,在當今和未來的社會發展中,無疑具有極大的潛力[4]。在二級綜合醫院廣泛開展中醫護理服務,能充分發揮中醫護理的特色與優勢,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從而逐步形成品牌并延伸至醫院各個層面,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1]張廣清,林美珍,鄧麗麗,等.廣東省中醫護理技術臨床應用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3,12( 13) :80-81.
[2]郝玉芳.中醫護理專科化發展的思考[J].中國中醫藥報,2014,5( 12):3-4.
[3]張勇勤.中醫護理學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 5):109-110.
[4]翁迪華,牛冬玲.淺談加強中醫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問題[J].新疆中醫藥,2010( 5):70-71.
R248
A
1671-1246(2015)15-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