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宇, 周 柯 帆
(國電大渡河枕頭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四川 樂山 614700)
?
淺析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庫區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的移交
樊宇,周 柯 帆
(國電大渡河枕頭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四川 樂山614700)
摘要: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庫區S306復建公路位于樂山市金口河與雅安市漢源縣交界處,復建段公路全長15.374 km,原公路在電站蓄水后將被淹沒。該復建公路屬于電站移民專項工程,由地方委托電站業主代建。施工過程中,建設各方克服了條件艱苦、協調困難、交通管制壓力大、施工干擾大、安全風險大等不利因素影響,順利完工并實現移交,成為大渡河流域上首個圓滿交工的項目,為在建電站樹立了標桿。
關鍵詞:代建公路;管理;協調;移交;枕頭壩一級水電站
1工程概述
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庫區S306線淹沒復建公路工程是該水電站的移民專業復建項目,全線位于大渡河左岸,地跨樂山市金口河及雅安市漢源縣,起點位于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壩址下游S306線原樁號K126+850處,終點接原S306線樁號K140+460,改線公路總長度為15.374 km,其中金口河境內長10.45 km,漢源縣境內長4.924 km,公路設計速度為40 km/h,路基寬度為8.5 m,路面寬度為7 m,全線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為三級公路。全線設大橋5座,中橋1座,橋梁總長2 246.56 m,短隧道1座(長100.5 m),新(改)建涵洞22道,橋涵按公路-Ⅰ級,特-220驗算設計荷載,橋涵及路基設計洪水頻率均為50 a一遇。
經過17個月的建設,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庫區S306線淹沒復建公路工程于2014年10月15日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并移交地方,成為大渡河流域水電工程在建項目中第一條完整移交的復建公路。筆者介紹了該復建公路建設取得的點滴經驗。
2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建設取得的經驗
2.1管理創新
(1)轉變觀念、找準定位。大渡河流域自瀑布溝水電站建設以來雖有復建公路工程建成通車的成功案例,但往往難以移交地方,進而造成建設單位在承擔巨額公路養護費用的同時,也承擔著更大的安全風險。究其原因,主要是建設公司在針對復建公路工程思想上的陳舊。以往的建設公司在對待復建公路工程上往往抱著“建成即可,不阻礙發電目標”的陳舊思想而忽略了公路移交。枕頭壩水電站建設單位在復建公路工程開建伊始,即在總結以往項目復建公路工程建設問題上找準定位,制定了“一切以移交為目標”的工作方針,使之后的工程建設有的放矢,做到了高標準、高起點。

(2)理順關系,簽訂合同。按照有關規定,地方公路的移交管理權限屬于交通部門,因此,公司在公路代建前理順了與地方的關系,以保證后期能交出去為條件簽訂代建協議。枕頭壩水電站建設單位選擇與樂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簡稱交委)簽訂代建協議。鑒于該工程地跨樂山、雅安且樂山段占主要部分,為便于統一管理,經代建方積極協調,妥善處理兩市交管部門之間的關系。雅安市交通局通過函告樂山市交委對工程統一進行管理,精簡了管理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3)創新模式、同職同責。代建業主于2011年12月20日成立了枕頭壩一級水電站移民工程代建項目部,枕頭壩水電站建設單位總經理任項目經理、黨委書記及分管工程的副經理任項目副經理進行項目管理,從建設公司及附屬企業抽調了8名精干的管理人員聯合成立了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庫區S306線淹沒復建公路工程代建工作組,主要負責協調和配合地方相關部門開展建設征地、移民搬遷、項目報批、交通管制、對外協調等工作,負責工程建設安全、質量、進度、文明施工、環保水保及合同管理與投資控制等管理工作。
代建組的管理模式不僅緩解了枕頭壩水電站建設單位在人力資源上的壓力,還有機地將工程建設、計劃合同整合在一起,集中辦公,做到了信息第一時間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對稱;集思廣益,解決了“工程人說工程,合同人說合同”的問題,真正做到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責任也是你的責任;簡化了工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工程進度。
2.2報建齊全
(1)程序嚴格,報件完善。枕頭壩一級水電站庫區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于2011年2月經四川省發改委核準,2011年6月9日取得環保部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2010年8月25日取得水利部關于水土保持方案的復函, 2011年10月21日取得了四川省林業廳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2011年8月12日,通過了四川省移民局《關于枕頭壩一級電站先移民后建設實施方案的批復》,2011年8月11日兩階段初步設計通過了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審查,2012年6月20日,兩階段施工圖設計通過了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審查,2012年1月15日取得了樂山市交委簽署的施工許可證(表1)。

表1 省道S306庫區復建公路報建批復文件一覽表
(2)主動作為,服務到位。不管是林業使用手續、兩階段設計審查、施工許可證、項目核準,還是后期設計變更,枕頭壩代建單位均派專人跟進,按照省廳新規定由區、縣到市的程序層層上報,在最短時間獲得了主管部門審批,做到了手續完善,程序合法,為后期工程順利移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3質量優良
(1)過程監控,保證質量。S306線復建工程橋梁多,全線設大橋5座,中 橋1 座,橋 梁 總 長2 246.56 m,橋梁施工質量是質量監督和交工驗收的重點。枕頭壩水電站代建單位成立了由業主、設計、監理、試驗中心組成的質量檢查小組,對工程質量全方位、全過程隨機抽檢,庫區S306線淹沒復建公路工程分項工程共評定2 241個,合格數2 241個,合格率達100%,優良率為93%,從而確保了工程質量可控、在控,橋梁檢測合格率為100%,一次性通過橋梁荷載試驗。樂山市質量監督站總共巡視檢查10次,4次正規,6次隨機(不打招呼),省質量監督站抽查1次,均給予充分肯定。
(2)突破原則,打造優質。根據2006年國務院令第471號公布的《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要求,復建工程應按照其原規模、原標準或者恢復原功能的原則補償(即“三原原則”)。建設階段,市交委提出以后該段并入國道,要求工程建設中路面及防撞標準應提高。枕頭壩代建方響應政府意見,針對省道S306重車通行頻率高、道路損壞快的問題,本著造福一方百姓的思想,打破束縛、突破原則,提高了工程建設標準。采用瀝青瑪蹄脂配合玄武巖骨料建造路面,并主動將瀝青瑪蹄脂路面由原設計的4 cm提高到6 cm,延長了公路使用壽命。
2.4安全第一
(1)施工期交通管制。省道S306庫區公路是聯系金口河及漢源的主要通道,車流量較大。工程施工期,為保證工程改建,采取兩頭交通管制、單邊放行的措施。對于各作業隊的施工安全則通過層層落實責任、簽安全責任狀、保證安全資金到位、增設安全巡視員等措施,截止2014年9月20日,庫區S306線淹沒復建公路工程連續安全記錄達936 d,為工程順利施工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2)高邊坡治理。省道S306地處金口河大峽谷,地質條件差,汛期地質災害頻發,每年沿線的高邊坡都會發生塌方,嚴重影響道路安全運行和使用壽命。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地方交通部門來函明確邊坡防護問題。枕頭壩代建方彰顯國企形象,主動作為,委托設計院對沿線地質災害隱患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治理方案,邀請多位地質災害防治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治理方案進行評審。評審后,投入3 000余萬元對沿線地質災害進行了治理,從而保證了S306線安全運行。
(3)主動協調。
①協調鐵路部門,簽訂安全協議。枕頭壩一級水電站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沿大渡河左岸臨河而建,與成昆鐵路毗鄰,路基邊坡開挖工程施工部位平均距離成昆鐵路隧道不足50 m,最近距離僅為10 m多,故在施工期間首先要與成都鐵路局簽訂安全協議。由于該公路為兩個標段,故協調工作由代建方牽頭運作,經過數次溝通、座談、開會,該協議終于簽訂。
②協調地方政府,解決合理訴求。枕頭壩代建方在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與地方交通主管部門建立了暢通的聯系渠道,并積極協調了解地方政府的合理訴求,在公司權限范圍內、快速地解決了地方的合理訴求,營造了良好的企地環境。前后兩次與樂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認真聽取樂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對于工程建設的意見,積極配合解決了樂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在橋梁荷載試驗、K13倒懸體凈空高程、交(竣)工試驗檢測、交工期間道路小修養護等合理訴求。交工期間,面對與雅安交通局的協調空白,代建方主動出擊,先后四次前往雅安、漢源,積極與雅安交通局、漢源養護段協調簽訂了接養協議,智慧地解決了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雅安段的移交問題。
2.5企地和諧
(1)文明施工、百姓出行環境好。省道S306作為金口河區和漢源縣之間的交通大動脈,與兩地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公路復建工程勢必將阻礙兩地交通,為此,在合同談判時在保通及交管上就投入1 000多萬元,修建過程中督促承包人加大了保通和安全文明施工的力度,確保了工區內多點多人長期巡視,做到有堵必知、有堵必疏、疏則必通,確保了保通期間兩地百姓的正常通行;嚴格要求承包人施工高標準、安全文明,保證工區內無野蠻施工現象,做到施工不擾民、不破壞沿線百姓私有財產。
施工期間,代建方了解到沿線百姓有每周星期天集體趕集的習慣后,在趕集期間,暫定影響百姓出行的部位停止放炮作業,從而保證了沿線百姓生活用品的采買,在沿線百姓間獲得了極佳的口碑,為工程建設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支持。
(2)沿線綠化,樹立企業好形象。枕頭壩代建方斥資百萬元對復建公路沿線進行綠化,力求將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打造成為流域樣板工程。
樹立“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片經濟、結交一群朋友、樹立一座豐碑”的企業精神。在建設S306線復建公路工程的同時,公司不忘帶動沿線地區發展經濟,修建了寶水溪跨河索橋、道林子人行索橋、白熊溝鄉村連接橋等若干工程,提升了沿線交通水平,使沿線群眾出行更加快捷、便利,帶動了沿線經濟發展;處理了大峽谷移民安置點910 m高程危巖體、清除了甘洛縣蘇雄鄉上部9處松動巖體,增設了鄉村道路邊坡防護網,消除了沿線百姓的安全隱患,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稱贊,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3結語
歷時17個月,克服了鐵路干撓、洪水天災,枕頭壩一級水電站終于成為大渡河流域建設以來首條成功移交地方代建公路的工程,它不僅為公司節減了每年500萬元的養護費用,避免了社會風險,也為今后大渡河流域代建公路的建設提供了工程、協調等方面的經驗,為代建公路建設打開了新篇章。
樊宇(1967-),男,陜西西安人,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學士,從事水電工程建設技術與管理工作;
周柯帆(1986-),男,四川樂山人,副處長,助理工程師,學士,從事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李燕輝)
收稿日期:2015-10-15
文章編號:1001-2184(2015)06-0076-03
文獻標識碼:B
中圖分類號:TV7;TV512;U41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