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旭
摘 要:文章介紹了機械自動化理論的含義及其發展現狀,簡要分析了現階段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情況,最后針對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前景提出了幾點看法。首先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動化技術;機械工程;應用
為了滿足不斷壯大的工業生產制造需要,自動化技術應運而生并且投入到機械生產制造中,一方面推動了機械工程的發展,另一方面提高了機械生產效率、優化了機械生產質量,加速了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同時,也響應了國家發展機械自動化逐步向集成化發展的號召。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機械工程中的自動化技術應用愈加成熟,也對該項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該項技術的應用還存在諸多不足,因此,仍然需要付諸更多的努力,致力于自動化技術應用的創新和研發,為機械工程的進步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機械自動化理論概述及其發展現狀
機械自動化實際上是指機械設備在沒有受到任何外界干預的情況下,遵照既定流程進行自動運轉,實現機械設備的生產、管理和控制功能。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突破了傳統機械工程的功能限制,擴展了機械工程功能范圍,創新了機械工程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機械生產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緩解了人工輔助機械生產的工作壓力,彰顯了現代化科技生產的力量。
現階段,我國機械工程自動化應用,相對于發達國家還較為落后。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的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已經普遍完成了向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發展。而我國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還停留在剛性和單子自動化層面。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1)我國大部分企業對于自動化技術應用于機械生產的觀念較為落后,缺乏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更多的是安于現狀沿用傳統機械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而針對這一方面,國外企業則更偏向于求創新促發展,并且在不斷的改革與升級中實現了企業信息化管理。(2)從人才資源管理方面分析,缺乏合乎我國國情以及發展現狀的人才管理體制,并且,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高校畢業人才都空有一身理論知識卻無法滿足企業發展所需實踐能力。正是因為如此,我國在機械設計和研發方面存在滯后性,無法與國外相抗衡,在設計能力以及觀念方面較為落后,不能滿足市場競爭的需求。(3)從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備中的應用工藝來看,我國的數字控制和加工等技術較為落后,還處于初級發展狀態,還沒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一系列先進加工技術的要點所在。通過以上對于我國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應用情況分析,總結出我國在此方面的諸多不足,簡要總結為機械生產觀念和創新意識的落后、缺乏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且人才的實踐能力不足、自動化技術在機械設備中的應用工藝落后等。因此,我們在正視自身不足的同時,要積極探索未來的發展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彌補與改善現階段問題,從根本提高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率、擴展應用面積、創新應用模式、優化應用質量,從有有效提高我國工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
2 機械工程中的自動化技術應用情況
2.1 在機械工程應用自動化技術的主要形式
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主要體現為:檢測過程自動化、加工自動化、裝備系統自動化、物流供輸系統自動化、信息流自動化等。其中信息流自動化主要涵蓋了以下幾個層面:計算機輔助制造功能、產品的數據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功能。計算機輔助制造功能主要作用于輔助相關工藝人員的生產制造過程,通過計算機編程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工藝文件的編制,并且能夠保證文件的完整性與工藝的精細。通過應用該技術,大大縮短了生產耗時,并且完成了整個生產,由制定計劃到制定資源需求計劃乃至計算工時定額等一系列過程。機械生產過程與產品的數據管理等一系列相關信息結合在一起,同時也與產品相關的一切處理流程或者程序緊密結合在一起。計算機輔助設計主要包含了計算機輔助設計過程管理、概念設計、計算機輔助繪圖、優化設計等內容,通過以上四個環節有效實現機械工程的自動化設計。在機械工程中較為關鍵的環節就是物流供輸,物流供輸的主要工作流程是,首先將生產原材料輸送至制造系統中,隨后由相應的物流輸送設備將生產原材料運送至相應機械體系中。機械加工的自動化,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輔助工件自動化、裝卸工件、加工循環自動化等。在整個機械生產體系中,最重要的一部是裝備系統自動化,該設備的運行主要通過搬運、連結、調配等環節,完成生產零件的組裝過程使之成為完整的產品,并且運用自動化檢測手段,加強對產品的質量控制水平,提高產品的質量。
2.2 在機械工程中應用自動化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機械工程自動化也迎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發展也逐漸向虛擬化、集成化、敏捷化、智能化發展,加速了機械工程制造產業的革新和轉變。虛擬化機械制造技術主要包括多媒體技術、現代制造工藝、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一系列新興技術組合而成,是一項涵蓋了多種學科內容的綜合技術。該技術能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并針對該問題采取及時的應對和預防措施,有效實現產品制造的一體化,減少產品從設計開發到生產銷售之間的耗時,從而達到縮減投資成本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機械制造的集成化,實際上就是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收集各類物料加工信息和生產技術信息并對其進行集成,用以優化機械工程的整體制造流程,從而實現制造技術與經營技術雙向發展的目標。機械制造的敏捷化主要作用在于輔助企業對市場信息進行判斷和掌握,提高企業的判斷力,加強企業的市場靈敏度,優化企業的生產水平,保證企業的生產質量,從而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保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 關于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應用的未來展望
現階段,隨著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各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環境,普遍加速了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生產中的應用,由此可以看出機械工程的自動化技術應用在未來具有相當可觀的發展前景。為了滿足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生產制造產業必須不斷改革機械制造模式,創新生產技術,完善生產制造機制,提高機械工程生產的自動化水平,降低生產中的能耗,縮減生產成本投資,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發展。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首要發展目標,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模式也將得到不斷地創新與提高,在科技時代的促使下我國的生產制造產業將會逐漸實現國際化發展目標。
4 結束語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機械工程行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在此過程中自動化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在機械工程中應用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機械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能耗,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現代化機械生產,加速工業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唐樺林.淺談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4(03):231+276.
[2]岑玉茉.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11):19-21.
[3]何永恒.淺析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J].機電信息,2012(12):117+119.
[4]穆業林.淺析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創業家,2012(2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