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鯤+雷田
摘 要:文章通過2011深圳大運會志愿服務站設計,表明在創新設計過程中需要跨界思維,需要藝術與技術的跨界,需要時尚與建筑的跨界。城市家具的形象能代表城市,因此,需要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形象。在設計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有跨界的思維,也就是將科技運用于造型設計中,在設計的產品中存在節能效用。這樣會給受眾帶來除視覺以外的功能享受。
關鍵詞:跨界思維 屋頂通風器 復合空心墻 人性化設計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design of volunteer service station in 2011 Shenzhen Universiade, the study shows the importance, in design innovation, of cross-border thinking, which include the cross of arts and technology, the mixture of fashion and architecture.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ity, city furniture needs a more humanized design and a more intelligent image. The cross-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innovation means to use more technology in modeling, and to add energy conservation in the furniture. This will bring the audience additional enjoyment better than only visual function.
Keywords :Cross-Border Thinking, Roof Ventilator, Composite Hollow Wall, Humanized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我們做設計總是在不停的挖掘文化,這當然是設計創新的一種途徑,但并不是唯一。有時創新需要跨界去思索,需要賦予青春活力——2011深圳大運會志愿者服務站就是筆者展示的一個實例。廣州是一個移民城市也是一個年輕動感的城市。在做這個服務站的時候思考的更多的是怎樣去表現。
跨界,一個時下具挑戰性的創作概念與表現形式,當來自不同領域的元素,打破既有的框架并穿梭在各個層面,時尚與建筑、藝術與科技……往往激發出令人驚艷的創意。但若是兩個本質上存在沖突與矛盾的元素,是否仍然可以作跨界的結合?
一、關于城市家具的問題發現
當今的城市家具城市裝飾語言符號遍地開花,如何能做出城市的文化與特點這需要我們思考。縱觀現在的城市家具都會發現一些問題,問題之一是區域性特征不明顯。區域性特征是地域影響在公共設施設計中的具體表現,不同地區存在著不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形態。程序化的公共形象已經把世界縮小到一個村子了,城市的公用設施已經趨同化。問題之二是符合城市的形成特點文化背景特征不明顯。城市與人一樣,也有它自身的性格,城市的性格是城市社會生活長期形成的特點。與其自身發展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關的。問題之三是多元化特征不明顯。公共環境設施的多元性包括與設計相關的自然和社會因素以及設計實施技術方面的多樣化。而我國大多數城市采取的都是模式化、一體化的城市家具,以至于所有的公共場所與街道都是千篇一律的。
城市家具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戶外行為與活動要求,這些特定的文化賦予空間情感能在視覺上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特定記憶。只有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家具才能為城市公共空間提供界定、轉換、點景甚至成為城市地標。當空間的歷史情感化后,此場地才會吸引更多的休閑人群,人們才會覺得有種歸屬感。這樣能促使人們在此場地中釋放更多的活力。
二、兩種設計理念的融合
(一)跨界思維運用于志愿者服務站設計的必要性
深圳大運會志愿服務站設計是為全世界擁有夢想的年輕人所設計。由于志愿者服務站會展示在深圳街頭,因此,此次設計會融合嶺南文化以及對于青春活力的表現。
1.形式的跨界
跨界設計的核心就是創新。符號性元素的跨界、尺度上的跨界、材質上的跨界、功用性的跨界、趣味性的跨界等等。
這次的設計是由變形金剛的造型而引發的設計思維創新。設計將變形金剛變形的瞬間永恒化,定格永恒便是展翅的預備。這種跨界的借鑒是一種青春活力的象征(圖1)。在人生的歷史長河中,在人生的飛翔中,展翅預備的那個人剎那是人生中最美的瞬間。設計者捕捉這個動態的瞬間,完美的結合貝殼與變形金剛的造型塑造出志愿者服務站。2011年在深圳舉行的大學生運動會是一場激情飛揚的盛會。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將演繹著自己的精彩與輝煌。
志愿者服務站不僅僅是一種功能的需要,更是城市地標的一種象征。鱗次櫛比的大廈,蒸蒸日上的景象,繁花似錦的街市預示著深圳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它面對世界的競爭已經展翅預備。
因此新式的跨界可以激發設計者更多的思緒與靈感,所以設計的過程也是一種“游戲”的過程。在設計中,我們可以找到類似的象征與符號來表達設計作品的寓意,但是這種形式需要與科技相結合,這樣才能有功能上的效用。
2.科技與藝術設計的跨界
古斯特·佩雷在1952年的著作《關于一種建筑理論》中贊美說:“技術,乃是對自然永恒的愛,它是想象的甘露,靈感的源泉,神奇的祈求者,創造者的母語;技術,在詩意的言說中引導我們走向建筑。”1950年,密斯在伊利諾伊工學院發表演講,為技術賦予首要的文化價值:“技術根植于過去,主宰著現在,展望于未來。它是一種真正的歷史運動——是形成和代表它們時代的偉大運動……技術遠遠超過一種方法,它本身就是一個世界。作為一種方法,它在幾乎所有方面都是超絕的。然而,僅僅當它回復到自己,成為巨大的工程結構物時,技術才顯示了自己的真正的本性……當技術得到真正的體現時,它就升華為建筑學。當然,建筑學取決于事實;但它的真實的活動范圍卻是在意義的領域中。”endprint
因此志愿者服務站在設計時也用了一定的技術手法,維護材料構造:無動力屋頂通風器+復合式動態空心墻。
深圳市地處東南沿海,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是夏熱冬暖地區的典型,即全年氣溫較高,日照強,夏熱冬暖,而且夏熱期長。夏季天氣過程較為單一,一般就是晴天、陣雨天氣和臺風天氣三類,幾乎沒有持續陰雨天氣和連晴高溫天氣。最主要的能源消耗是使用空調排除室內發熱量、除濕以及消除太陽輻射影響。建筑物墻兩邊的溫度差小,不需要太多的保溫,甚至不需要保溫。而在屋子里自然通風不好的情況下,保溫做得越好,熱量就越不容易排出去,反而需要開空調來降溫。因此需要的功能恰恰不是保溫,而是隔熱和通風。因此,屋頂便是采用百葉的形式通風。(圖2)
普通的空斗墻或雙層墻體內部的空氣間層,如果外墻長時間處于烈日下將不能有效的起到隔熱作用,因為空氣間層的溫度也會隨著外墻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阻止了室內外空氣的流通,會加重室內悶熱感。而復合式動態空心墻,墻體是復合輕質材料的組合,其最大的特點是擁有一個流動的空氣間層,通往空氣間層的空氣,是由無動力屋頂通風器提供的,用一定溫度的空氣不斷從墻體內部空心處通過,有效的阻隔室外熱量通過墻體集聚,提高了墻體的隔熱功效。墻體內層使用輕質內墻板,由內外兩層防火板+ 聚苯顆粒與粘接劑+ 水泥、粉煤灰等構成,并在室內個別地方預留小孔,加強空氣間層與室內空氣之間的流動和熱交換,厚度約100mm;墻體外層為30mm 聚氨酯,內外用防火材料和外墻材料包裹,與內層之間形成60mm 的空間。主動式動態空氣墻的特點是雙層墻體隔熱,空氣間層起到調節與氣候之間的適應性,且施工方便,外層可使用聚氨酯塊干掛。此種圍護結構的建筑和安裝費用低,符合裝配結構特征的建造,適應性廣。(圖3)
“無動力自然屋頂通風器是利用自然界空氣對流的原理,將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氣流動,加速并轉變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氣流動,以提高室內通風換氣效果的一種裝置,它不用電,無噪音,可長期運轉,排除室內氣和濕氣。”——來自百度的定義。渦輪排風機僅需風速0.2米的微風,室內外溫差0.5攝氏度以上即能旋轉,并不間斷地運行時使空氣加速對流,排除室內的熱廢氣體,改善室內的空氣環境;利用熱空氣比重輕而上浮以及流體力學的原理,氣流會從高溫區流至低溫區,當室內外的空氣溫度不同時,空氣會從高溫的一邊通過渦輪葉片的間隙流向低的一邊,于是形成自然通風現象。考慮到服務站高度和面積,通過屋頂處的風速不會太大,如果用于整個構筑物則不能有效起到通風作用,因而用于墻體中的空氣間層通風。最后,屋頂上用太陽能來導入熱能(圖4)。利用熱能來發電可以帶動室內的小家電,這樣整個服務站便是獨立的智能服務站。
將跨界思維運用在城市家具中能起到很好的創新作用。跨界這種多元化的融合,讓我們能看到當代中國設計發展的前景與趨勢,同時也強調著新材料與高端電子技術的結合。(圖5)
(二)人性化設計運用于志愿者服務站設計的必要性
通過造型使得志愿者服務站更加人性化。人性化需要對人體的運動尺寸非常了解,例如:在設計中需要掌握手與手腕的弧度尺寸。一個好的產品設計,可以涵蓋形態和人機因素,產品外形也有機會利于人機工程的發揮, 超脫產品造型束縛,除了讓其更好用之外,還賦予了產品新的意義及想象空間。設計時,既考慮操作上應符合人機工程學,也在材料上應力求人性化,增加產品親和力,以提高產品的“EQ”。
在做此次設計的時候筆者參考了何燦群編著的《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人在各種工作時都需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工作位置上的活動空間。工作位置上的活動空間設計與人體的功能尺寸密切相關。由于活動空間盡可能適應于絕多數人的使用時,設計應以高百分位人體尺寸為依據,中國一般以中國成年男子第95百分位身高為基準。在工作中常取站、坐、跪(如設備中的單腿跪)”。(圖6、圖7)
何燦群編著的《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顯示:“關于志愿者服務站人性化的細節都需要根據人的舒適度與人體尺寸來做設計。常用的立、坐、跪、臥等作業姿勢活動空間的人體尺度可滿足人體一般作業空間概略的需要,但對于受限作業空間的設計,則需要應用各種作業姿勢下人體功能尺寸測量數據。GB\T13547——1992標準提供了中國成年人立、坐、跪、臥、爬等常取姿勢功能尺寸數據。”因此在設計勇氣之鏈的時候參照了這些基本數據,達到視覺效果的同時又能產生功用。(圖6)
三、結語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闡明在設計創新的過程中跨界的造型與科學的運用與設計中的環保都會給受眾帶來除視覺以外的功能享受。此次設計將智能運用到服務站中,不僅僅是人性化設計,更重要的是跨界思維在設計創新中的作用。其實我們己進入一個新世界。唯有真正張開眼睛、耳朵或心靈來感知自己的存在,如此我們才會得到真正的自由。新的詮釋方法創造了一個新世界。以拆解題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現代主義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觀,任由觀者遨游。
參考文獻
1 王宏斌.屋頂自然通風器在舊廠房改造中的使用[J].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18).
2 楊暉.綠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風[J]. 節能與環保. 2003(05).
3 趙紅燕.無動力式通風器在打葉復烤廠的應用[J]. 安徽建筑.2004(03).
4 劉銳人,趙欣虹.節能建筑與通風器的選用[J].林業科技情報.2001(01).
5 章世玉.屋頂通風器[J].建筑技術通訊(暖通空調).1987(04).
6 海軍.跨界綜合性思考:行為、方法、態度、價值[J].創意與設計,2010(2).
7 何燦群.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M].第一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8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1EfwLLFSZxvvujilxUYTFVq0IhoQMCRfuzu7fuXoi9grL1iuTE7wSujinyTNcTrTFGtkjw0aT4uNAX0xarUi_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