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高貴+李飛
摘 要:文章通過酒杯這一酒文化的實體代表,營造高雅、健康的酒文化氛圍,展示性格化產品設計所帶來的更多的對“人”的性格和人文關懷。以性格化產品設計表現主張及其包含的三種設計層次在本土酒杯設計中的實際應用,通過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這一群體所特有的酒文化觀以及各自承載的老莊思想內涵作為同一主題下的七款酒杯進行性格化設計的源泉。用性格化產品設計理念與現代產品設計手段結合,對系列酒杯進行創新設計。
關鍵詞:產品 性格化 竹林七賢 酒杯設計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Abstract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the glass of this entity on behalf of wine culture, to create an elegant, healthy wine culture atmosphere. This product design pays more attention on "human" character and humanistic. This product design contains three kinds of design level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of glass at home. And its mix together characterization performance view. Through the period of Wei and Jin dynasty "bamboo QiXian" which had unique wine cultural viewpoints and Their respective connotation of Zhuang Zi as the same source of the seven glasses characterization design. Combining characterization design concept and modern product design methods to innovative design the series of glass.
Keywords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Bamboo Qixian, Glass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標準化經濟是大工業時代的產物,在批量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的同時,也使得產品的形制呈現“千篇一律”。今天,工業化產品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一成不變的產品造型讓人們感到厭倦,用戶在注重產品使用功能的同時更加關注產品所承載的性格和文化內涵,人們對于自我存在感的追捧以及本土文化設計時代的到來,使產品設計賦予了更高的性格需求和情感期待[1]。性格化產品設計概念的提出,旨在通過設計來關注一類人的性格心理特質,在關注整體心理特質的同時,對個體性格進行關注和凸顯。今天,中國本土的酒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問題亟待解決,通過酒杯的性格化設計觸發本土文化產品設計,將對未來的中國本土性格化產品設計產生積極影響。
一、性格和性格化產品設計釋義
(一)性格
東方古語云:“積形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豆旁~辨》中對“性”的釋義為“生就的特質,與生俱來的本性,對人來說是生性,性格,如‘性善、‘性惡等”[2]。在《當代中國詞庫》中對“性格”釋義為“個性心理的基本特征,性格既有穩定性,又有可塑性,它是個體在長久的生活過程中形成與發展的,它也是某一個體區別于其他個體的心理特征和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發展和變化的”。簡單的說,性格就是人生就并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形成與發展的用以區別其他個體的心理特征。性格代表一類人的共同心理特征,較之個性具有更為廣泛的心理協同性和普遍性。
(二)性格化產品設計
性格化是個性化在更高層次的詮釋方式。性格化產品設計理念的提出,旨在通過對一類人群的固有性格特點、認知模式以及對產品性格需求敏感或有認知度的用戶的心理特征研究,給予這一群體更多的設計關懷,如地域性、民族性等。在充分考慮人群心理共性的基礎上,彰顯群體中單一個體成員的個性魅力。在今天個性化產品設計思想“先入為主”的設計環境中,性格化產品設計理念將不可避免的飽受詬病。
二、“竹林七賢”酒文化
(一)“竹林七賢”概述
“竹林七賢”,即嵇康、山濤、阮籍、阮咸、劉伶、向秀及王戎七人。他們是三國魏正始年間的玄學代表,七人皆擅飲酒,因常于竹林下相聚暢飲而得名。七人不為禮法所束,崇尚清靜無為,“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的政治和生活態度倍受世人追捧。每位賢士都獨具人格魅力,可謂“和而不同”?!爸窳制哔t”性格上的“求同存異”是中國歷史文化思想傳承與發展的結晶。在特定歷史時期其思想與時勢格格不入,行為荒誕,但是仍是在中國本土文化大背景下的自然情感的抒發和寫照[3]。
(二)“竹林七賢”酒文化分析
“竹林七賢”對酒文化的詮釋,雖然代表著特定歷史時期的酒文化特點,但是依然是以整個中華民族的多元復合酒文化作為依托的,雖“管中窺豹”,仍“可見一斑”。“竹林七賢”每人皆擅飲酒,其飲酒文化和境界崇尚追求飲酒的最高價值:莊子所提出的“醉者神全”的玄理,以“玄理”作為超越世俗利害、神游萬物之動力,通過酒、道、玄美以及“形神相親”這一飲酒微醉后煥發出的生命真元力量這四者的結合,以尋求精神上的升華和蛻變的心境體驗[4]。endprint
三、“竹林七賢”與性格化酒杯設計
性格化酒杯設計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酒杯內部“隱性”文化設計層次、酒杯外部“顯性”造型設計層次以及酒杯中間“行為”模式設計層次。這三個方面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中間“行為”模式設計層次是性格化產品設計的骨干;外部“顯性”造型設計層次是外化形式;內部“隱性”文化設計層次是性格化產品設計的核心。
(一)酒杯內部隱性文化設計層次
通過酒杯這一酒文化的實體代表,承載中國酒文化精髓——“竹林七賢”飲酒觀,即超脫對世俗是非、榮辱、得失價值的執迷,將精神上的苦楚升華為無限的玄美,在和諧中體現精神的凈美與祥和[5]。對中國傳統酒文化的尊重和倡導,也蘊涵著對“人”的關懷,健康、高雅酒文化氛圍的營造,能夠使飲酒者在充分感受以“人”的性格關懷為目標的前提下,提高飲酒者在飲酒過程中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熏陶,減少不良酒風對人的身體健康的危害。
(二) 酒杯外部“顯性”造型設計層次
飲酒的享受和文化的體驗源于“美酒配美器”[6]。中國飲酒注重酒禮,注重對宴請人的尊重以及對尊卑老幼的傳統文化的傳承,酒水質量放在其次?;诖宋幕攸c,我們在進行“竹林七賢”性格化酒杯設計時,采取將七款酒杯作為一個系列進行思考,注重中國酒禮對酒杯的實際需求。
中國古代將青銅作為代表性材質廣泛用于文化產品制作中,其原因在于:富麗精美的紋飾、構思巧妙的形制構成青銅器物的莊嚴肅穆之感,從而營造深厚的文化氛圍,同時質地比較堅固[5]。同時,瓷器作為制作中式酒杯的材質原因在于:集味覺、視覺與聽覺為一體是瓷器酒杯的特點[6]?,F代酒杯的制作以一種材質制作為主,在進行“竹林七賢”系列酒杯設計時,杯體尋求青銅與陶瓷的結合。設計中依據“竹林七賢”每一位名士的性格特點進行巧妙的結合,力求化繁為簡,在統一風格的基礎上,精到的表現出每位名士的性格特色。
(三)酒杯中間“行為”模式設計層次
清代著名詩人、美食家袁枚曾說過:“美食不如美器。”器物造型的優劣關系宴飲的質量。酒杯既是酒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酒文化內涵的延續,它孕育于酒文化之中,也傳承著酒文化的理念[7]。酒杯設計不僅設計了酒杯本身,也設計了人與酒杯的互動關系,從而影響人的飲酒方式[8]。在進行“竹林七賢”系列酒杯設計時,如圖1所示,在充分吸取古代青銅酒杯、瓷器酒杯在造型、色彩、紋飾精髓的基礎上,通過現代產品設計理論:人因工程、產品再設計、可用性研究以及用戶體驗等理論對七種酒杯進行整體系統的設計,設計出具有現代感的文化傳統特色性格化酒杯[9]。另外,在飲酒行為動作上的文化、地域差異也是酒杯外觀設計必須考慮的因素,比如,自古中國人習慣雙手持杯,表達對飲酒這一行為的莊重,同時也是對敬酒人的尊敬。所以在設計中諸如此類文化心理在酒杯造型設計中潛移默化的體現,從而逐步將酒文化的精髓滲透到飲酒者的飲酒全程[10]。
(四)“竹林七賢”系列性格化酒杯設計展示
此系列酒杯共為七款,材質以青銅和有色瓷器為主。在以七位玄學代表的共同志趣和酒文化的前提下,如表1所示,結合現代人的使用和審美需求,對酒杯的造型形制和色彩進行提煉以深入展現每位賢士的獨特性格魅力,從而展現中國酒文化的內涵和性格化產品設計所包含的人文關懷。
七款酒杯在充分吸收古代酒杯不同器型造型形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產品審美情趣和時尚造型手段,使竹林七賢性格化酒杯在承載古典造型特點的同時,洋溢現代時尚造型氣息,從而使性格化酒杯更加適應當今使用者的欣賞水品和飲酒需求,見圖2。
四、結論
性格化產品設計表現主張所包含的內部“隱性”文化設計層次、外部“顯性”造型設計層次以及中間“行為”模式設計層次概括的表現了“竹林七賢”系列酒杯性格化設計的基本思路,通過“竹林七賢”性格化酒杯設計傳承中國酒文化精髓,在注重性格關懷的同時,將性格化產品設計作為中國本土傳統文化產品設計的一個觸發點。性格化產品設計在真正實施還將面臨諸多問題,如技術能力限制,倫理道德范疇等。期望以后有更多的研究人員關注性格化產品設計,使其不斷豐富和完善。相信在不遠的明天,性格化產品設計理念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用戶。
注釋
[1] 潛鐵宇,熊炎.基于前意識的情趣化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2,33(10):61-64.
[2] 王鳳陽.古詞辨[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607 - 608.
[3] 趙劍敏.竹林七賢[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4]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5] 李建華.酒與青銅酒具[J].無錫南洋學院學報,2008,7(4):58-62.
[6] 姚江,冰封.從青銅爵的造型文脈到現代酒具設計[J].包裝工程, 2013.(14):73-75.
[7] 李全根.酒文化的內涵與外延[J].宜賓學院學報,2012,12(2):16-21.
[8] 桑穎新.試論中國酒具的發展及特色[J].文博,2008.(5):68-73.
[9]羅仕鑒,朱上上.用戶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10] 郭智勇,張志華.酒容器設計的雕塑語言[J].包裝工程,2005,26(6):220-2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