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小學老師大都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卻忽略課外寫作的指導。雖然老師也要求學生課外寫日記、寫隨筆,但僅是口頭“提倡”而已,并沒有進行系統指導和及時評價,課外寫作基本處于“放羊”狀態,這樣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既要求學生重視課外寫作,又要重視對學生課外寫作的指導。
【關鍵詞】中學生;課外寫作;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后,不要把他們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識字課本的框框里,不要讓教室的四堵墻壁把他們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因為在世界的奧秘中包含著思維和創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的忠告,提醒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要重視課堂以外的世界,把語文教學延伸到課堂以外。然而,目前中小學大部分老師只重視了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卻忽略了對學生課外寫作的指導。雖然老師也要求學生課外寫日記、寫隨筆等,但僅是口頭“提倡”而已,并沒有進行系統的指導和及時的評價,學生課外寫作基本處于“放羊”狀態。學生只是完成了《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的目標。這樣,是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
筆者認為,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既要要求學生重視課外閱讀,又要重視課外寫作;老師既要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又要重視對學生課外寫作的指導。近幾年,筆者就中學生課外寫作指導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課外寫作的激趣作用
課外寫作,就是讓學生超越課堂教學的時空控制,運用已經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去學寫文章。課外寫作不受時間、場地的制約,不受命題作文的局限,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發地組織文學社團,自主地選擇寫作的題材和體裁,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自由自在地抒發自己的愛憎、悲喜和樂憂。
長期以來,學生在作文中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老師命題——學生寫作——老師批改、講評。課外寫作和課堂命題作文不同,寫什么,怎樣寫,寫得長,寫得短,任憑學生自由選擇和掌握,一件小事,一點感受,一次實驗,皆可成為練筆的題材,而此舉確實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深化作文興趣的有效方法。
二、課外寫作的形式
課外寫作活動多種多樣,從寫作方式來看,有寫日記、周記、觀察筆記、札記、隨筆、讀書筆記、公函書信、通知、啟事、電報、合同、對聯、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笑話、燈謎、影視評論等等;從物質載體來看,有辦墻報、黑板報、手抄報等等;從組織形式來看,有成立詩社、文學社、新聞社、小記者團等等;從活動方式來看,有日常活動、實地調查、參觀游歷、專題采訪、人物專訪等等。
每學期開學初,筆者都讓學生準備課外練筆本。七年級的時候,讓他們先學著寫日記、讀書筆記、觀察筆記等簡短、淺顯的文章,每周兩篇,內容不限,亦可摘抄。八年級的時候,再讓他們嘗試進行詩歌、散文、小說(小小說或小說接龍)等文學樣式的創作。九年級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進行影視評論、專題采訪、人物專訪、調查報告等文體的寫作。
三、課外寫作的指導
在教學工作中,筆者認為要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指導:
1.積極提倡。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促使每個學生養成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的良好習慣,鼓勵他們長期堅持這種“道德長跑”(魏書生語),以此作為人生成長的記錄。學生日記不便于傳閱,可在墻報上辟一“日記選抄”專欄,既交流了思想、寫作體會,又順應中學生的心理特點。
2.加強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讓他們明確觀察的目的、任務,并掌握具體的方法。觀察時要選好角度,理清事物的層次,抓住它的本質和特征。同時組織學生參加讀書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和審美意義的電影電視,外出參觀訪問,如參觀集市、調研工廠、訪問英模、采訪優秀企業家等。參加活動,投身實踐,學生必有收獲。在此基礎上,指導他們寫讀書筆記、影視評論、參觀訪問記、調查報告等。必要時,教師應當動筆作文,“下水”指導,與學生交流,為學生示范。
3.熱情支持。教師和校外文藝工作者都要滿腔熱忱地支持校園學生社團,給他們適當的指導,為他們排憂解難,如保證必要的活動時間,提供必要的活動場地和經費等等,讓社員們在一個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4.展開競賽。定期陳列習作,組織傳閱,展開競賽,評比佳作。另外,還可配合節日、紀念日和重要活動、中心任務等,組織征稿競賽。在此基礎上,宣傳優秀習作,嘉獎優勝者。
5.推薦佳作。將優秀習作向校刊、校報、黑板報推薦。稿子一旦登上學校的刊物、墻報,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會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歡樂和鼓舞,成功的喜悅將進一步激發起更大的學習勁頭。
四、課外寫作的評價
如果對課外寫作沒有階段性和目標性的評價,學生往往還會將課外寫作停留在隨意性的狀態,不能提升到有計劃的、漸進性的寫作層面。因此,教師要及時采用多種有趣的評價形式,那樣更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
對開始有畏難情緒的學生,除了耐心引導和嚴格要求外,教師要找出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和進步點,哪怕是一個句子、一個詞語都要給予適時的肯定和表揚。這樣,他們會將課外寫作堅持下來,并且會越寫越愛寫,越寫越會寫。教師還可以用表格的形式,給學生建立作文檔案,記錄著每位學生的進步。
對那些“文采初顯”的新人佳作,教師要及時地向各級報紙副刊、作文雜志推薦;并向學生介紹適合中學生投稿的報紙雜志,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投稿,尤其是能讓那些性格較為內向、不想張揚的學生悄悄地投稿。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嘗試,筆者發現,經過這些指導后同學們都能堅持天天寫,包括節假日也不間斷;寫作的內容也由短到長,并漸漸富有了文采。這樣,不但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強化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切實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學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作者簡介:李成慶,男,1963年出生,河南省周口市人,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語文口語教學、中學生課外語文學習指導。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