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麗麗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的最終任務和根本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學習興趣、嚴密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讓學生能夠將語文學科知識靈活運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實踐之中,提升學生的語言對話、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延伸學生的閱讀范圍,并構建完整的語文科目知識框架結構,在進行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精神文化、正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本文將從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促進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形成,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提升學生精神文化、理想信念和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與學習方式等幾個方面做出總結和淺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育教學;人文精神;情境探究式教學;教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促進學生價值觀、世界觀形成
高中語文教學的核心和宗旨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進行自主學習,在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知識點和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去提升自身的語言修養。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透徹分析課文的基礎上,教師應當多為學生講解和分析作者的創作理念和創作心境,讓學生在課文閱讀、分析的過程中,體會把握人物角色的心理狀態、性格特征和精神力量,引導學生更多通過自主觀察、尋找文章線索、歸納課文中心思想等教學方式,自行發掘課文中的情感內容,在分析、體會課文中不同人物的行為、性格和生活狀態的同時,學生將在老師的問題引導和暗示幫助下形成正確的、健康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對正義、善良、勤奮、勇敢、堅強或者邪惡、貪婪、懶惰、懦弱有分辨是非的觀念,并從課文中汲取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力量,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課文中人物的生活經歷做出對比,在辯證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培養自身性格,堅定了信念并樹立人生理想。高中的語文課文中也不同程度地講述或者介紹了社會變革的經歷、歷史演變的進程、政治的腐敗與戰爭的殘酷、國家與民族的興盛與衰落、人性的美好與丑惡、日常生活中的溫情等等,從不同階層、不同角度為學生介紹和展示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善于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些故事或者事例,培養學生成長為熱愛生活、熱愛國家和民族、勇于實踐夢想的新世紀主人公。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提升學生精神文化、理想信念
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精神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志向和信念夢想。以基本教材和大綱教學語文學科知識點為基礎,有條件地、適當地為學生介紹與課文內容和語言知識點相關的閱讀資料,一方面拓展延伸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另一方面也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經歷,將閱讀內容與日常生活經驗結合,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比較記憶和理解,同時也從課外閱讀資料中了解世界其他地區發生的事情,感受學習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從閱讀資料中聽聞關于英雄偉人、各領域專家學者、普通市民的生平事跡和逸聞趣事,引以為鑒或者尋找確立學生心中的偶像,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樹立積極遠大的理念信念。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養成美好的情操品質,多為學生講述正確的道德觀念和人性倫理,監督學生的行為操守是否積極樂觀健康,如果發現學生有消極悲觀的內心情緒或心理狀態,要及時采取鼓勵、開導、安慰、調整等溝通談話方式,或者帶領學生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語文學習集體活動、語文項目社會調查和實習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多于他人接觸并在幫助他人和接受幫助的過程中不斷調整精神狀態,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與學習方式結合適用
高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將培養人文精神與教學方式手段結合適用,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去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將課文知識內容與世界經濟、文化、科技多領域資訊結合起來介紹給學生,安排學生主動自發去查閱相關圖書文獻資料,并重新組織語言和知識結構在課堂上做簡單演講或者以作文、作品的形式展示給大家,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自身語文知識上的欠缺,并及時補漏提高,也能夠促進學生在聽取、點評其他學生語文作品過程中,發現高效、優秀的語文學習方法,并借鑒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人文精神。教師也可以在語文課堂上使用探究式教學和情境創設模式,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學習能力差異,將學生按學習任務的不同分配成多個學習小組,并給每個學生布置難易程度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互動、對話、交流和溝通過程中,增進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情誼,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充分體驗人生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開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帶領學生走出傳統保守的灌輸式教學課堂,多開展實踐應用活動,多增加學生的閱讀經驗,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將課堂知識和生活工作實踐結合起來,將人文精神培養貫穿到高中語文教學的各個層面。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在充分理解和深刻透徹分析課文的基礎上,多為學生講解和分析作者的創作理念和創作心境,從課文中汲取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力量,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健康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注重提升學生的精神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志向和信念夢想,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去促進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培養學生成長為熱愛生活、熱愛國家和民族、勇于實踐夢想的新世紀主人公。
參考文獻
[1]林萍.發掘教材人文內涵,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5).
[2]朱佶芝.沐浴人文關懷 煥發生命之光——高中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思索與實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
[3]張銀朋.淺議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1(2).
[4]李山林.人文精神的內涵與人文教育的實質[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
[5]張秀兵.試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赤子(中旬),2013(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