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芳
【摘要】兩個同班男生在課間玩耍是發生矛盾,導致其中一位男生的臉部被抓嚴重,受傷家長要求對方家長當眾賠禮道歉,班主任了解事態嚴重情況后,及時安撫受傷學生和家長,通過有效的家訪溝通,換位思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結果使雙方家長化干戈為玉帛。
【關鍵詞】發生矛盾;溝通有效 ; 換位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案例描述
陽光斜斜地照在窗口的梧桐樹山,樹影婆娑,又是一年金秋時節來臨,將接手新的班級,一凡和蔣強這兩個孩子的面容在我眼前逐漸清晰起來。這是上一屆的畢業班發生的事了,至今想起來恍如發生在昨日。
記得那天已是傍晚,剛剛開完周前會議,拖著疲憊的身體想回家。突然,學校樓梯口走來一個臉色匆匆的人,定睛一看,是我班的一凡媽媽。一凡媽媽帶著一臉的慍怒說:“我是一凡的媽媽,今天一凡在學校里被同學抓破了臉,很難看。腳上也有一些烏青,說是你們班的蔣強欺負的,我兒子現在不敢來上學了。”被一頓突如其來的搶白,搞暈了我。我想,一凡媽媽平時也是個通情達理的知識分子,這會兒說話也會這么不客氣,肯定出了大事。
我按捺住緊張的心情一邊微笑著回應著家長:“您別急,請慢慢說。”一邊在腦海里搜索著白天的事情:好像一直到放學,我都沒有發覺班級里發生了這么嚴重的抓人事件,也沒有聽一凡來告狀。
強忍著不愉快,我連忙把一凡媽媽請進辦公室,給她泡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和顏悅色地說,“別急,慢慢說嘛……”在憤怒夾雜著委屈的敘述中,我了解了事情的大概經過。兩個同學本來在一起玩的,其中一人不想再玩了,而另一人還想玩,硬要別人一起跟他玩,鬧了不愉快,開始兩人大打出手,導致臉被抓傷,腳上也有幾處烏青。這是課間發生的事,看看平時兩個同學還是比較要好的,怎么回事?我犯著嘀咕。
“這件事情是在學校里發生的,我明天要上學校找你們領導,我要讓電視臺來,給你們這樣的學生曝曝光,讓他當著全校同學的面,向我兒子道歉。”一凡媽媽終于亮出了她的黃牌。我的心懸了起來,讓電視臺來曝光,說我們學校有以強欺若的事件,讓蔣強當著全校同學的面道歉并保證,這樣一來,這個孩子和家長的顏面也會盡掃,況且他們也不會同意的。
這個班是我剛中途接手的,原先的班風并不是很好,事不宜遲,來不及回家做飯,我連忙跟著一凡媽媽,順便買了些水果,去看看一凡。來到他家,一凡的奶奶心疼地說:“薛老師,你得給我們凡凡做主,小孩子現在膽子很小了,被人欺負成這樣。”我輕輕來到孩子的旁邊,面帶微笑地了解兩個孩子發生糾紛的具體情況。
原來,一凡和蔣強原先在一起玩的,玩著玩著,一凡覺得沒有意思,不想跟蔣強玩了,蔣強一定要硬玩,把一凡的小紅帽從三樓扔下去,一見自己的小紅帽被扔了,一凡拿起對方的水瓶扔到地上并踩了幾腳,蔣強開始發怒,順手在一凡的臉上抓了起來,因為火氣大,再加上沒有剪指甲,一凡的臉上、脖子上抓起了兩三條抓痕,原本白皙帥氣的臉上留下幾條紅印,兩人開始扭打起來,一凡的腳上也被踢了幾腳。
弄清原委后,我誠懇地向一凡的媽媽道了歉,“是我們老師疏忽,不夠細心,真是對不起。”看到老師這么關心她的孩子,她的語氣也緩和了下來:“薛老師,這也不是你的責任,關鍵是那個小孩品行太差,是不是他們是外地人,野蠻點的?”我無語。
從一凡家出來后,我那顆懸著的心還沒有落下來,我撥通了蔣強媽媽的電話。蔣強是個比較好動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人看上去比較老實,只是有時自制力欠缺一點,但從來沒有這樣的“大動作”。怎么會這樣呢?在和蔣強媽媽的交談中,我感覺到她雖然沒多少文化,在中國輕紡城做生意,但比較淳樸、直爽,也是個肯擔當的母親。我提出建議,畢竟是把別人家孩子的臉抓傷了,也看在我這個班主任的面子上,請她買些禮品,去一凡家拜訪。
時值深秋,風中夾雜著雨絲,站在小區門口等待的我禁不住打了個寒噤,一股無名的怒火從心底油然而生:“如果我不當這個該死的班主任,這關我什么事?”但此刻,我只能強壓抱怨,因為事情才剛開了個頭。
到了家里,一凡媽媽為我們泡了一杯茶,平靜而又略顯冷淡地接待了我們。我試著打開了話題:“一凡媽媽,實在對不起。我這個做班主任的沒有及時發現學生的糾紛,實在對不起。”在雙方家長都在的情況下,我首先想減輕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責怪,試著讓他們能夠平心靜氣地化解矛盾。
漸漸地,在交談中,一凡媽媽對同學間的磕磕碰碰表示理解,但對兒子要留疤的后患耿耿于懷,對一凡身上的烏青也很是心疼。我仔細查看了的抓痕,因為孩子皮膚生得白皙,臉上脖子上的幾道血印確實顯得讓人心疼。蔣強媽媽也看到了。當著一凡媽媽的面,我們趁機狠狠地批評了蔣強。蔣強這個孩子也慚愧地哭了,誠懇地道了謙。我忙安慰一凡媽媽:“不吃生醬油,應該會恢復得很好,不會留下疤痕的。再說,男孩子重在陽剛之氣,外貌上的小瑕疵絲毫不會影響他的魅力的。”我向蔣強媽媽使了個眼色,她誠懇地表示了歉意,還拉著兒子的手向一凡賠禮。
氣氛漸漸融洽起來,兩位媽媽的交談語氣明顯地緩和了。我讓兩個孩子握了手,并繼續調節氣氛:“不打不相識,以后長大了說不定成了鐵桿之交呢!其實同學之間也都是些小事情,大家相互理解就行了。”聊著聊著,氣氛越來越融洽,兩位家長也認為彼此在一個班級學習、生活也是一種緣分。此時此刻,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
回到家,已是晚上九點半,細雨灑在柏油馬路上,迎面吹來陣陣清風時,我那拖著疲憊而又寒冷的身體變得輕松起來,打開家門的一霎那,所有的疲憊和委屈一掃而空。我這顆懸著的心著陸了。
二、案例評析
這個偶發事件,發生在校內。雖然事情并不嚴重,但如果家長難纏,把事情繼續擴大化,難免會造成一定的麻煩,進而影響學校和老師的聲譽。作為班主任,應該盡可能做好協調工作,在事態沒有擴大之前防患于未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回顧對于這個事件的處理,自己覺得有幾點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是具有敏感性,在接到家長電話時就預感到事情的后果,先安撫了家長的情緒,又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其次是協調得比較機智,雖然這個事件直接責任不在班主任,但能盡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職能,使當事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但從事情發生的根源上找,在課間發生這種意外,也說明我對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夠到位,平時要教育學生同學之間應該團結、玩耍也要注意分寸,應該在晨談或者班隊課可時多加教育,這是應該反思的。
三、案例啟示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可能是官銜最小的主任,但也可能是關系最復雜的主任,聯系著任課老師,聯系著一個班的學生,聯系著幾十上百個家長,進而聯系著社會,這是一張多么錯綜復雜的“關系網”。與家長溝通,是一門藝術,班主任要管學生,也要與形形色色的家長打交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的枝節差錯,盡管老師和家長事先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但問題總在意料之外,如打架、遲到、說謊、逃課、作業不完成等意外發生時,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沒有和家長溝通好,才發生不愉快或者矛盾,與家長溝通的后面隱藏的應該是一顆熱情、真誠的心,只要您真誠的面對家長,以心換心,換位思考,那么溝通也會暢通無阻的。班主任應該微笑著面對來勢洶洶的家長,微笑能讓人輕易渡過尷尬、困難的場合,既能贏得別人的好感,還能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消除誤解和家校矛盾。
我想,如果每個班主任都能用愛心、智慧和責任感,站好自己的崗,守好自己的一方陣地,一定會使師生之間,家校之間奏出一曲曲和諧的樂章,就算到了“山窮水盡”時,也會迎來“柳暗花明”的一天!
(編輯:董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