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中醫藥大學龍江醫院教授 楊元德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最簡單療法
◎遼寧中醫藥大學龍江醫院教授 楊元德

病例一:孫先生從某名牌大學畢業后就職于一家外企,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坐在計算機前負責維護網絡安全,腰部長期處于屈曲位固定姿勢,加上辦公室冷氣十足,他常常感到腰部某區域肌肉緊張、寒痛且伴麻木感。
病例二:劉老師四十多歲,作為體育老師,他有一個令人羨慕的硬朗腰板。有一天,他在菜市場彎腰提起菜籃的時候,腰部突然疼痛起來。他沒在意,結果兩周后腰部依然疼痛,且右下肢出現燒灼樣疼痛,咳嗽、打噴嚏時疼痛會加重。
上面兩個病例是腰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病例,該病在20~50歲的青壯年中最為多發,男女患者比例約為4~6:1。腰突是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也日益成為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工作的一大病患。
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主要原因是突然的脊椎負荷改變,尤其是快速彎曲、側屈或旋轉時。不要錯誤地認為搬動重物是引起該病的主因,負重加上快速的側屈旋轉才是重要原因。腰突容易發生在左側,主要原因可能是多數人在運動和勞動時,右手用力,右側腰背肌肉緊張力較強,椎間盤右側所受的壓力相應較大,擠壓的力量傳導至左側,可使左側纖維環撕裂,并將髓核擠至左側而造成突出。
1.腰背部疼痛。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2.麻木及感覺異常。80%的患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
3.下肢放射性疼痛。患者多有坐骨神經痛,先由臀部開始,逐漸放射到大腿后外側、小腿外側、足背及足底外側和足趾。60%的患者在咳嗽、打噴嚏及大小便時疼痛加重,且腿痛程度重于腰背部。
4.脊柱姿態改變。大約9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側凸,多數凸向患側,少數凸向健側,側凸是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壓迫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5.肌力下降和肌肉癱瘓。腰椎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根時間較長者,可造成神經根缺血缺氧變性而出現神經麻痹、肌肉癱瘓,有時也出現間歇性跛行及疼痛。
臥硬板床休息:急性腰突或慢性腰突的最簡單治療方法是臥硬板床休息,減輕椎間盤壓力,緩解神經根受壓癥狀。
貼敷療法:其作用是活血化淤、消炎止痛、利水消腫。
推拿療法:可緩解腰部軟組織及椎間盤突出部位的疼痛、痙攣,松解局部組織粘連,消除下肢麻木、疼痛,防止肌肉萎縮。
牽引療法:作用是緩解腰椎間盤受壓,矯正骨盆傾斜,糾正腰椎畸形。
自家灸療:取命門、腎俞、志室、承山、陽陵泉穴,每個穴用艾條熏烤5~6分鐘,每日1~2次。
藥食療法:核桃仁30克,蓮子20克,山藥15克,黑豆15克,粳米50克。將核桃仁搗碎,黑豆泡軟,與山藥、蓮子及米同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米爛粥成即可食用。可每日一劑,連服7~14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