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一大早,甘肅慶陽市西峰區顯勝鄉毛寺村村主任毛錦社就開始和村干部們忙碌起來,有人搬桌子,有人拉橫幅,有人擺椅子……11時30分許,待400名群眾代表都落座后,村上的群眾評議會正式開始。
“我們這次評議會主要是針對精準扶貧工程的建檔立卡,之所以叫這么多人,主要是想公開公正地選出真正的貧困戶,能讓他們早日脫貧致富。”毛錦社說。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討論,最終有235人被代表們定為貧困戶,“接下來我們會在村上進行7天的公示,要是沒有異議的話,就上報鄉政府,等待鄉上的入戶調查。”毛錦社在會上如此宣布。
在西峰,精準扶貧的第一步就落在了建檔立卡工作上。據了解,貧困戶建檔立卡采用規??刂频姆椒ǎ赞r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農機具、耐用消費品、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推選、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進行整戶識別。
省辦的一次緊急會議
自國務院扶貧辦《關于印發〈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國開辦發〔2014〕24號)下發后,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和要求,甘肅在13個市(州)的85縣(市、區)正式啟動了全省2013年度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各級政府全面部署,精心組織,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展開。
2014年6月13日,甘肅省建檔立卡工作緊急會議在省扶貧辦機關6樓會議室召開。會議通報了85個縣市區2013年度建檔立卡工作進展情況;對2013年度建檔立卡工作方案、方法步驟、時間要求等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并明確工作有關事項,進一步安排部署2013年度建檔立卡工作。
甘肅省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周興福指出,在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中要把握好三個重要原則:一是規??刂圃瓌t,嚴格按照核準規模進行貧困人口識別和貧困村的核定,不得超出省定規模范圍;二是扶貧對象確定原則,扶貧對象就是指人均純收入在國家貧困標準2736元以下具有勞動力的農村人口;三是時間界限原則。
周興福強調,本次建檔立卡時間節點為2013年度,即所有調查信息數據為2013年12月31日前。建檔立卡工作要嚴格按照工作程序進行,關鍵步驟不能缺。貧困戶識別要做到“兩公示一公告”,貧困村識別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堅持全程公開,全程接受群眾監督,確保結果公開、公平和公正。檔案資料要完整,著力抓好面上建檔立卡工作的有效落實。
75個縣開展試點
國扶辦方案下發后,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副書記歐陽堅、副省長王璽玉專門做了重要批示。省扶貧辦專門成立了由辦黨組書記、主任任組長,省扶貧辦黨組成員、相關處室負責人、相關業務骨干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等部門通力協作,以農村扶貧對象建檔立卡為基礎,統一數據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協同共享。全省13個市(州)、85個縣(市、區)也相應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發揮民政、統計、殘聯等部門職能,加強對本地工作的指導。同時,根據國家要求,結合甘肅實際,以甘肅省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名義出臺并印發了《甘肅省2013年度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甘扶領發〔2014〕6號),進一步明確了建檔立卡的工作目標、方法步驟和具體要求,按照“村級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初審、縣扶貧辦報縣委縣政府審核、市州扶貧辦審定后報市州人民政府批準、省扶貧辦匯總報省扶貧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確定”的流程進行,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正在按進度要求全面展開。
為積累建檔立卡工作經驗,破解工作中遇到的突出問題,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建檔立卡工作,甘肅省扶貧辦下發了《關于開展甘肅省2013年度建檔立卡試點工作的通知》,于2014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全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內開展試點工作,由省扶貧辦和各市(州)扶貧辦抽調人員組成8個工作組,對選定的試點縣、村采取進村入戶、“解剖麻雀”的方式進行建檔立卡工作。工作組全程主導參與,及時總結經驗,推動面上建檔立卡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要求各地把好群眾申報關、入戶調查關、民主評議關、公示監督關、審核確認關,將建檔立卡與扶貧規劃、試點工作、工作計劃有效對接,同時注意與農村低保、促進就業等其他政策相銜接,確保應扶盡扶、公開公平公正。
在前期工作中,甘肅實行宣傳發動“兩個全覆蓋”,力爭將宣傳工作做到行政村全覆蓋、相關工作人員全覆蓋。7月4日,省扶貧辦專門召開了全省2013年度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培訓班,市縣兩級扶貧部門也相應舉辦了建檔立卡工作業務培訓班,相關工作人員基本掌握了建檔立卡工作的政策和基本要求。各縣扶貧部門、鄉鎮政府和村委會采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建檔立卡的基本內容。
在整個甘肅,13個市(州)85個縣(市、區)的2013年度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全力推進,力爭建一份最全、最準、最細的扶貧檔案。
合水縣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雙聯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全縣扶貧工作做到精準,落到實處。各鄉鎮分別于7月初召開了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動員會,印發了貧困戶申請書、2013年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調查測算表、貧困農戶登記表、扶貧手冊等各類表冊。同時,充分利用政府網、電視臺、宣傳欄、政務公開欄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和解釋相關政策,使廣大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并積極鼓勵其參與到測評和監督工作中來。
在識別貧困對象過程中,各縣嚴格按照實施方案流程進行,全程公開,實行“兩議一監督”。7月10日左右,各鄉鎮工作組進村入戶開展了為期2周的地毯式摸底調查和登記,并召開了村級評議會議,先后在各村民小組進行了第一輪公示,在各行政村進行了第二輪公示,對公示中群眾有質疑的內容,積極予以解釋,確保公開透明,群眾心中滿意。截至目前,全縣共確定精準扶貧對象11924戶94600人。
七里河區2013年度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任務為6900人,涉及4個鄉鎮19個貧困村。區扶貧辦在接到省、市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任務分解后,編制了《2013年度七里河區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實施方案》,并于8月初召開扶貧對象精準建檔立卡工作啟動大會,向19個貧困村發送扶貧手冊3700冊、貧困戶登記表2000份。截至8月25日,該區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工作已經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入戶摸底登記、兩公示、一公告、數據錄入等程序有序開展進行。
8月18日至25日,麥積區扶貧辦組織4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督查組,分赴全區17個鄉鎮170個重點貧困村,對13.15萬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落實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全面督查。督察組采用查閱資料、入戶核實、問卷調查等形式,從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工作流程,成立機構、制定方案、宣傳培訓、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公告等重點環節入手,就宣傳資料、《扶貧手冊》發放,貧困村、貧困戶的篩選確定,《貧困農戶登記表》填報,民主評議,“兩公示一公告”等情況進行了詳細核查。同時通過調閱相關支持性檔案資料,走訪農戶進行核實,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全面了解群眾知曉率和農戶參與工作情況。截至目前,全區170個貧困村、13.15萬貧困人口已全部審核確定、公示完畢,《貧困農戶登記表》基本填寫完成,省、市級駐村幫扶單位已經確定,區級幫扶單位、幫扶工作隊正在調整落實,幫扶規劃和幫扶措施正在對接制定當中,先后印發宣傳單10萬張、《扶貧手冊》7萬多本。
不僅是合水縣、七里河區、麥積區,甘肅全省85個縣(市、區)已將552萬貧困人口核定分解到村,并已進入公示階段,正在進行進村入戶核實信息、組織填寫《貧困農戶登記表》、《扶貧手冊》工作。同時,國扶辦核定的全省6220個貧困村已逐級分解到鄉鎮,國家已明確75個建檔貧困縣,不再進行識別,即全省貧困縣建檔立卡工作范圍是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這些縣正在進行公示公告和《貧困村登記表》、《貧困縣登記表》填寫工作,待國扶辦扶貧信息網絡系統下發后再進行建檔立卡信息數據錄入工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