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晶
天津人把吹牛皮叫作吹大梨,這里邊有個典故。據說從清朝末年起,天津街頭就有了吹糖人的,他們先熬出一小鍋糖稀,拿葦管蘸起來吹成泡泡,快速捏成各種形狀,簡單的有葫蘆、蘋果、大鴨梨,復雜的有娃娃、孫猴兒、豬八戒……當然是越復雜賣得越貴。一般老百姓只為了哄孩子,舍不得花錢買復雜的,吹糖人的便給他們吹一個大大的鴨梨,看著個頭兒挺大,其實里面是空的,人們由此及彼,便把吹牛皮叫作吹大梨。
趙二就是個吹糖人的,如今新鮮玩意兒越來越多,吹糖人的買賣不好做,趙二便靠吹大梨招攬生意,逢人便說他的祖爺爺創造了這個行當,親爺爺給慈禧太后吹過糖人,爸爸在世博會做過表演……倒也唬住了不少人。
這天,趙二去“民俗一條街”打游擊,結果被城管抓住,趙二便拿出吹大梨的本事,說他的手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請國家保護。城管對這方面不太了解,所以也沒罰款,只是把他趕走了事。
吹大梨不罰款,趙二來得更勤了。那天他正在街上吹糖人,有兩個老外來到他面前,津津有味地看他表演,趙二也不管人家要不要買,趕忙吹了兩個豬八戒遞了過去。兩個老外接過來,伸著手比比畫畫,那意思是問他要多少錢。趙二耍滑頭,也伸著手胡亂比畫,老外鬧不明白,索性給了他一張百元大鈔。趙二趕緊接過來揣進兜里,再看老外還站在旁邊,那意思是等著找錢,他便對人家揮手叫“拜拜”。老外說不清道不明,只好拿著豬八戒走了。
賺了錢好不得意,趙二又對著游客們吹起大梨來,正吹得云山霧罩,導游帶著那兩個老外回來了,后面還跟著兩個城管。
這一回問題嚴重了,違法經營再加上價格欺詐,城管責令趙二退款道歉,暫扣三輪車和工具,另處罰款一千元。
又扣車又罰錢,趙二氣急敗壞,纏住城管不放手。正在吵嚷保護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圍觀的人群里擠出來一個老頭兒,老頭兒上前拍拍趙二的肩膀問:“你真想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嗎?”趙二趕緊答應:“想,想,太想了!”
老頭兒拿出了證件:“我就負責這項工作,你亮出手藝給我看看。”
趙二大喜過望,馬上使出了全身解數,從蘋果鴨梨吹起。一直吹到了胖娃娃豬八戒,插作一排請老頭兒欣賞。老頭兒看了點點頭:“手藝不錯!”
趙二樂得差點兒跳起來,哪知老頭兒又提出了要求:“講講你的傳承。”
趙二納悶兒了:“嘛叫傳承?”
老頭兒笑道:“就是開創繼承這門手藝的歷史。”
這可是吹得滾瓜爛熟的大梨,趙二馬上從他祖爺爺說起,剛剛說到慈禧太后,老頭兒就搖起了腦袋:“停!停!下面的故事你也別再說了,你這樣的遺產我沒法兒替你申報。”趙二吃了一驚:“為嘛?”
老頭兒拿起他吹的大梨:“你說為嘛,因為你的傳承就是這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