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
摘要:音樂教育作為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對陶冶學生情操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才能提高成為初中音樂教師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本文筆者主要結合初中音樂教學的實踐經驗,談談目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改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 ?音樂 ?課堂教學
音樂課堂是初中生學習音樂的主陣地,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在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僅注重音樂理論和歌曲唱法的傳授,缺乏有效的互動,也不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忽視了對學生接受能力和效果的評價,導致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作為初中音樂教師,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或彌補。
一、當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中缺乏有效的互動
音樂課堂教學與其他課堂教學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動態”的交流。但是目前在我國的初中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著互動不足或缺乏互動的情況,有些音樂課堂上的互動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問答式的互動方式,缺乏對音樂作品內涵的分析與交流、缺乏教師對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有效引導、也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毋庸置疑,這樣的音樂課堂教學是不能收獲實效的。
(二)教學方法不科學,缺乏創新
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音樂教育的價值賦予了更深刻的內涵,要求初中音樂教育既要掌握簡單的音樂知識,又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更重要的是要在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然而,現實中的很多音樂教師并沒有對這一重要價值給予高度重視,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使用教唱法、聽賞法等舊方法開展音樂教學,顯然這是不能與新課程改革的目標相一致的,這樣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無法真正提上去。
(三)教學模式不適應現代教育需要
《初中音樂新課程標準》倡導“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音樂實踐,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造并且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边@就要求初中音樂教師與時俱進,開創更加新穎、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與課程標準實現同步。但是,當前部分學校的音樂教學模式依然簡單陳舊,沒有合理地將多媒體技術等運用起來,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缺乏學習熱情,無法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共鳴。筆者認為,這也是當前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改善和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路和建議
(一)開展合作學習,增強學生合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發展的“快速反應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往往充滿了好奇心,如果教師能夠及時地抓住這一點并想方設法地激起他們質疑心理和積極探索,就能事半功倍。在此,筆者認為要想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中音樂教師就必須進行積極引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發展。比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這首中國古典樂曲時,由于該曲是民族管弦樂曲,學生很可能對此十分陌生。此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聆聽該樂曲,然后提問:“欣賞全曲后談談對樂曲 《春江花月夜》的理解和體會?!痹趩栴}提出后,教師不需要馬上讓學生回答,而是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互相交流自己的聽后感,然后再進行綜合歸納,得出最完美的答案。有學生答出:“該音樂旋律古樸、典雅,節奏比較平穩、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現出深遠的意境。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冉冉升起等大自然景色完美地展現出來,表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一種人文精神?!蓖ㄟ^這樣簡單的引導,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又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二)激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習動力
興趣是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添加劑”。教師要想確保學生對音樂始終保持較高的興趣,除了讓教學本身具備較強的吸引力外,還可以借助激勵、情境創設等外力的刺激作用來誘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比如在《青春舞曲》一課的教學時,由于它是一首維吾爾族民歌,曲調是小調式,歌詞非常短小精悍,唱起來瑯瑯上口,歡快明亮,所以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解新疆的鄉土人情以及音樂特征作為導入,然后引導學生傾聽、模唱并表演《青春舞曲》,接著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個即興發揮的任務,挑選幾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現場比賽,讓學生評出“最優歌手”,這樣整個課堂的氛圍就活躍起來了。除此之外,也可以讓一些會唱其他新疆歌曲的學生進行表演,比如《新疆這個好地方》等曲目,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新疆的歌曲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實際上也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率。
(三)靈活設置問題,引領學生探究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置也是一門藝術。教師應當緊緊結合教材特點,從初中生的學習規律出發,設計出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才能擴展學生的視野,延伸學生思維空間。比如在《溜冰圓舞曲》教學時,音樂教師可以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首先,可以設置一個形象的導入,例如播放一段溜冰比賽的視頻,讓學生體會一定的視覺沖擊;然后讓學生聆聽并欣賞這首歌曲;接著可以設置這樣的探究問題:你從中聽出了什么?歌曲中有哪些比較有規律的聲音?你想象中溜冰的心情是怎樣的?最后,把整堂課的教學內容集中在這四個問題當中,如果學生能夠在這四個問題中得到自己的想法和認知,那么探究學習的目的就達到了。通過探究式的學習,學生改變了以往學習被動的局面,開始學著積極思考,主動探索。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需要在改善原有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這樣才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和表現力的目的,才能實現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作為初中音樂教師,要始終堅持創新和豐富音樂課堂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音樂課堂教學更具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中慧.創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J].現代教育科學, 2012,(04).
[2]張志芳.關于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