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澤鋒


在高談互聯網思維的時代,號召反思“工業精神”的呼聲漸起。如果說2013年是互聯網思維的鼎盛時期,那么2014年則是互聯網思維的反思年。“互聯網思維”與“工業精神”,最后是走向融合還是更加對抗?哪種思維會在未來的商業生態中占據主流?在當前互聯網大熱的背景下,是否應重新重視工業的力量?
面對新經濟浪潮的沖擊,工業企業應如何進化,傳統企業的DNA應如何重新解構?
新工業文明的終極目標是返璞歸真
朱海|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當我們談互聯網的時候,首先我們談一個概念,不管是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都是數字化的一部分。數字化就和傳統的掀起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和電力一樣,它們不會摧毀我們的工業,而是我們現代工業的一個催化劑、引擎,或者是提升檔次的一個動力。對一個傳統的企業來說,只有擁抱互聯網,未來實現數字化,這是我們所有企業以及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第二,在數字化推進的過程中間,跨界的合作將成為新常態。
顛覆式創新是趨勢,有很多人問我什么是顛覆式創新,我有兩點跟大家分享。
第一點,要強調個體的力量,積沙可以成塔,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平臺經濟成為了未來發展的一個非常大的亮點。
第二點,關于藍海戰略,在互聯網時代,速度日新月異,我也經常問自己,還有實際上的藍海嗎?每天都在變化,在數字化時代,講究的是快速嘗試,快速失敗。在這種環境里,長期的戰略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而快速嘗試將成為所有的一切。
什么是文明,第一次工業革命跟第二次工業革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多快好”的時候,沒有重視一個字——省,因此給整個社會、環境帶來了污染和副作用,而第三次工業革命(或者有人講工業4.0)或者現在的新工業文明,我認為“文明”只想解決一個問題——返璞歸真,還我們清新的空氣、水、藍天、白云。如果我們回到了最常見的一個概念——文明,回到了我們最根本的東西,返璞歸真,我認為這是新工業文明最終的目標。
如何永遠被需要?
宋志平|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5年前我也做過互聯網,但我沒有找到互聯網和傳統工業結合起來的方法,那一輪沒有做成功。15年過去了,馬云取得了成功,解決了互聯網和現代商業結合的問題。
我是做水泥的,水泥再實業不過了,15年前我們的口號叫“水泥加鼠標”,就想探索鼠標怎么和水泥結合起來。
從做實業的角度,怎么和互聯網結合,不是簡單的像過去,搞一個互聯網公司,而是把互聯網的技術應用到企業里來。關鍵是怎么把個性化的需求和批量化的制造結合在一起。
未來我們需要更多地把互聯網技術和一些新的數據化技術,應用到傳統制造業中,促進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提高效率。
新工業文明就是要根本地進行變化。從過去傳統的思維方式,改變成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改變商業模式,從過去封閉式發展走向基于互聯網模式的跨界融合。
王建宙|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
BAT占整個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很大比重,無論是作為多年上市公司董事長,還是現在上市公司協會會長,關于公司市值我都非常關注和敏感,如果讓我用個詞兒來說形容我的感受,我要說的是“羨慕”,非常的“羨慕”,這么年輕的公司有那么高的市值。
從2010年到現在,無論是中國的三家運營商,還是AT&T、沃達豐這些國際運營商,股價沒什么大的變化、市值沒什么大的變化,只要不掉下去就已經很安慰了,但是像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他們的市值翻了幾番。
我真的想向他們學習。電信運營商十年前就想做移動支付,過去十年我們不斷努力,就是希望把手機變成信用卡、變成公交一卡通。但是努力了那么多年,用戶數量卻很少。沒想到2013年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一下子把移動支付給普及了,用戶總數迅速超過1億,他們不是簡單地把手機當信用卡來用,而是把包括位置服務、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都結合在一起,這是一種真正的創新。
我認為微信對運營商業務的替代并非是毀滅性的顛覆。在互聯網給電信運營商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數據流量,這正是運營商今后發展的最重要利器。
任何技術的運用都是需要基礎的。電信行業提供了最基礎的業務。就像當初去淘金一樣,成功的是賣淘金工具的人,做工具的人永遠被需要。
張杰|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為國有企業,在決策和溝通過程中特別痛苦。溝通很難,決策太慢。講個最簡單的例子,我這兩天在溝通一件關于股權轉讓的事,這應該是兄弟兩家企業轉讓特別簡單的事兒。但是這件事兒辦了一年,還沒辦完。為什么?就是央企在涉及到投資決策、股權轉讓等的程序上極其復雜。
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給出了方案。方案一,推進混合所有制,真正建立市場化的董事會;方案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科學的決策解決這些難題。而更重要的是政府轉變職能,全力推動簡政放權。讓國有企業按照市場化的方式經營決策,效果會越來越好。
新工業文明,最需要改變的是對文化的理解。技術、管理、人類進步,根本的問題都源于文化的重塑。
王彤宙|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總經理
德國人提出工業文明4.0版,歷史上也有幾次工業文明。但到目前為止,過去的工業文明已經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消耗、資源的巨大浪費和勞動力的嚴重短缺。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新一代的工業文明必然要到來,因為過去的模式已經不被地球和人類所接受了。
我們集團也已經開始進行廣泛的布局。比如在環境監測業務方面,已經不僅在工業領域,在建筑節能領域和水污染源監測上都有布局。這些積累將來都會匯聚成強大的數據庫,奠定公司未來產業發展的基礎。
大數據和互聯網的發展要有積累的過程。一個企業不賺錢是可悲的,但一個企業光顧眼前賺錢也是不行的。現在做互聯網、大數據、新型工業化,實際上就是要形成一種戰略的定力,不斷積累。我們現在用傳統的業務模式做節能減排和環境處理的同時,已經開始注意為未來的發展儲蓄能量。
傳統行業如何互聯網化?
李鐵|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
城市化在中國就30年,很多人還沒有理解什么是城市,一直都把城市的每個功能和單元分隔開來。互聯網告訴我們,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整合的,不僅僅生活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移動通信也可以和各種一卡通連接起來,可以和金融支付、養老保險連接起來,交通也可以和生活連接起來。
比如在一個社區中,怎么把它組合起來完成兩類服務,政府的公共服務和市場化的社會服務,要滿足這兩點,需要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和不同類型的產品結合起來打組合拳。
日本、德國、歐盟,都有智慧城市的典型模式,日本有一個城市就把電氣公司、互聯網公司、房地產商都結合在一起組建了一個新城,目標是低碳。我們想做的不僅僅是低碳,更重要的是方便,方便政府服務、市民需求。比如怎樣把一卡通植入到社區里面,怎么把收費的一卡通、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卡通,還包括智能公交、智能能源的儲存和控制,以及社區的服務整合起來,實現跨界組合。一旦這個樣板形成,它會對整個國家的城市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郭為|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傳統的思維方式是一合作就沒有競爭,一競爭就沒有合作了,但實際上今天的產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競爭與合作相互交叉的過程。馬云和馬化騰聯合起來投資了王中軍的華誼兄弟,但是馬云又說他堅決不用微信,一定只能用自己的來往,死也死在來往的路上。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新思維,這是觀念的改變。
人類文明的標志就是城市化,城市到現在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很重要標志。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樣讓城市上網,這就是智慧城市。
我自己公司的轉型確實非常痛苦、非常艱難。所有企業在面對互聯網這個新的技術革命時,都面臨著一個如何抓住機遇的過程。
首先是觀念,神州數碼從一出生就是IT公司,但實際上離互聯網很遠。我們是為互聯網服務,但是要讓自己變成一家互聯網企業,觀念非常難轉變。
我們過去做一個解決方案就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有一個周期,可能需要兩年,產品就交付了。但是今天互聯網的迭代速度非常之快,一天就能進行一兩次迭代,而傳統的項目,一年半迭代一次,在這場競爭當中肯定會死掉。
易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中國業務首席執行官
倫敦、東京、香港等一些城市在過去30年發展了智慧運營的模式,這種智慧的模式不僅僅單純發展軌道,它是把軌道跟人類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香港鐵路是世界上唯一做軌道交通賺錢的公司,不單單做軌道,而是把軌道跟社區、出行、購物、上班等結合在一起,用這樣的智慧模式,結合PPP的模式來實現的。
PPP模式是政府把土地交給軌道交通運營商,由他們來進行開發。有計劃地規劃城市功能,在土地升值后,一部分拿給軌道運營商發展,同時返還給政府。創新之處在于政府不貼錢,運營商可以持續賺錢,坐交通工具的百姓是用可承擔、可支付的票價來維持的,形成了可持續的智慧系統。
孫珩超|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
傳統能源要和互聯網結合起來,我們也已經研究一年了,比如說我們的加油、加氣站,怎么和消費者互動,我想必須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往前推動。通過互聯網改造傳統能源,同時互聯網也為能源提供了很多機會。
當前如果不合作、不聯合起來打造新的工業體系,就沒有生存的余地。
傳統能源受到新能源的挑戰。中國這幾年的石油消耗量在減,一方面是市場疲軟、消費力不足,GDP增速下降。另一方面新能源的普及,電動車再有三四年的推廣,可以大幅度減少城市油氣消耗量。新能源發展的速度快,對傳統能源的打擊、挑戰真是不可小看。
無論是民企還是國企,從能源企業里來講都面臨著新能源革命、能源結構的挑戰,體制不是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該如何創新。
能源領域來講,企業之間的合作在創新的共同點上,大家能找到一致的地方。混合到底誰混合誰,實踐證明在發展方向一致的情況下,自然而然能找到共同的合作點。
吳鷹|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
互聯網不是把別人都取代了,傳統行業是為互聯網做基礎,甚至是保證和前提。但是傳統企業怎么能夠長期發展下去?其實就是行業互聯網化的過程。
互聯網給傳統產業帶來了更大的市場。這些行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互聯網思維拓展了傳統企業的思考角度和市場視野,帶來了良性互動。
阿里巴巴15年,3000億美元的市值。誰更有生命力大家已經看到了。阿里巴巴如果不給傳統行業做服務,不做結合,只講概念,不可能發展成今天這樣,阿里巴巴的利潤是實實在在來自于傳統行業。
泡沫只有當它破滅的時候,才會起到壞的作用。我認為互聯網的好日子才剛剛開始,因為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機會是傳統互聯網的10倍甚至更多。回過頭看看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那時候互聯網泡沫給中國帶來了什么?當時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網易、新浪、搜狐,沒有泡沫他們上不來。泡沫帶來了資金,我們也是2000年的時候投資了阿里巴巴。
男同胞到我們這個年齡,某些方面的能力會下降,就有了偉哥。互聯網跟傳統行業之間的關系就是偉哥跟中老年男人之間的關系,給他帶來青春。不是摧毀他,而是讓他延續青春,讓他能延續某些方面的快樂,讓他更好地做很多事情,不要認為它是洪水猛獸。
互聯網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它是為傳統行業做服務。傳統行業好多方面做得確實太差,能夠改進的地方太多,互聯網化就是傳統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