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賢++尹繼洲
摘要:通過對當前我國肉牛育種現狀進行綜述,提出了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旨在為肉牛的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肉牛;遺傳育種;繁殖技術;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S8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11-0079-01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肉牛產業起步比較晚的,起點低,技術含量不高,導致我國的肉牛產業一直落后于其他的發達國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前在我國肉牛產業的主導品種仍然是某些地方的黃牛品種,該品種肉用的性能比較差。但是改良牛現在在我國的覆蓋率還不到30%。另外,當前我國肉牛養殖的集約化水平很低,仍然是粗放式的飼養占主導地位。所以,加快我國肉牛的遺傳育種和繁殖技術的研究可謂是勢在必行,對我國肉牛產業未來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1]。
1 未來肉牛育種的發展趨勢
進入21世紀之后,分子生物學以及基因組學等新興學科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動物的育種計劃與分子遺傳學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因此,分子育種也將成為未來肉牛產業育種的主流。
1.1傳統育種和分子細胞相結合的育種方式必將成為我國肉牛新品種的核心技術之一
過去的育種方法主要是把數量遺傳學的原理合理的運用到我們育種的實踐過程中,然后通過雜交改良以及品系的選育等技術來對肉牛的品種進行改良和雜交。但是,隨著近幾年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過去的育種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對肉牛某些非常重要的經濟性狀的基因做一個精確的定位,加入基因選擇或者是系統生物的分析等好的理論與方法。
1.2 挖掘地方肉牛的優良基因
我國某些地方肉牛品種的基因中是有著很多有益的基因,他們具有很強的抗逆性以及耐粗性等特征。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分子與基因組合的方式對這些優良的基因進行發掘研究,并對基因進行全面的分析,獲得功能性的新基因[2]。
1.3 未來育種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將是新型分子標記的應用
當前,已經發現的所有的分子標記都不足以滿足遺傳標記的新要求。但是,我們可以預見隨著DNA測序這種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為新型分子標記獲取更多的新資源。實現比較基因和分子育種兩者的有機結合。
2 肉牛繁殖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雖然20世紀的人工授精、發情控制以及胚胎移植等技術的發展,給肉牛的繁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仍然不能滿足當前肉牛業的發展。因為,以基因胚胎為主的分子生物技術將成為新的主流和趨勢[3]。
2.1 胚胎生產的工廠化
所謂的胚胎生產工廠化就是指體外受精。到現在為止,我國在牛、羊、豬等家畜實現了體外受精,但是受精的成功率以及質量仍然有待改進。需要進一步對體外的培養系統做一些深刻的改良,提升體外受精培養的卵母細胞的質量以及受精卵的發育質量,進而為胚胎生產的工廠化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2.2 性別的控制技術
當前,對于肉牛性別的研究仍然是集中在分子生物學進行鑒定這個方法。但是由于該種鑒定很容易受污染,很難實現大規模的生產應用。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或者是表觀遺傳學等對動物性別的鑒定采用新的鑒定方法,促進我國肉牛產業的快速發展。
2.3 克隆技術
雖然當前動物克隆這項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未來動物克隆一定會在畜牧業以及動物保護這兩個領域得到廣闊的應用。克隆技術可以為種牛的生產節約大量的時間和費用,同時也可以改善肉牛的量,人們完全可以放心的食用。克隆技術在未來肉牛育種的發展上有很大的潛力[4]。
3 展望
隨著反應與技術和生物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研究,我國肉牛產業的育種也將逐漸擺脫過去落后的育種方法。高新的育種繁殖技術將是我們未來發展優質高效牛肉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趙敬賢,張路培,高會江,等.全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及其在肉牛遺傳育種中的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通報,2013(9):33-35.
[2] 楊 海,胡建宏,李青旺.肉牛性別決定與性別控制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12(18):90-91.
[3] 何曉芳,潘雪男,劉洪云,等.轉基因育種現狀和前景[J].國外畜牧學(肉牛),2012(9):90-91.
[4] 王 英.肉牛繁殖生物技術在家畜育種中的應用[J].中國畜禽種業, 2012(9):1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