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王功清
習近平出席馬尼拉APEC中國—東盟合作暖風頻吹
□ 文/本刊記者 王功清
2015年1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題為《深化伙伴關系 共促亞太繁榮》的主旨演講。在習近平萬眾矚目的演講中,究竟給中國—東盟帶來了哪些利好消息?
“北京會議通過的互聯互通藍圖,對解決亞太發展瓶頸性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繼續大力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區域互聯互通的重要支撐平臺,中國及有關國家正在加緊籌建,銀行預計于2015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備選項目儲備工作也已經啟動。中方倡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在穩步推進,各方已經確立以經濟走廊為重點的優先合作領域,絲路基金的項目運營已經啟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講中,“互聯互通”共出現4次。
中國和東盟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東南亞地區一直以來都扮演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的角色。互聯互通的根本目的,是使亞太經濟“血脈”更加通暢,從而擴大經濟社會發展潛力。構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美好藍圖,需要實現東盟國家間的互聯互通,需要實現中國—東盟的互聯互通。服務于互聯互通愿景的亞投行的籌建以及絲路基金項目的啟動,將給中國—東盟國家帶來融資的便利,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加快進程,盡早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要如期完成聯合戰略研究,得出符合各方長遠利益的結論和建議,為轉入下一階段工作做好扎實準備。各方在推進區域貿易協定進程中,要保持開放包容,謀求合作共贏,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習近平敦促亞太自貿區的建設進程,并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指出要加快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于提升區域貿易的開放與便利程度。
正如德國之聲所報道的,一旦亞太自貿區建成,它所涵蓋的國家和地區將超過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其他類似的地區自由經貿伙伴關系。亞太自貿區建設已經成為APEC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優先議題,其建設有助于發展地區經貿往來,加強雙邊和多邊經貿合作,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加之當下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談判已經完成,無形之中加快了亞太自貿區的建設。同樣的,亞太自貿區的建設也必將敦促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相關協定落實到實處,在最大限度上實現商品貿易、投資貿易、服務貿易相關協定的落實。
面對最近發生在巴黎、貝魯特等地區的恐怖襲擊,以及俄羅斯航班在西奈半島因恐怖襲擊失事,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演講指出,在世界經濟充滿挑戰的大背景下,亞太經濟也面臨著諸多現實和潛在的困難和風險。面對世界經濟中的激流險灘,亞太這艘巨輪必須校準航向、把好舵盤,亞太各經濟體必須勇于擔當、同舟共濟,努力推動全球增長。
經濟發展需要穩定的、和平的發展環境。東南亞地區是亞太地區中一支新興的活躍力量,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也能為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創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
“中國將深化同亞太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維護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中國已經提出了“十三五”規劃建議,我們將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中國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亞太創造更多機遇、帶來更多福祉。” 習近平說。
中國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發展起步于亞太,得益于亞太,也將繼續立足亞太、造福亞太。當下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這對推動中國—東盟之間的合作具有積極作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馬尼拉APEC上的講話,已明確地給中國—東盟經濟發展帶來利好消息:中國將繼續以開放的姿態,歡迎中國—東盟國家間的經貿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