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10月7日,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就新隆高鐵計劃聯合發出信息征詢書,以評估及探詢市場對這項計劃的興趣和意見,這也標志著這項備受矚目的跨邊界計劃邁入了新的里程碑。
新加坡基礎建設統籌部長兼交通部長許文遠:新隆高鐵將全面改變新馬兩國及人民之間的互動格局,是兩國最重要的雙邊合作計劃,將成為區域合作的典范。這項計劃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潛能,催化經濟增長,開啟全新的合作機遇,并改變兩國人民和商家互動的方式。由于高鐵項目是一項巨大且復雜的基礎建設工程,且政府的計劃與市場現實存有差距,因此在正式推展之前探詢市場的興趣是很有必要的。
馬來西亞首相署部長阿都華希奧馬:這項探詢市場興趣的活動標志著新隆高鐵計劃邁入重要里程碑。征詢業界對這項工程的意見非常重要,希望能借此評估高鐵市場的興趣,并得到針對不同的營運模式和做法提出的合理建議。
10月21日,新加坡旅游局宣布與阿里旅行、螞蜂窩、大眾點評網、途牛旅行網以及百度直達號等多家中國在線服務商合作,并上線了全新升級的微信官方賬號和百度直達號,為中國國內游客打造最為貼心和全面的移動旅行體驗。新加坡旅游業界人士普遍看好這一合作,并認為“貼心旅游體驗”已成為新加坡與中國開展旅游合作的主旋律。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署長周振興:新加坡旅游局選擇與上述5家服務商合作,因為它們都能夠提供互補服務。百度直達號可以讓習慣中文搜索的用戶,很快搜到新加坡旅游局的官方平臺;阿里旅行則可以提供在線旅游產品和支付的大數據,從而為不同用戶量身定制旅游產品;大眾點評網以及途牛旅行網等基于用戶反饋的服務商則可以讓旅游局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城市游客的喜好。近年來,中國赴新加坡自由行和自助游的游客數量不斷增長,除了規劃旅程所需的信息,游客們還希望獲得即時有用的信息、導航、支付和翻譯工具等,來使他們獲得更優質的自由行體驗。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商務處處長胡天坤:濱海灣花園以植物展示為主題,我們每年都會到世界各地采集植物和花草,并在園區內更換6次主題。通過新的線上平臺,我們就可以快速地將這些資訊傳遞給消費者。而且通過這一系列措施,中國游客將輕松獲取包括機票酒店預訂、線路導航、景點餐廳推薦甚至語音導覽等全面的旅游服務,這也是新加坡迄今推出的最全面的旅行電子服務平臺,這也是我看好此次合作的原因之一。
2015年10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宣布,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越南等12個國家達成TPP貿易協定后,一時間,TPP對于中國及東盟各國經濟的利與弊成了各界熱議的話題。對此,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廖中萊強調,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與《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不會形成競爭模式。馬來西亞是TPP的成員國,中國也對TPP表示歡迎,因為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與TPP并無任何沖突。
廖中萊建議,馬來西亞政府應該善用多元種族和多元文化的特色,在眾多國家中凸顯馬來西亞的重要地位。馬來西亞處于一個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且國家文化凝聚了來自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和西方的特色。
他還指出,“一帶一路”是一項系統工程,所有沿線國家都將受惠,它不是封閉的,不搞集團,而是要達到互利共贏。例如過去中國昆明到新加坡的泛亞鐵路沒有快速發展的計劃,但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后,增強了沿線國家的信心和加速完成這項工程的決心。馬來西亞對“一帶一路”全力支持并將積極參與,今年身為東盟主席國,期望能帶動東盟全力支持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及參與“一帶一路”,同時提供項目計劃以加強“一帶一路”的倡議,達成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標。
10月29-31日,2015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在中國廣東東莞開幕,為來自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各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搭建有效的經貿交流合作平臺。會上,眾多代表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帶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
新加坡前總理、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區域繁榮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將使新加坡與中國的合作變得更加全面和多元化。新加坡愿意進一步加強雙方在互聯互通、經貿交流、人員往來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提升互利合作水平。
文萊駐華大使張慈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于中國加強和包括文萊在內的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人文往來意義重大。未來文萊和中國尤其是廣東省在教育、旅游、制造業、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發展空間巨大。未來希望以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契機,帶動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進一步合作。
10月14-16日,亞洲政黨絲綢之路專題會議在中國北京舉行,來自亞洲30多個國家的60多位政黨領導人與代表開展分組討論,圍繞“政治引領:絲路政黨新共識”;“民心相通:絲路文明新對話”和“經濟融合:絲路國家發展新動力”三個議題展開交流與探討。
與會政黨領導人和代表認為,應充分發揮絲路沿線各國政黨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尊重各國不同發展道路和制度;加強民心相通,加強文明交流與互鑒,為絲路建設構筑堅實的社會基礎;增強經濟融合,在基礎設施開發、經貿合作、資金融通等領域合作,推動區域經濟融合發展。
泰國前總理、泰國民主黨主席阿披實:“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增進沿線國家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并將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的具體落實。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計劃,如果我們能夠有共同的政治意愿,將能使它成為現實。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我們確實不能只依靠政府,要更多依靠民間機構,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和經驗,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馬來西亞馬華公會總會長、交通部長廖中萊:馬來西亞對“一帶一路”構建的大平臺充滿期待,歡迎中國企業參與馬來西亞高鐵建設。“一帶一路”的優勢非常多,它是一個包容、和諧,促進世界和平的一個重要的理念,馬來西亞非常支持這個理念,因為我們是一個多元的國家,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包容和諧才能夠展現出多元的力量,中國的“一帶一路”所提倡的正是真正歡迎世界各國參與這個理念,把各個國家富裕起來,讓人民生活改善,這個是我們全力支持的。
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參贊楊軍:在建設“一帶一路”巨大工程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要使“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化為美麗的現實,各國需要加強在頂層設計和制定制度方面的溝通。政黨作為現代國家的基本和政治力量,對于“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政治引領、支持和保障,并發揮著核心作用。